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凡玲++劉淑花++彭云艷



[摘 要] 2005年人民幣匯率機制改革后,人民幣對美元、日元和歐元的匯率變動頻繁,在變動中升值,而同時我國煤炭進口量增加出口量減少,這驗證了本幣升值會促進進口阻礙出口的理論。應不斷完善我國金融市場體系,提高我國金融資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加快我國外匯市場發展,以使我國煤炭進出口更趨合理,降低煤炭進出口的巨大波動對我國煤炭企業的不良影響。
[關鍵詞] 人民幣;匯率變動;煤炭進出口;貿易影響研究
[中圖分類號] F230 [文獻標識碼] B
一、人民幣匯率變動現狀
匯率是一國貨幣兌換另一國貨幣的比率,是以一種貨幣表示另一種貨幣的價格。從圖1可以看出,2005年之前,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變化不大,但人民幣對日元匯率和人民幣對歐元匯率卻是不斷增加,即人民幣對日元幣值和人民幣對歐元幣值不斷貶值,一直到了2005年7月21日中國人民銀行正式宣布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實施本次匯率形成機制改革的目的是:“可以使人民幣匯率更全面的反映人民幣對主要貨幣的變化,有利于更好地應對美元不穩定給我國經濟所帶來的不利影響,降低人民幣多邊匯率的異常波動,維護我國對外貿易總體上的穩定。根據國內外經濟和金融形勢,以市場供求調節和管理人民幣匯率,保持人民幣匯率的正常水平和變動,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促進我國國際收支平衡,維護我國經濟和金融市場的穩定。”
本次匯改以后,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開始下降,即人民幣對美元幣值上升,人民幣開始不斷升值,且升值幅度比較大,從2005年的1美元對8.1917元人民幣升值到2008年6.9541元人民幣,升值率達15.11%,年均升值率達5.04%,從2008年開始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盡管也是減少,但減少的幅度變小,到2014年時,1美元對6.1238元人民幣,只升值了0.8303元,升值幅度達11.94%,年均升值率為1.71%。
圖1顯示人民幣對歐元匯率變動頻繁,從2002年的1歐元對8.0058元人民幣增加到2004年10.2900元,增長幅度達28.53%,此后五年變動幅度較小,一直保持10元的水平,從2009年開始,人民幣對歐元的匯率開始降低,人民幣對歐元開始升值,升值幅度較大,到2015年第一季度時,已經升值34.80%。相對于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的變動,人民幣對歐元匯率的變動更頻繁變動幅度更大。
圖1顯示人民幣對日元匯率的變動比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的變動和人民幣對歐元匯率的變動更大,變動更頻繁,從2002年的100日元對6.62元人民幣上升到2004年的7.66元人民幣,此后人民幣對日元匯率又開始下降,這與人民幣對歐元匯率的走勢相同,但從2007年開始,人民幣對歐元的幣值處于升值中,而人民幣對日元的幣值卻處于貶值中,到2011年貶值到8.11元人民幣,貶值達25.54%,此后人民幣對日元開始升值,且升值幅度比人民幣對歐元、人民幣對美元的升值幅度要大得多,到2015年第一季度時,已經升值36.78%。
總之,圖1顯示,人民幣對歐元、人民幣對日元比人民幣對美元的變動更大更頻繁,人民幣總體趨勢仍然是升值。
二、我國煤炭進出口量變動現狀
從圖2可以看出,我國煤炭進口量自2000年開始不斷增加,2000年時我國煤炭進口量只有217.9萬噸,2002年時已經達到1125.7萬噸,環比增長率達323.2%,2003年稍有減少,此后開始逐年增加,到2007年時已經增加到5101.6萬噸,每年環比增長率都在30%以上,2008年我國煤炭進口量受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有所降低,此后我國煤炭進口量開始了快速增長,2009年時我國煤炭進口量已經突破萬噸達到12584萬噸,增長率為211.94%,到2013年時達最高點33000萬噸,盡管2014年我國煤炭進口量有所降低,但仍然達29122萬噸,從2000年到2014年間,我國煤炭進口量增加了28904.1萬噸,年均增長量達2064.58萬噸,年均增長率高達947.49%。并且從圖2和表1可見,從2009年開始我國煤炭進口量開始急速增長,無論是增長量還是增長率都遠遠大于我國煤炭出口量的增長。
從圖2可見,在2008年之前我國每年煤炭出口量都大于我國每年煤炭進口量,2000年時,我國煤炭出口量為5506.5萬噸,然后逐年上漲,到2003年時達到歷史最高水平9402.9萬噸,但是從2003年開始,我國煤炭出口量開始逐年下降,到了2012年我國煤炭出口量已經下降到1000萬噸以下,只有927.5萬噸,到了2014年時,我國煤炭出口量只有574萬噸,從2003年至2014年間我國煤炭出口量從最高點降到最低點,降低量達4932.5萬噸,年均下降448.41萬噸,平均年降低率為89.58%,從表1可見,我國煤炭出口量環比降低率都在兩位數以上,2001年較前一年降低率達63.68%,2009年較2008年降低率為50.71%,2013年環比降低率達36.72%,從圖2和表1可以看出,我國煤炭出口量盡管每年都在減少,但減少幅度和減少率都比較和緩。
