朱保香++李勇++王姝惠

[摘 要] 近年來,以家庭經營為主,采用集群式發展和直銷模式的縣域微型企業對縣域經濟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縣域微型企業競爭力體現在為社會提供產品、創造財富的能力。隨著縣域微型企業快速發展,縣域微型企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縣域微型企業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以科學性、系統性、通用性、針對性、數據的可得性為構建原則,常選取的評價指標為產品生產、市場銷售、管理制度、發展能力、區域影響力。通過該評價體系以發掘微型企業優勢,加快縣域微型企業發展。
[關鍵詞] 縣域微型企業;評價指標體系;構建初探
[中圖分類號] F230 [文獻標識碼] A
縣域微型企業在總企業數量中所占比重較大,對當地就業和經濟發展有著重要推動作用,因此提升縣域微型企業競爭力有助于加快縣域經濟的發展,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本文在查閱微型企業及微型企業競爭力相關文獻的基礎上,結合縣域微型企業自身特點和發展特色,對縣域微型企業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進行探究,以期幫助微型企業制定正確的發展規劃,同時也有助于政府制定較有效的微型企業扶持政策,推動政府政策有效實施。
一、縣域微型企業及微型企業競爭力內涵
縣域微型企業發展有著經濟推動、就業促進、技術創新推動和產業結構調整等重要作用。《中小企業劃型標準規定》于2011年7月出臺,首次將微型企業從小型企業中劃分出來,這意味著微型企業對中國經濟發展的作用在逐步增強以及政府對微型企業的重視。至今微型企業還沒有統一的定義。本文給出微型企業定義如下:微型企業指員工人數在10人左右,營業收入少于50萬元或300萬元(因企業性質而有所不同),以家庭經營為主,采用直銷模式的具有法人資格的企業,其特點主要有規模較小,以家庭經濟管理為主,集群式發展和直銷模式等。隨著縣域微型企業快速發展,縣域微型企業存在融資難,銷售模式單一,生命周期短和創新能力差等問題。
企業競爭力主要是通過對自身資源和外部資源的整合和使用,建立相比于其他企業更有效為市場提供服務和產品的優勢,從而實現企業目標并獲得收益。而縣域微型企業競爭力是指一個縣域微型企業在經濟社會環境中相對于其它微型企業吸引資源、爭奪市場的能力和有效使用內外部資源的能力,它體現為該微型企業為社會提供產品、創造財富的能力。縣域微型企業競爭力不僅要考慮自身資源的優化配置和利用,還要考慮外部市場環境對微型企業競爭力的影響和作用。
二、縣域微型企業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構建原則
1.科學性
為了較科學有效的評價縣域微型企業競爭力,幫助微型企業制定正確的發展規劃,提高微型企業產值及利潤,縣域微型企業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需滿足構建科學原則,即嚴格遵循科學管理理論,符合縣域微型企業發展現狀,明確各項指標概念和指標獲取方法。
2.系統性
需從企業內外部環境、企業發展能力和區域影響力等各個評價角度考慮制定系統全面的縣域微型企業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更好地發掘縣域微型企業競爭優勢,尋求其發展存在問題,提出其發展對策建議。
3.通用性
縣域微型企業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需適用于不同規模和行業的縣域微型企業,有助于政府制定正確的發展和扶持政策,因此所選指標應符合縣域微型企業總體發展特點。
4.針對性
縣域微型企業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是針對縣域微型企業制定的評價指標體系,其目的是為了幫助縣域微型企業制定正確的發展策略,提高微型企業競爭力而加快其發展。
5.數據的可得性
由于現實中收集數據存在較多難度以及部分數據的不統一,因此為較準確評價縣域微型企業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數據需考慮其評價指標的可獲得性,降低數據搜集難度,提高評價效率。
三、縣域微型企業競爭力評價指標選取
本文構建的縣域微型企業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見下表)是在學習和借鑒現有文獻中縣域微型企業競爭力指標體系的基礎上,結合縣域微型企業自身特點及數據的可得性,依據一定的選取原則而建立的。
縣域微型企業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表
新的縣域微型企業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包含1個一級指標、4個二級指標、10個三級指標和26個四級指標。主要指標介紹如下:
1.產品生產和市場銷售
