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永清


[摘 要] 歷時5年多的《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TPP)談判結束,包括美國、日本、文萊、智利、新加坡、新西蘭在內的12個成員國在美國佐治亞州亞特蘭大舉行的部長級會議上達成基本協議,同意進行自由貿易,并在投資及知識產權等廣泛領域統一規范。TPP的形成直接影響了我國現有的出口貿易格局和貿易網絡,對中國主導的“一帶一路”戰略也將產生極大的經濟效益。我國國際貨運業應該利用TPP協議尚未生效的這段時間,在緊盯中國主導的戰略性協定催生商機的同時,重視因TPP而出現的新商機。加強對將來有可能在TPP協議成員國間發生的貿易轉移的研究,以及對將來為應對TPP原產地規則等而出現的大規模的企業產業轉移進行跟蹤研究。
[關鍵詞] TPP;貨運物流;影響;對策
[中圖分類號] F340 [文獻標識碼] A
一、TPP概述
(一)TPP的發展歷程及成立背景
1.發展歷程
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議(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TPP),也被稱作“經濟北約”。是由亞太經濟合作會議成員國中的新西蘭、新加坡、智利和文萊四國發起,從2002年開始醞釀的一組多邊關系的自由貿易協定,旨在促進亞太地區的貿易自由化。
2.TPP為何出現
進入新世紀以來,全球經濟格局發生巨大變化,新興經濟體的快速崛起沖擊著以美國為首的全球力量架構。特別是近年來,亞太地區的重要性日益提高,成立了包括APEC、太平洋經濟合作理事會、東盟、太平洋島國論壇等眾多經濟和貿易同盟,其人口總數、GDP總量均占世界第一。
2009年,東亞第15次峰會首次明確將以“10+3”機制作為實現東亞共同體長期目標的主要載體。“中國-東盟”自貿區啟動,日、韓、印、新等國與東盟的FTA談判也基本完成。“10+3”區域內貿易已占各國外貿的58%,高于北美自貿區近3個百分點,而美國卻置身于上述進程之外,有被邊緣化的危險。因此,TPP是美國重返亞太,主導亞太經濟合作的未來戰略的新指向,是鞏固美國貿易集團優勢的工具。美國一方面要爭取貨物貿易領域的亞洲市場空間,另一方面則要開辟服務貿易領域的保護性市場。
從短期看,TPP是中美在東亞發展主導權上的直接競爭,從長期看是美國為維護傳統國際治理格局、應對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經濟體挑戰的重大戰略。通過TPP的建立,確保美國主導的國際規則對亞太區域的有效輸出,避免東盟形成新的貿易規則,挑戰美國對經濟規則的主導力;避免了美國被快速崛起的東亞邊緣化的危險,重新建立了亞太新興經濟體與美洲經濟體之間的聯系,使之成為以美國為核心的貿易體系的一部分;打破了中日韓在東亞的區域平衡,遏制了中國在此區域影響力的擴張,通過強化日美同盟的戰略,藉此保持美國對此區域的戰略掌控。
(二)成員國及其經濟貿易概況
以2014年計算,TPP成員國的GDP總量約占據全球36.28%,貨物進出口量約占世界的25.6%。(參下表)
表1 TPP12成員國GDP情況、貨物進出口情況
(單位:百萬美元)
(三)協議內容及特征
TPP談判由兩大類內容構成:一是知識產權保護規則等12個談判參與國一起決定的領域;二是如某類商品進口關稅減免等雙邊磋商領域。
TPP協議共有30個章節,覆蓋范圍廣泛的貿易和貿易相關問題,包括貨物貿易、海關和貿易設施、衛生檢疫措施、貿易的技術壁壘、貿易救濟、投資、服務、電子商務、政府采購、知識產權、勞動、環境以及一些“橫向”章節,旨在確保TPP能夠勝任其使命,既能增進發展、競爭力和包容性;又能裁決爭端,界定例外并提供制度性安排。
TPP要求的關稅減讓有多大的力度?TPP實際上是一個多邊自由貿易組織,協議規定,締約方同意取消或削減工業品的關稅和非關稅壁壘,以及農產品的關稅和其它限制性政策。絕大部分工業品關稅將立即取消,部分產品將享受更長的降稅期。
