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琪++張懿+李藹齡
[摘 要] 目前,我國對碳會計的相關研究工作還不是很到位,至今對企業碳會計信息的確認、計量、報告等各方面沒有統一的認知,也沒有相關的準則或法律法規作為指導,企業碳會計信息披露存在披露標準不規范、體系不完善、監督不夠到位等方面的問題,應加強碳會計信息披露的理論研究,引導企業樹立碳信息披露意識,完善法律體系、加強監管力度、提升碳信息管理水平。
[關鍵詞] 節能減排;碳會計;碳信息披露
[中圖分類號] F230 [文獻標識碼] A
廣泛意義而言,碳信息披露屬于社會責任會計與環境會計的研究領域,其內容龐雜而新穎,涉及多門學科的知識,既包括財務會計等經濟類學科和環境科學等自然學科理論,也涵蓋法學、倫理學等社會學科知識。由于受碳排放的難以計量性與不確定性等因素影響,企業碳排放信息披露問題仍屬于會計界難題。
一、企業碳會計信息披露概述
碳會計是為了滿足低碳經濟的發展要求而產生的,具體目標就是在傳統會計的基礎上,提供與碳活動相關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現金流量等會計信息,以供信息使用者做出經濟決策;促使企業進行低能耗、低排放生產,盡可能地減少能源消耗和溫室氣體的排放,履行節能減排責任,完成國家的碳排放要求并樹立自身良好的社會形象。
隨著全球低碳經濟發展意識的不斷增強,國內外對碳會計的研究日益增多,與傳統的會計信息相比,碳會計信息并不是完全經過縝密分析與科學計算的有關指數指標,碳會計信息主要是指企業能夠確認、計量、核算、比較和利用的具有一定價值的碳基信息,它主要包括與大氣活動和二氧化碳相關的財務信息以及其他信息。這些信息的范圍和來源都比較廣泛,企業通常會在相關法律法規和制度規章的指引下進行相關信息的整理、整合、加工與分析,以期達到滿足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和為相關決策提供一定參考與支撐的目的。碳會計信息披露是碳會計領域一個十分重要的研究內容,是對于傳統會計信息披露在低碳經濟環境下提出的新要求。具體而言,它是指與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相關的行為主體按照碳會計信息披露的有關規定,通過一定的方法、準則和慣例,把經確認、計量以及記錄的碳會計信息進行對外披露的過程,以反映管理層受托責任的具體履行情況以及二氧化碳等資源的實際利用情況,滿足債權人、投資人、供應商、政府部門和社會公眾等對于會計主體在節能減排和低碳環保等方面相關信息的需求,為其各自的決策行為提供更為全面和直觀的信息基礎。
二、企業碳信息披露現狀
目前,我國對碳會計的相關研究工作還不是很到位,至今對企業碳會計信息的確認、計量、報告等各方面沒有統一的認知,也沒有相關的準則或法律法規作為指導,國內對碳會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碳排放權的確認和計量方面。在我國,現有的會計準則和法律法規還沒有強制性規定企業要對碳會計信息進行披露,再加上許多企業的節能減排意識不夠強,所以很少有企業愿意主動地披露碳會計信息,即使是主動披露碳會計信息的企業,也無法保證信息的質量。目前,對碳會計信息的披露的方式還沒有統一的規范去遵循。
我國上市公司碳會計信息披露的比例不高,只是有相關強制性規定時才做一些簡單披露。中國證監會等其他機構對上市公司碳會計信息披露缺乏明確的要求,完全依靠上市公司的自愿披露,上市公司也完全是按照環境會計信息的特點和各自的偏好自行決定。而碳會計信息披露方式單一,很少對碳會計信息進行單獨的披露。這反映出我國碳會計信息披露在實務方面的不足,同時將企業的碳信息零散的披露在年報、公告、招股說明書以及一些網站上,不能合理的反映企業環境受托責任履行情況,也不便于各種信息使用者的閱讀、評價。且碳會計信息披露的內容太過簡單,涵蓋范圍窄,披露內容經常流于形式,不能反映環境績效。同時,披露信息時效性低。上市公司的碳會計信息披露主要是針對過去已經發生的事項進行反映,是歷史性的信息,對于未來可能發生的環境問題缺乏說明,使碳會計信息的披露缺乏一定的連續性,而這些信息會對未來產生一定的財務影響,因而上市公司披露的環境會計信息可比性差,實效性不強。
三、加強企業碳會計信息披露的應對策略
隨著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全面深入推進,特別是隨著低碳經濟不斷深入人心,可以預見,我國企業碳會計信息披露在國家、企業、社會的高度重視下,會步入更加科學化、規范化、制度化的軌道。具體而言,加強企業碳信息披露應從以下方面著手。
(一)加強碳會計信息披露的理論研究