從圖2能夠看到,我國煤炭進出口量差變化也很大,在2009年之前中國煤炭出口量一直大于煤炭進口量,順差峰值出現在2001年,當年煤炭進口量只有266.0萬噸,而煤炭出口量達9012.9萬噸,順差值為8746.9萬噸,并且我們看到,我國煤炭進出口貿易差的走勢與我國煤炭出口量的走勢差不多,由于在2009年之前我國煤炭出口量盡管每年在減少,但每年出口量仍然大于每年進口量,因此2009年之前我國煤炭貿易一直是順差,但隨著我國煤炭出口量的減少煤炭進口量的增加,煤炭貿易順差卻是逐年減少,從2009年開始,我國煤炭進口量出現快速增長,已經遠遠高于我國煤炭進口量的增長,因此我國煤炭貿易開始出現逆差,每年逆差都要比以前的順差大的多,每年的逆差量都在10000萬噸以上。endprint
總之,我國煤炭無論進口量還是出口量都處于不斷變化中,我國煤炭出口量不斷降低,只是降低幅度小些,我國煤炭進口量不斷增加,并且增加的幅度大些。
中國煤炭進出口環比增長率表
數據來源: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數據計算所得,其中帶“*”的數據為中國煤炭貿易逆差環比增長率。
三、人民幣匯率變動與我國煤炭進出口關系
根據經濟學相關理論,本國匯率的變動與進出口貿易是有聯系的,人民幣匯率對進出口貿易影響的一般規律是:人民幣匯率降低,也就是單位外幣兌換人民幣金額減少,人民幣幣值升值,可能會引起進口增加出口減少,相反,人民幣匯率增加,即單位外幣兌換人民幣金額增加,人民幣幣值貶值,可能會引起進口減少出口增加。按照這一經濟學理論對以往我國人民幣匯率變動與我國煤炭進口量和煤炭出口量的關系進行分析。
從以上分析以及圖1和圖2我們看到,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不斷降低,只是降低幅度不大,人民幣對日元匯率和人民幣對歐元匯率盡管上下波動且波動幅度較大,但總體變化趨勢仍然是降低,總體看,人民幣幣值升值。隨著人民幣幣值的上升,如圖2所示,從2000年到2014年我國煤炭進口量處于不斷上升中,同時我國煤炭出口量也處于不斷下降中,并且,人民幣匯率以2009年為拐點,此后變動幅度變大,我國煤炭進出口量也以2009年為拐點出現大幅度的變化,特別是煤炭進口量的變動幅度更大,這驗證了上面的經濟學相關理論。
四、相關建議
既然人民幣匯率變動會引起我國煤炭進口量和煤炭出口量的變化,那么就我國煤炭行業的現狀,可以考慮采取以下措施不斷完善我國匯率機制,保持人民幣幣值的基本穩定,降低人民幣匯率巨大波動帶來的煤炭進出口的巨大波動,減少煤炭進出口的不合理波動對我國煤炭企業的不良影響。
首先,不斷完善我國金融市場體系,建立和完善主要由市場決定價格的機制,維持人民幣匯率的基本穩定,防止人民幣匯率大幅度波動給我國煤炭貿易產生負面影響。提高我國金融資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推動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更大程度發揮市場供求在匯率形成中的基礎性作用,增強人民幣匯率雙向浮動彈性,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促進國際收支基本平衡。加快我國外匯市場發展,豐富我國外匯產品。推動外匯市場對外開放,延長外匯交易時間,引入合格境外主體,促進形成境內外一致的人民幣匯率。
其次,2015年8月11日,中國人民銀行決定完善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報價。優化做市商報價,有利于提高人民幣中間價形成的市場化程度,擴大人民幣市場匯率的實際運行空間,更好地發揮人民幣匯率對外匯供求的調節作用。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會繼續朝著市場化方向邁進,更大程度地發揮市場供求在匯率形成機制中的決定性作用。
在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的基礎上,政府也要采取措施改善煤炭行業的現狀。
在煤炭進口方面除了采取措施控制進口外,還應擴大進口來源地,提高進口煤炭的煤質。國家已經采取措施降低關稅鼓勵煤炭企業出口。
我國政府應該采取措施化解我國煤炭企業特別是國有大型煤炭企業產能過剩,針對我國煤炭企業主體分散、小煤礦過多、上下游融合度弱、清潔利用程度低等問題,我國政府應該指引煤炭企業整合兼并重組,逐步實現煤電一體化的發展;為了化解煤炭企業產能過剩,應該引領煤炭企業向可再生能源轉型企業發展,推動煤炭企業向深度加工轉化調整。
要加快煤炭交易市場體系建設,改善煤炭供求關系,依法加強對煤炭企業的監管,促進煤炭企業的公平競爭,推動煤炭企業轉型的同時,解決好煤炭員工的生活,防范社會風險的發生,推動財政金融對煤炭行業的支持。
[參 考 文 獻]
[1]孔凡玲,李彥民.人民幣匯率變動對中國小麥進口貿易的影響研究[J].中國農學通報,2013(8):105-112
[2]張鳳武.我國煤炭進口劇增分析[J].技術經濟,2003(11):31-32
[3]郎紅梅.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與我國煤炭進口[J].科技視界,2014(29):320
[責任編輯:劉玉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