TPP要求的市場開放有多大的力度?TPP協議中承諾,為各締約方提供重要的跨境及投資市場準入機會。只要一締約方的國內企業被允許提供某項新服務,其他TPP締約方的服務提供商可以向該締約方境內提供該服務。TPP締約方以“負面清單”的形式接受上述義務,這意味著,締約方市場向其他TPP締約方服務提供者完全開放。
二、TPP的影響分析
(一)對成員國的影響
美國、日本之間的貿易活動將獲利不少,美國估計將消除其他成員國對美國制造業商品征收的1.8萬種關稅,同時給予其以更低廉的價格進入美國市場。日本是對外貿易型國家,也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其在全球貿易中占據重要地位。長期以來,日本的對外貿易政策一直釆取出口導向型戰略,因此,加入TPP對擴大其在亞太地區出口,促進其經濟發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越南將成為最大贏家之一,據媒體報道,越南將成為TPP最大贏家之一,TPP可讓越南經濟增長在2025年前增長11%,同期出口將增長28%。TPP生效后,越南紡織服裝業出口將快速增長,勞動力需求也隨之增加。這將有助于越南解決就業難題。此外,成員國馬來西亞也將受惠于該協議。實施協議后越南、馬來西亞的經濟將有較大的增長。
(二)對中國的影響
1.對中國出口型經濟的影響很大
對中國而言,中期內面臨TPP引起的貿易轉移等負面效應可能不可避免。長期以來中國經濟自身對國際貿易,特別是對出口貿易的過度依賴。TPP制定的原產地規則,以紡織品為例,要求進入美國市場的服裝等紡織品,從紡紗、織布、裁剪至加工為成衣的過程都必須在TPP境內完成。由于越南需要從中國進口紡紗等原材料,根據這一原產地規則,越南將無法利用TPP關稅優惠和配額等,因而中國原料加工網絡也可能因此被破壞。endprint
隨著TPP進程的發展,其貿易轉移和投資轉移等作用可能會慢慢顯現。根據商務部網站資料整理分析,機電產品是中國出口到TPP成員國的最主要產品,除對新西蘭排第二以外,其他所有國家從中國進口的產品都是機電產品排第一。由于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等國機電產品和中國產品高度相似,TPP成員國之間一旦實行零關稅和消除貿易壁壘政策,成員國內部的貿易成本將得以降低。這意味著,原來從中國進口的部分產品將會變成在TPP成員國之間進行。此外,拉美與亞洲一些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與中國的產業結構、資源稟賦比較相似,產品替代性較高,TPP一旦能把這些國家全部吸收在內,這將會對中國造成潛在的貿易轉移。
可以預見,TPP將會對中國出口產生一定的負面沖擊。中國央行首席經濟學家馬駿日前撰文稱,中國若不加入TPP,可能使得其GDP增長減少近2.2%。
2.對中國“一帶一路”國家戰略的影響
TPP只是美國正在重構的全球新貿易體制的一個支柱。除了TPP,美國還在與歐洲洽談TTIP(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伙伴協議),這一協議包括了世界上最發達的兩個地區。TPP與TTIP正好與傳統的太平洋貿易軸心與大西洋貿易軸心高度吻合。而中國并不屬于這兩個貿易軸心,而是屬于以絲綢之路為代表的大陸貿易軸心。
從戰略上看,TPP和TTIP未來將是對全球貿易格局起支配地位的體制安排。中國“一帶一路”戰略在地緣上與TPP機制存在不少的重疊(尤其是“海上絲綢之路”),雖然表面上看來在戰略落實上是各自落實,但TPP的成功顯然會削弱“一帶一路”的影響力。更重要的是,中國要落實以我國為主來推動的“一帶一路”,實施該戰略的成本將被TPP大幅提高。
三、對貨運物流業影響分析及對策
(一)美日集裝箱業務需求將明顯增加
TPP貿易協定涉及8億人口,涵蓋全球近40%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包括31個領域,工業制品零關稅比例高達99.9%,預計今后亞太地區的人員往來與物流將趨于活躍,長遠來看有助于地區經濟增長與穩定。有分析指出,TPP自由化比例將高達95%,其中日對美出口工業品零關稅產品比例將從39%大幅增至67%。因此,日美之間的集裝箱貿易量會明顯增加。