鑒于我國快速發展的低碳經濟,我國應著眼于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企業碳會計信息披露應當成為我國會計信息的新興分支學科,使會計理論與低碳理論很好的結合起來,特別是要充分借監美國、日本、加拿大等國家碳會計理論,研究和分析國外的先進經驗,立足于我國國情以及企業實際,選取典型樣本進行全方位、立體化、深層次的研究,同時應當大力開展企業碳會計信息披露“試點”工作,真正使我國的企業碳會計信息披露逐步形成理論體系。
(二)引導企業樹立碳會計信息披露意識
要想更好的加強我國企業碳會計信息披露工作,提升我國各類企業的低碳環境意識至關重要,只有企業牢固樹立低碳環保意識,企業才能高度重視碳會計企業披露。在當前低碳經濟已經成為全球共識的歷史條件下,更是對企業環境行為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企業只有大力發展低碳、環保、綠色產品,才能在全球經濟一體化下站穩腳根,從這個意義上講,加強企業碳會計信息披露也有利于提升我國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因而,企業的行政部門和監管部門,要從推動我國低碳經濟發展和提升企業競爭力兩個方面出發,引導企業不斷轉變發展理念,把低碳經濟應用到企業采購、生產、物流、管理的各個環節,利用先進的技術生產更多綠色產品,更好的履行節能減排義務,只有這樣才能使企業更加積極主動地開展碳會計信息披露。
(三)加強碳會計信息披露的立法
從目前我國企業碳會計信息披露整體情況來看,由于企業“自愿性”披露意識不強,因而在初始階段就必須大力加強企業碳會計信息披露法律體系建設,通過“強制性”披露來提升我國企業碳會計信息披露,然后再逐步向“強制性”披露與“自愿性”披露相結合的方向發展。在建立健全相關法律法規過程中,我國首先應從低碳經濟發展趨勢出發,進一步以法律的形式明確企業碳會計信息披露的重要地位,整合現有關于企業碳會計信息披露的相關法律法規,制定專門的《企業碳會計信息披露法》,提升企業碳會計信息披露的法律地位。同時還要制定具體明確的披露準則,使我國企業碳會計披露更具“實務性”和“操作性”。endprint
(四)加大碳會計信息披露的監管
由于我國企業碳會計信息披露的主動性不強,因而我國必須大力加強企業碳會計信息披露監管力度,特別是要大力加強信用體系建設,建立企業碳會計信息披露檔案制度,加強信用管理,建立企業碳會計信息“黑名單制度”,對于那些對碳會計信息進行造假的企業相關責任人,要加入“黑名單”并向外通報。進一步健全和完善誠信教育體系,對企業和從事碳會計信息披露工作的人員進行教育,既要大力宣傳會計報表方面的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措施,又要大力宣傳企業碳會計信息披露的“反面典型”。借鑒發達國家的做法,探索建立碳會計信息披露“誠信保險制度”,對于發生過碳會計信息造假的企業必須在保險公司投保“誠信險”,當企業出現碳會計信息造假而損害投資者利益時,保險公司應當給予必要的賠償。
(五)提升企業的碳會計信息管理水平
企業要想更好的開展碳會計信息披露工作,就必須著力提升自身的碳會計信息披露整體管理水平。企業首先要加強對碳會計信息披露的認識,切實把碳會計信息披露納入企業管理特別是會計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建立專門的組織機構,設立專門的碳會計人員,為企業碳會計信息披露奠定堅實的組織基礎和人才基礎;企業還必須著眼于提升碳會計信息管理水平,進一步健全和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建立碳會計信息目標設定、戰略規劃、組織實施、評價評估、信息披露等一系列管理體系,確保企業碳會計信息披露的系統性、準確性和及時性;企業還應大力加強碳會計人員的引進和培訓,著眼于企業長遠發展,牢固樹立“不惜血本引進和培訓碳會計人才”的理念,培養一支具備綜合素質的碳會計人才隊伍,確保企業碳會計信息披露工作水平的不斷提升。
[參 考 文 獻]
[1]譚德明,鄒樹粱.碳信息披露國際發展現狀及我國碳信息披露框架的構建[J].統計與決策,2010(11):126-128
[2]張彩平,肖序.國際碳信息披露及對我國的啟示[J].財務與金融,2010(3):77-80
[3]徐穎.淺談我國上市公司碳信息的披露[J].福建商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0(3):39-42
[4]張巧良,張華.碳管理信息披露:低碳經濟時代的挑戰與價值再造[M].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2010
[責任編輯:王鳳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