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莉(江蘇警官學院,江蘇 南京 210012)
微時代語境下診所法律教育的變革與發展
劉莉
(江蘇警官學院,江蘇南京210012)
摘要:診所法律教育在微時代語境下,面對現代科技的沖擊和學生群體的“微”變化,終將面臨一場勢在必行的“微”變革,這種變革體現為學生主體的個性化需求、微學習方法的多樣化展示以及課堂信息流的網格化呈現,故探尋診所法律教育的微策略將有助于診所法律教育快速適應現代科技的發展,利用指微科技建立微學網站、精心設計微案例、科學利用小微視頻等都有助于診所法律教育在微時代語境下的變革與發展。
關鍵詞:診所法律教育;微時代;現代科技
Abstract:In the context of the micro era,clinical legal education will eventually face a "micro" reform under the impact of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he "micro" changes of the students. This kind of change is reflected in the individual needs of the students, the diversification of the micro learning method, and the grid information flow. Therefore, it will be helpful for the clinical legal education to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mploying micro technology to build micro learning websites,designing micro case elaborately and using micro video scientifically are helpful to the clinical legal education in the future.
Keywords:clinical legal education; micro-era;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伴隨著3G時代的到來,微版圖的擴張,微時代真正步入了我們的生活。面對現代社會發展的微節奏,“微”風吹起了教育領域的新變化,微教學作為一種教學嘗試,開始進入教學改革研究的視野。作為近十年來新興起的診所法律教育,無論是教育理念還是教學手段無疑一直處在教學改革的前沿,在我們固守著診所法律教育現代化的優越感時,我們的受眾—學生已經在“微”變化了,網絡已經成為他們生活的主要方式,在現代科技對學生們無“微”不至的關懷下,診所法律教育將面臨一場勢在必行的“微”變革。
(一)科技發展的沖擊
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為核心的信息技術已成為教育中的主導技術,多媒體技術、網絡通信技術、人工智能技術與虛擬現實技術等新技術已廣泛應用于教育教學中,各種新的教育模式和教學方法的出現,如基于網絡的探究性學習等,極大地促進了教育信息化,深化了教育教學改革,同時也促進了教育技術的新發展。翻轉課堂、可汗學院、慕課課程、云端學校等的出現徹底顛覆了傳統教學模式,傳統的師生關系、教學管理模式、教學方式也都將面臨重構的局面。
面對無線網絡的普及,一些便捷的微終端設備諸如手機、掌上電腦等愈發在沖擊著學生們的學習和生活,微終端隨時隨地適用特點帶動學生學習的即時性、靈活性,而微平臺的“去中心化”使學生對微博、微信等的使用更加便捷,隨時隨地可以擁有自己的微平臺,發布信息。另一方面,伴隨著官微和各種專業學習的微信公眾號的推廣,學生正開始逐漸習慣微學習模式。診所法律教育作為法學專業新興的實踐教學模式面對現代科技的沖擊。
(二)教育觀念的轉變
在現代科技技術的影響下,教學的受眾—學生群體更注重個體的表達,這在傳統課堂是無法完成的。傳統的教育理念重視課堂的教學質量,重視老師的主導作用,重視傳授系統的知識,但是群體性聽課帶來的弊端就是缺少個體的參與,忽略了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忽略了師生之間課后應有的溝通和交流,也忽略了書本理論與社會實踐的結合運用。越來越多的教育者關注了這個問題,開始轉變觀念,通過提高信息技術應用水平提升教學質量,開展教學改革。至2015年全國高校(高職、高專)微課教學競賽已開展了兩屆,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有效推動了教師教學觀念的轉變,提升了教師運用信息技術的能力。從計算機到多媒體課件制作,從信息化教學設計到微課設計無不體現了現代科技對傳統教育技術、傳統教育觀念的推動。
(三)經濟的發展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手機、掌上電腦等快速普及,2013年12月我院法律系學生曾調查統計南京高校學生持有手機量達90.67%,據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CNNIC)發布的,2012年《第30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調查統計報告》中顯示,截至2012年我國手機網民規模達到3.88億,手機已經超越臺式電腦成為中國網民第一大上網終端。關于微信的使用,截至2012年,在微信用戶中,大學生占了64%(來自2012年騰訊官方所公布的微信屬性數據),擁有大量碎片時間的大學生迅速成為微信用戶的主體。
經濟的發展推動了現代化交際媒介的普及,手機、掌上電腦等微終端在大學生中的普及為診所法律教育的微教學奠定了基礎。