(二)特種船業務需求有所增加,影響不太明顯
TPP協議中簽訂美國將在25年內取消對進口日本汽車征收的2.5%的關稅,日本的汽車制造商和汽車零部件制造商可能是最大的贏家,因為這些制造商能夠以更低的成本進入該產業最大的出口市場美國。同期,越南、馬來西亞的木材出口量也將有關增加。上述市場對于滾裝船和木材船的需求將所有增加,應加強關注有關市場動態。
同時,由于中國汽車以內需驅動為主,整車出口貿易量較小且主力市場一直波動性較大,即使智利、越南和秘魯等國家轉向從美國和日本零關稅進口汽車,對中國整車出口影響也有限。對我國滾裝船業務影響也不太明顯。
(三)散貨運輸市場進一步下滑可能性較大
散貨運輸近年受世界經濟放緩的影響,市場主要還是圍繞“過剩運力的消化”來展開。雖然未來幾年新船交付逐漸下降,但由于運力交付的歷史累加效應,在經濟增長緩慢的大背景下,運力過剩的局面不可能在短期內得到明顯的緩解。由于TPP對中國經濟的沖擊不可避免,特別是消耗型的出口加工業蕭條明顯,將導致有關能源和礦石的運輸需求量更有進一步下降的趨勢,因此,有關國際散貨運輸市場繼續走弱的可能性較大。
四、貨運物流業應付之策
(一)積極尋求TPP外的貨運貿易空間
多年來,中國貨運物流業除了依靠中國經濟的起飛蓬勃發展外,也借助外力提升國際競爭的能力。集裝箱和干散貨遠洋船隊遍布世界各大角落,中國公路和鐵路投資在亞太和非洲正在廣泛布局,貨運代理業務遍布全球,隨著中國互聯網+模式的興起,未來貨運物流業在硬件和軟件上都具有非常強的市場競爭能力,同時隨著上海自貿區及其他三個自貿區的建設、“一帶一路”持續推進,中國貨運物流業日趨成熟,完全可以通過TPP外的貨運貿易抵消了TPP與我不利的影響。
(二)重視東南亞市場新的貨運貿易空間
據越南工商部工業與貿易信息中心稱,2015年越南出口美國的紡織品金額與2014年相比將增長13%,達到110多億美元(約合690億元人民幣)。2015年,預計越南出口日本紡織品總金額可能達到29億美元,與2014年相比增長9%。紡織服裝產品是越南的支柱性出口產品,可以預見的是,TPP實施后越南的紡織品出口將呈爆發性增長。對紡織機械的需要十分旺盛,由于越南90%的機械設備需從國外進口,加上越南對進口紡織機械征收的關稅較低,因此越南紡織機械市場潛力巨大。同樣,馬來西亞的電子產品出口市場也十分興旺。這都需要我們積極挖掘貨運客源。
(三)研究TPP新規則帶來的新商機
我們要關注TPP對貨運物流業的新規則,并對其有利的規則進行利用,免關稅后第三方得利的轉口貿易業務,舉個簡單例子,TPP實施后,美日之間的汽車零部件關稅逐步降低或者削減,這兩國之間的貿易貨量會增加。這部分貨量除了兩國之間的最終消費,還有部分貨量可能銷往中國等第三方。因為美日之間沒有關稅或者低關稅,這部分貨物將以低成本進入第三地。此類轉口或者再輸出貿易量將十分可觀,通過積極參與,中國貨運物流業將能從中獲利。
結論
TPP的形成直接影響了我國現有的出口貿易格局和貿易網絡,對中國主導的“一帶一路”戰略也將產生極大的經濟效益。我國國際貨運業應該利用TPP協議尚未生效的這段時間,在緊盯中國主導的戰略性協定催生商機的同時,重視因TPP而出現的新商機。加強對將來有可能在TPP協議成員國間發生的貿易轉移的研究,以及對將來為應對TPP原產地規則等而出現的大規模的企業產業轉移進行跟蹤研究。
[參 考 文 獻]
[1]薛榮久,楊鳳鳴.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的特點、困境與結局[J].國際貿易,2013(5)
[2]田凱,邵建國.美國TPP經貿戰略中的日本要素[J].國際論壇,2013(1)
[3]陳淑梅,全毅.TPP、RCEP談判與亞太經濟一體化進程[J].亞太經濟,2013(2)
[4]崔榮偉.“跨太平洋伙伴關系”談判:發展動力與應對[J].東南亞研究,2013(1)
[責任編輯:潘洪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