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學生的學習習慣養成教育,往往被教育者在教育中所忽視。重視了教育的主體責任者,忽視了不可缺少的像職能部門、班主任、科任教師和家長這樣的重要角色。本文就這些角色在小學生的學習習慣養成教育中影響力和作用進行論述。
【關鍵詞】角色;小學生;學習習慣;養成教育;影響力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02-0164-01
一、學校職能部門在學生學習習慣養成教育中職能影響力
這里我要論述的職能部門是德育處和教務處這兩個職能部門共同的協同責任。這兩個職能部門掌握著學校教育教學發展理念和國家教育部的最新、最前沿的教育思想,把握著學校發展的方向,人才培養的目標。能夠通過制度和上級的文件精神來規范教師的教學行為,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水平,引導教師如何培養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教師的培養在于學校職能部門的重視和支持,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則在于良師的培育和引導。
除此之外就是除了對教師的培養、規范要求和管理的同時,還應該加大對學生面對面的直接教育,開展諸如知識競賽、作文比賽、演講比賽等活動。只要學校職能部門善于運用和管理,相信學校的教師素質能力一定會得到提升,對學生的培養也就直接產生積極的作用。這里重要體現了一個制度管理和一個實踐活動潛移默化的教育管理模式。
二、班主任在學生學習習慣養成教育中的引導影響力
在學校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中,班主任這個重要的角色不容忽視。班主任就是小學生的頂梁柱,學生視班主任為最圣神的、最信賴的人,也是學生最親近的人,有時勝過學生家長。正是因為班主任在學生學習習慣養成教育中具有其獨特的地位和影響作用,所以班主任在個人能力和素質方面應該具有綜合的實力和良好的表現,具有良好的人格魅力和教育藝術。班主任應經過學校和教育部門進行專門教育和培訓,傳授規范的學生教育管理方法,用正確的思維和方法去教育人、培養人和引導人,讓一顆顆成長的幼苗茁壯成長。同時,班主任也要重視自身的建設和發展,要不斷地為自己充電和加油,不斷地強化和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和育人方法。
三、科任教師在學生學習習慣養成教育的影響力
小學生的學習習慣養成教育,與每一科科任教師有著直接的聯系。每一位科任教師的人格魅力、思想內涵、教學藝術和育人方法都是貫穿于教學育人過程之中的。科任教師雖然與班主任相比距離稍遠一點,但在學習習慣養成教育中也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一位教師如果能夠讓每一位學生都來喜歡你的課、喜歡你的教學藝術、喜歡你的人格魅力,那么教師在教書育人中你就成功一大半了。這要求我們科任教師要以愛的奉獻去關注每一位學生,去關心和愛護每一位學生,細心呵護,既要成為學生朋友,更要成為學生的良師。這就要求教師要在教學水平和育人藝術方面要有較高的造詣,應該具備較強的學科知識結構、深厚的專業技能和育人方法。
教師的影響力主要應該體現在:教學認真、務實,應讓學生學有所成。比如作業布置合理、作業認真批改和評語、作業方法的指導;有良好的行為舉止,做好學生的表率,主動帶領學生養成。比如:上課教師向學生行禮,下課向學生說再見,見面問聲好等;人格魅力展示符合學生印象,給學生以親和力和親近感。比如:個人榮譽多、特長好、有愛心、愛整潔、愛微笑、語言表達充滿暖意、對學生具有愛心等。
四、學生家長家庭教育扮演的角色影響力
學生家長在學生的學習習慣養成教育中更是不容忽視的角色。孩子的成長和教育離不開學校和家長共同的協作,學校的行為規范教育和思想引領,家長的積極配合和良好家庭氛圍,對于孩子的學習習慣養成是不可分割的一個整體,家長一定要清醒地認識到這個重要的問題。學校教育缺失了家庭教育就是一個不完全的教育,孩子的心靈和習慣普遍受到不良的影響。一個和諧溫馨的家庭和一個懂得理解和關心孩子的家長,孩子的成長就一定很健康,就一定能夠學會家長的所有優點。所以,家長對于孩子的學習習慣養成一定要以身示范,對孩子既要嚴格管教,又要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和表率作用來引導孩子的健康成長。
家長扮演的角色就是要懂得孩子的心理,了解孩子的思想動態和學習發展狀況。再就是要按時參加學校的家長培訓會,經常與班主任和科任教師保持聯系,緊密配合學校對孩子進行關懷和引導,讓孩子在正確的思想引領下和良好的學習方法的幫助下日積月累,逐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孩子能夠主動地、自然地去熱愛學習,喜歡老師,疼愛父母,關心國家,成長為國家的有用人才。
五、結語
小學生由于低齡化,學習習慣養成教育是教育成長過程中最為重要的一個環節。學生的學習習慣養成教育必須要考學校和家長這兩大主體來共同協作完成。同時,在主體行為的引領下,職能部門、班主任、科任教師和家長等角色效果又是不可忽視的重要元素。尤為重要的一點就是家長在孩子的養成教育中既扮演著主體行為,又扮演著角色行為。
作者簡介:
李宗瓊(1972-),女,重慶市云陽縣鳳鳴鎮里市小學,小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數學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