面對一個以互動、實時、高效為主要特征的傳播時代,診所法律教育必將面臨變革,盡管強調在實踐中學習,但是只有不斷增強時代感和有效性,才能取得好的教學效果,況且微學習并未否定診所法律教育的實踐性。
(一)微學習主體的個性化
學生可以借助手機、掌上電腦等微終端實現主體的個性化表達。“微時代”下的信息傳播更具平等性、交互性和非中心性,教師和學生通過微平臺建立平等師生關系,在平等的交流、溝通和對話中,學生可以輕松、積極主動參與微學習,作為學習的主體—學生不僅在與老師的新型溝通關系中展示個性,還可以主動設置自己的學習主頁,根據自己興趣和風格進行設計。優美的文字、精美的圖畫、獨到的見解等等都可以充分激發學生的表達欲望,擴大與外界交流,學習的空間范圍在擴大,小巧而便攜的移動終端打破了學習的時空局限,激發了學生的個性化表達。
(二)微學習方法的多樣化
微學習進一步豐富了診所法律課堂教學的方式。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多媒體技術的交互性為法律診所學生之間的學習提供了便利條件,原來深受空間限制的現場討論獲得突破,學生可以在不同的地點共同進入討論平臺進行討論,開展合作式學習。計算機的模擬技術,使得學生如電腦游戲般進入模擬場景,如進入模擬律師事務所,模擬接待,進入模擬法院,開展模擬審判,還可以進入法律街區瀏覽法律法規庫、案例庫、專家庫等等。法律診所課堂得到了無限延伸,學生學習的信息量擴大,法律診所在現代科技支撐下,診所學生可以主動選擇、主動介入、主動體驗而不在是傳統課堂的被動學習和接受。學習效率自然會大幅提高。
(三)課堂信息流的網格化
借助于手機、掌上電腦等微終端,構建微學習平臺,讓學生隨時隨地接觸到豐富的法律教學資源,實現課堂信息流線上線下的網格化。在微學習平臺,教師可以設置微學習資料庫、微學習成績庫、微學習成果展示庫等等。打通傳統課堂和現代課堂壁壘,發揮各種模式的優勢,微終端的大容量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教學資源,傳統課堂學習成果上傳到微終端,學生可以隨時隨地了解課堂學習情況,線上與線下形成立體交叉網絡,無形中拓寬了學生學習空間,微終端的便利性,使學生可以利用碎片化時間學習,提高了學習效率,自主學習變得更加輕松。
(一)充分利用指微科技
指微科技主要依托微信平臺,借助移動無線客戶端進行人際交流與互動,是企業營銷中的現代科技平臺,診所法律教育中可以借助指微科技平臺建設微學網站。微學網站采用菜單化的方式,學生一觸即學,微學網站主要輔助診所教學的實踐學習和彌補基礎知識學習的不足,鑒于診所法律教育的實踐性,診所教師往往疲于應付學生的實踐指導,付出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指微科技的發展使教師一方面可以從專業基礎知識的教學中解脫出來,抽出更多的時間致力于學生實踐能力的訓練,另一方面使教師隨時隨地借助手機客戶端就可以實現教學互動和指導。學生也可以利用碎片化時間隨時隨地快速切入移動互聯網,形成線上線下的網格化學習方式。
(二)精心設計微案例
診所法律教育中案例的使用非常普遍,典型的案例給學生帶來的幫助不亞于真實案件的代理。但是案例設計時,部分診所老師往往直接將教材或者資料上的案例直接搬到網上,表面上看在使用現代化的科技手段,實際上卻忽視了教學環境的變化。傳統課堂教學現場感強,教師幽默的語言、豐富的表情都可以引起學習者的注意,但是一旦進入網絡環境,如果不關注案例設計的生動性、典型性,很難引起學習者的興趣,因此網絡案例設計需要教師更精準的把握,既要簡短貼切又生動形象,既涵蓋重要知識點又能夠啟發思維,易引起學生共鳴。因此,作者認為在編制微案例時應注意以下幾點:1.微案例的內容應當具有典型性,是教學中抽象的知識點的補充,比如對教學重點、教學難點的解析。2.微案例的形式應當多樣化,文字式案例、圖片式案例、視頻式案例等都應當有所體現,但必須短小精悍,切忌冗長。3.微案例應易理解,學習者可通過簡單的分析得到答案,以增強學習者的學習興趣。
(三)科學利用小微視頻
診所法律教育是一種開放性的法學教育,注重的是處理真實案件的能力,而不止是對于書本知識的背誦和掌握,但是處理真實案件成本高,而且不是所有的診所、所有診所的學生都有這個條件,那么借助小微視頻可以有效緩解案源緊張問題。在診所法律教育微學網站設立小微視頻欄目。將律師們所經歷的經典案例進行拍攝錄像,或者由律師親自講解不同的經典案例,并進行錄音錄像,然后上傳到網上供學生們學習、模仿。小微視頻中有微電影模式的案例、微課模式的教學內容講解,如可汗學院一樣將網絡的便捷性以及重復利用低成本的特性充分地運用進診所教學中。可汗學院的成功是有目共睹的,在診所法律教育中也未嘗不可如此運用這一招,讓法律診所的學生們可以更好地吸收消化這些知識,并掌握各種實用的技能。
21世紀是技術統治的時代,迅速發展而普及的計算機、手機電子終端設備等必然推動著教育教學改革,但是現代教育技術只是教育的輔助技術,無法取代主體教育,微技術對診所法律教育只是錦上添花,在技術化道路之上,診所法律教育如何在提升對于現代教育技術理論認識的基礎上,找到現代與傳統的平衡點,使技術服務于培養實踐性法律人才,促進法律人的全面發展是置于每一位法學教育者面前的重要課題。
參考文獻
[1]王立民,牟逍媛.診所法律教育的理論與實務[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66-68
[2]王立民,牟逍媛.診所法律教育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4:25-29.
[3]王帆.微時代社會化學習本質探尋[J].中國電化教育,2014 (8):21.
[4]何榮杰.對教育技術定義演變的分析與思考[J].教育與職業,2008(30):23.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6-000X(2016)03-013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