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鈺球
(桂林理工大學 南寧分校,廣西 南寧 530001)
?
立德樹人視閾下高職大學生廉潔教育的路徑探究
寧鈺球
(桂林理工大學南寧分校,廣西南寧530001)
將大學生道德教育與廉潔教育有效結合,是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保障。文章對當前高職大學生廉潔教育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結合大學生道德教育的現實訴求,探討高職大學生廉潔教育的實踐路徑,助推高職大學生廉潔教育與道德教育的有效整合,全面提高大學生道德素質。
廉潔教育;道德教育;立德樹人;路徑
加強大學生廉潔教育,是貫徹落實《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和《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的有效途徑,也是高職院校貫徹落實立德樹人教育方針的務實之舉,對增強大學生廉潔修身、立德樹人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開展廉潔教育的目的是使大學生的廉潔觀念不斷內化,衍化成為大學生自覺防范和抵御腐敗的堅強心理品質,成為大學生健康向上、公正廉潔的良好行為習慣,成為大學生遵紀守法、愛崗敬業的樸實職業觀念[1]。作為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我們必須清楚地認識到大學生廉潔教育的必要性與所面臨的挑戰,針對高職院校大學生廉潔教育存在的問題,積極創新廉潔教育模式,并能根據高職院校大學生的實際,從廉潔教育的內容創新、形式創新、載體創新和路徑完善等方面,全面了解高職院校開展大學生廉潔教育的總體情況,總結各高職院校開展大學生廉潔教育活動方面的成功經驗與做法,分析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提出解決措施或完善教育模式,進一步加大高職院校大學生廉潔教育力度,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素養,樹立正確、積極向上的道德情操,端正大學生自身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增強廉潔自律意識和道德品質,整體性地提高大學生對廉潔教育的認知度。從而更好地落實“立德樹人”這一教育“根本任務”,切實推進高職院校大學生廉潔教育與立德樹人教育形成合力,促進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
對大學生廉潔教育的含義、意義、內容、途徑等方面進行積極探究后發現,盡管一些高職院校對大學生廉潔教育的框架已初步形成并正在逐步完善,切實推進高職院校立德樹人教育和廉潔教育工作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在對當前高職院校大學生廉潔教育的模式進行梳理分析后發現大學生廉潔教育缺乏針對性的教育體系。
(一)高職大學生對廉潔教育的認識存在錯位和偏差
新時期,大學生廉潔意識模糊,認為踐行廉潔是將來的事情,認為與自己關系不大,在接受廉潔教育時處于被動狀態,在處理一些事情時自覺不自覺地出現不廉潔的行為,比如在考試、評優評先、競選學生干部等工作中,有些學生希望通過給老師或同學送禮來達到目的。此外,以90后為主體的高職大學生在思想道德方面表現出一定程度的不穩定性、復雜性和矛盾性,在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上的個性差異比較大,綜合素質也相對較低,這給高職院校開展廉潔教育提出了更大的挑戰。高職大學生對廉潔教育的相關理論知識掌握不夠,對廉潔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認可度不高,對廉潔教育只停留在表面,對廉潔教育活動態度冷淡、消極參與。這些心理現象不利于學生樹立廉潔價值觀,影響到高職院校廉潔教育的效果[2]。
(二)高職大學生廉潔教育的內容和形式缺乏創新
