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依兵,陳 棟,趙 均
(江蘇科技大學體育學院,江蘇 鎮江 212003)
中小學“每天鍛煉一小時”模式的現狀及策略研究
——以鎮江市為例
劉依兵,陳 棟,趙 均
(江蘇科技大學體育學院,江蘇 鎮江 212003)
本文采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數理統計法、訪談法等研究方法,對鎮江市6所中小學的600名學生、教師、學校管理者和120名家長進行問卷調查。結果表明,鎮江市中小學“每天鍛煉一小時”模式落實基本到位,家長對學生參加校園體育活動的支持度不高;大課間活動的類型單一。因此,學校要豐富體育活動的內容和形式;另外進行升學評價體系改革,確保素質教育落到實處。
鎮江市;中小學;“每天鍛煉一小時”;模式
2009年9月,江蘇省政府施行《江蘇省學生體質健康促進條例》,條例規定中小學生每天校園體育活動時間不少于1h。目前,缺少對鎮江市中小學貫徹實施《江蘇省學生體質健康促進條例》現狀調查與研究。基于此,本文就鎮江市中小學“每天鍛煉一小時”模式的現狀進行了調查與研究。
1.1 研究對象
中小學 “每天鍛煉一小時”模式的現狀及策略。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充分利用學校圖書館資源,查閱大量的書籍、期刊,在中國知網上查閱大量的文獻資料為本文提供參考。
1.2.2 問卷調查法 隨機選取鎮江市6所中小學(1所高級中學,2所初級中學,3所小學)的600名學生、教師為調查對象。其中中學生240名,小學生240名,中學教師60名(其中20名為學校管理者),小學教師60名(其中20名為學校管理者),120名家長為最終調查對象。共發放560份問卷,回收513份,回收率達91.60%?;诒疚牡男枨?,設計了3種調查問卷(學生、教師、家長),對問卷的效度和信度進行了檢驗,符合體育科研的要求。
1.2.3 數理統計法 采用Excel 2003和SPSS 17.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研究,最終得到了本文需要的數據。
1.2.4 訪談法 對部分年級(1~3年級)的學生采用訪談法,在交談中收集與本文相關的信息。針對被調查的學校,走訪學校管理者、體育教師,了解他們對“每天鍛煉一小時”模式的認識與看法。
2.1 對“每天鍛煉一小時”模式的認知現狀
2.1.1 鎮江市中小學管理者對“每天鍛煉一小時”模式的態度調查 由表1可知,小、中學管理者非常重視的比例為20.00%、15.00%,比較重視的比例為40.00%、35.00%,一般態度的比例均是40.00%,不太重視的比例為0%、10.00%,不重視的比例均為0%??傮w而言,大部分學校管理者能認真落實“每天鍛煉一小時”工作。
2.1.2 鎮江市中小學體育教師對“每天鍛煉一小時”模式的態度調查 由表1可知,小、中學體育教師非常重視的比例為62.50%、52.00%,比較重視的比例為20.00%、12.50%,一般態度的比例均為12.50%,不太重視的比例為5.00%、7.50%,不重視的比例為0%、2.50%。總體而言,鎮江市中小學體育教師對“每天鍛煉一小時”模式持肯定態度,這有利于“每天鍛煉一小時”模式的實施。
2.2 鎮江市中小學體育活動實施現狀
2.2.1 體育課的開展現狀 調查結果顯示,67.34%的學生反映體育課從未被占用,28.53%的學生反映體育課偶爾被占用,體育課經常被占用的比例為4.13%。但是鎮江市高級中學的情況就差強人意了,52.83%的學生反映體育課從未被占用,34.76%的學生反映偶爾被占用,經常被占用的比例為12.41%。這說明鎮江市小學和初級中學的體育課開展得較好,高級中學的體育課有待進一步提高。
2.2.2 大課間的開展現狀 根據調查,鎮江市多數中小學大課間的時間達到了要求,但大課間的內容仍以傳統項目為主,如跑步、做操、眼保健操等。這些傳統項目滿足不了學生的興趣需求,直接影響了學生參加大課間活動的效果。
2.2.3 課外體育活動的開展現狀 由表2可知,8.75%的小學生反映課外體育活動偶爾被其他課程占用,1.25%的小學生反映學校沒有開展課外體育活動。中學課外體育活動的開展情況不如小學,反映學校組織課外體育活動且開展得很好的比例為35.84%,組織、開展得一般的比例為41.25%,開展得不好的比例為19.58%,反映不開展的比例為3.33%。因此,中學的課外體育活動需進一步加強。

表2 鎮江市中小學生對課外體育活動組織開展情況反映統計表