產品生產和市場銷售決定企業的盈利狀況,是提高企業競爭力的重要環節。產品是企業步入市場的首要條件,擁有低生產成本、高效優質的生產可以使企業獲得額外利潤,打敗競爭者,在激烈市場競爭中穩定發展。產品生產評價主要體現在生產成本、產品合格率和勞動生產率三項指標上。產品進入市場后,成功的銷售可以幫助產品在市場獲得更大的利潤發展空間,有效拓展市場,獲得競爭優勢。銷售業績評價主要體現在產品銷售率、銷售利潤率和市場占有率三項指標上。產品美譽度是對企業經營成果的反饋,也可以增加企業知名度,提升企業形象,增強企業產品忠誠度,擴大市場占有份額,其評價主要體現在顧客滿意度和產品價格質量比兩項指標上。
2.管理制度
管理是企業競爭力評價中的核心因素,也是企業持續發展的保障。隨著商品種類的增多和科技的快速發展,有效的人力資源管理、財務管理和信息化管理能夠提高企業運營效率,優化配置企業內部資源,增強企業內部環境競爭優勢。生產產品的是人,銷售產品的是人,評估企業的是人,制定戰略的是人,管理財務的也是人,因此對于這些不同的人才的充分利用和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它與企業的生命力和業績息息相關,是企業良好運營和發展的重要因素。良好的人才管理可以加快企業發展,增強企業盈利能力,優秀的領導者和企業文化建設還可以幫助企業在市場上成長的更久遠。人才管理評價主要體現在領導者能力、薪酬制度、員工離職率、技術人員比重四項指標上。另外,財務是企業盈利和虧損的直接體現,還是企業領導者制定企業發展戰略和規劃的重要參考依據。良好的財務管理可以保障企業員工收入及福利水平,推動企業正常運營和發展,其評價主要體現在資產利潤率、資產負債率、資產周轉率和所有者權益增長率四項指標上。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信息化管理是企業更好地了解產品市場需求的重要手段,另外在滿足人們需要的同時拓寬銷售渠道,增加銷售利潤,拓寬企業發展平臺,并有效提高企業的競爭優勢。信息化管理評價主要體現在信息能力和網絡銷售率兩項指標上。endprint
3.發展能力
縣域微型企業生命周期短、破產率高是制約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微型企業發展能力對縣域經濟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可持續發展力和技術創新力是衡量企業發展能力的兩項重要指標,也是增長企業生命周期,獲得持續利潤,擁有持續競爭力的保障。銷售增長率能較好的反映企業盈利水平,較好促成企業戰略和規劃的順利制定與實施,加快企業發展速度。企業可持續發展力評價主要體現在銷售增長率和存貨周轉率兩項指標上。另外,企業要實現不斷進步和突破須依靠創新,創新是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途徑,也是時代發展的新趨勢。本文我們針對縣域微型企業特點主要考慮的評價指標是技術創新。技術創新可幫助產品在市場上形成獨特的競爭優勢,轉化發展成為企業核心競爭力,為企業帶來更多利潤,促進企業進一步可持續發展。技術創新力評價主要體現在技術開發能力和技術投入費用兩項指標上。
4.區域影響力
區域影響力指企業對政府政策的吸收消化能力,同時也指企業在同行業市場競爭中的影響力。良好的政策消化能力有助于企業獲得更多政府扶持,增加企業融資額度,拓寬融資渠道,拓展企業發展空間,其評價主要體現在稅收負擔率和融資成本率兩項指標上。同行業市場影響力主要指企業的行業市場份額,是對企業在同行業市場競爭中實力的反映。同行業市場影響力評價主要體現在總體市場份額和相對市場份額兩項指標上。
四、結語
本文在給出縣域微型企業及微型企業競爭力的內涵基礎上,介紹了縣域微型企業指標體系選取原則,并提出新的縣域微型企業競爭力指標體系,以期有助于微型企業競爭力評價及其相關研究。
[參 考 文 獻]
[1]齊莉莉.微型企業成長性影響因素理論研究綜述[J].農業經濟與科技,2012(5)
[2]山東省統計局,山東省第三次經濟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山東省第三次經濟普查主要數據公報[EB/OL].山東統計信息網,2015
[3]聶辰席.企業競爭力評價方法及其應用研究[D].天津:天津大學,2003
[4]劉美寶,李勇.山東省“藍黃”兩區小微企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建議[J].對外經貿,2015(1)
[5]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小企業劃型標準規定[R].工業和信息化部網站,2011
[6]國家工商總局全國小型微型企業發展報告課題組.全國小型微型企業發展情況報告[EB/OL].中國工商報,2014
[7]劉凌,薛衛,鐘惠波.企業競爭力評價方法國內外研究綜述[J].中國青年科技,2007(4)
[8]顧國巧.中小企業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構建探究——以江蘇鹽城為例[J].財會通訊,2014(32)
[9]孫衛東,魏娜,董騰云.河北省中小企業競爭力評價研究[J].工業技術經濟,2010(5)
[10]方承武,許芳.企業競爭力評價指標設計[J].技術經濟,2007(1)
[責任編輯:劉玉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