2.3 鎮江市中小學“每天鍛煉一小時”模式的影響因素
2.3.1 對中小學生參加體育鍛煉興趣的調查 由表3可知,小學生對體育鍛煉非常感興趣、感興趣的比例為42.92%、39.58%,中學生的比例為35.83%、34.17%,一般態度的小、中學生比例分別為10.00%、22.08%。不太感興趣的比例為6.25%、5.00%,不感興趣的比例為1.25%、2.92%。由以上可知,大部分中小學生對體育鍛煉有較高興趣,有利于“每天鍛煉一小時”工作的開展。

表3 中小學生參加體育鍛煉興趣的調查統計表
2.3.2 鎮江市中小學體育設施和師資配備現狀的調查 調查結果顯示,中小學體育設施完全滿足學生鍛煉的比例為66.67%,基本滿足的比例為33.33%;未出現體育設施不能滿足學生體育鍛煉的情況。多數學校體育教師的學歷是本科,僅有少數體育教師是大專學歷。
2.3.3 中小學生家長對“每天鍛煉一小時”模式的態度調查 調查結果顯示,26.67%、38.33%的小學家長非常支持、較支持孩子參加校園體育活動,20.00%、15.00%的小學家長持不太支持、反對態度,中學生家長非常支持、支持的比例為21.67%、25.00%,原因是平時參加的體育鍛煉時間有限,想借助學校體育活動鍛煉身體;中學生家長不太支持和反對的比例為33.33%、20.00%,原因是學生面臨升學,家長希望孩子將時間于文化課上。
2.3.4 學生參加課外輔導班現狀的調查
調查顯示,34.28%的小學生參加了輔導班,65.72%的小學生表示未參加輔導班,有時間參加體育鍛煉;54.42%的中學生表示參加了輔導班,體育鍛煉的時間有限,其中還包括36.75%的學生請家教輔導文化課,這部分學生表示很少參加體育鍛煉。45.58%的學生表示未參加輔導班,但其中26.43%的學生表示請家教輔導文化課??傊偨兄行W生參加課外輔導班的現象較普遍,影響了學生參加體育鍛煉。
3.1 結 論
鎮江市中小學的體育設備總體情況良好,高級中學的體育課需進一步加強;大課間活動仍以傳統項目為主,不能滿足學生的興趣需求;學生缺少參與體育鍛煉的積極性;家長對學生參加校園體育活動的支持度不高;中小學生參加輔導班的現象較普遍。
3.2 建 議
3.2.1 學校層面 加強學校體育軟實力建設,營造良好的體育鍛煉氛圍,如將學校操場涂成五顏六色的顏色,旨在刺激學生參加體育運動。加強與校外體育俱樂部的合作,購買社會體育服務以此彌補學生在校鍛煉的不足。
3.2.2 學生層面 培養體育鍛煉的興趣,增強體育鍛煉的意識。上下學途中避免或減少坐校車或私家車,采用走路或騎單車等方式代替機動交通。
3.2.3 家長層面 改變傳統的觀念,多參加體育鍛煉,營造良好的體育鍛煉氛圍。認識到體育鍛煉的重要性,鼓勵孩子多參加體育運動。
3.2.4 社會層面 完善社會規章制度,加強對輔導班的管理,減輕學生課業負擔。進行升學評價體系改革,確保素質教育落到實處。完善社區管理,加強對學生在假期期間體育鍛煉的重視,保證學生在假期期間每天鍛煉的時間不少于1h。
[ 1 ]James F. Sallis and Kevin Patrick.Physical Activity Guidelines for Adolescents:Consensus Statement [ J ].Pediatric Exercise Science,1994(6):302-314.
[ 2 ]劉海元.“學生每天鍛煉一小時”的沿革和落實思考[ J ].體育學刊,2010(4):40-44.
[ 3 ]成聰聰,何磊.河南省中小學生每天1小時體育活動現狀調查及對策分析[ J ].懷化學院學報,2008(11):70-72.
[ 4 ]趙曉翠.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的重要意義[ J ].林區教學,2007(z2).
[ 5 ]江蘇省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江蘇省學生體質健康促進條例[ Z ]. 2009-07-27.
G807.3
A
1674-151X(2016)11-051-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6.22.027
投稿日期:2016-10-29
江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指導項目(2014SJD736);江蘇科技大學本科生創新計劃項目。
劉依兵(1994—),本科。研究方向:學校體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