在傳統的教育模式影響下,很多高校仍采用課堂教學的形式來傳授廉潔教育理論知識,造成了大學生對這樣的課堂教學缺乏興趣和學習的積極性,并且廉潔教育的內容過于陳舊,理論過多,缺乏實踐創新,不能與時俱進;廉潔教育的形式單一,未能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個性發展特點和思想實際,不能凸顯廉潔教育的針對性;學生對這樣的教育形式不感興趣,參與度不高,甚至產生逆反心理,不能真正做到讓“廉潔教育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進而內化為廉潔品格,外化為廉潔行為。
(三)高職大學生廉潔教育的載體滯后
當前,高職院校對大學生開展廉潔教育,仍然借助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堂來滲透廉潔教育,使之成為廉潔教育的主陣地;廉潔教育專題講座、廉潔教育活動等成為大學生廉潔教育的主渠道。采用這樣的廉潔教育平臺作為載體,注重對學生的教育性,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和個性需求,缺乏有效的互動和彼此的溝通,未能運用新媒體實現廉潔教育效果的最大化,形成廉潔教育的常態化,致使新時期高職大學生廉潔教育針對性和實效性不強。
我們需要深入高職大學生實際,更應當實事求是地調查了解和深刻分析當前高職大學生的廉潔教育狀況,找出存在的問題和原因,提出有針對性的教育路徑,進一步完善高職大學生廉潔教育的模式。
(一)以“立德樹人”為教育導向,加強廉潔文化建設,提升大學生廉潔意識
針對高職大學生廉潔意識淡薄的現象,高校應以“立德樹人”為教育導向,將道德教育融入到廉潔文化建設中,營造廉潔文化氛圍,以培育廣大師生的廉潔價值理念和行為規范,構建和諧校園環境。先進的廉潔文化可以引導廣大師生樹立廉潔意識;可以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與價值觀,不斷提高大學生的道德自律感;可以引導大學生積極加入到反腐倡廉活動中來,可以抵制各種錯誤的社會思潮,優化校園文化氛圍,使大學生在大學校園文化中潛移默化地受到廉潔文化的感染和熏陶。可以通過開展廉潔教育主題活動,如廉潔主題黨(團)日活動、廉潔PPT演講比賽、廉潔書畫展(比賽)、廉潔專題講座等系列活動,使廣大學生在喜聞樂見的校園文化活動中受到廉潔文化的熏陶,提升大學生廉潔自律意識,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二)以“立德樹人”為教育理念,創新大學生廉潔教育內容和形式
當前,高校大學生廉潔教育工作的實效性不夠明顯,究其原因就是高校廉潔教育的內容和形式相對陳舊不夠創新。所以,高校在開展廉潔教育時,要把握好“立德樹人”教育理念,在內容上,要豐富廉潔教育內容,使其內涵深厚具有啟迪意義,符合大學生的思維習慣和心理需求,避免長篇大論地傳授,脫離實際、脫離生活、脫離學生個性需求。廉潔教育內容應具有針對性,對不同層次、不同專業的大學生,教育內容也要有所側重,如對本科生的教育應注重理論教育和引導,對專科生要側重誠信教育、道德教育和廉潔實踐教育。在形式上,要大膽創新,以大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進行,在理論教育的同時要引導學生進行主動思考,形成高效的、多樣化的廉潔教育方式,將大學生從被動接受變為主動獲取。由于大學生分別受到家庭、學校和社會三大環境中的行為規范、氛圍風氣和評價監督體系等影響,廉潔教育除了在校園開展之外,還應調動家庭和社會的有效參與,形成學校、社會、家庭三方面的聯動教育合力。
(三)以“立德樹人”為教育根本,創新大學生廉潔教育載體
在開展廉潔教育過程中,要做好廉潔教育載體的探索和創建,積極探索和搭建便于大學生接受的校園文化活動作為廉潔教育載體。除了開展內容豐富、形式新穎的學生社團、社會實踐、廉政社團建設等校園文化活動之外,還應創新廉潔教育載體。比如,借助“微媒體”等網絡媒介作為載體,深入開展高校大學生廉潔教育工作。通過開發和利用“微媒體”等網絡交流平臺,充分發揮“微媒體”的互動性功能,利用QQ、微信、微博等方式與大學生進行互動交流,開辟以廉潔文化為主題的自媒體及社交傳播平臺,增強廉潔教育的藝術性、趣味性、交互性。通過創新廉潔教育載體,將廉潔教育滲透到校園活動當中,滲透于學校所有教育的全過程,有助于大學生接受和認同廉潔教育,從而實現廉潔教育的效果。
(四)以“立德樹人”為教育目標,提升大學生自我教育能力與廉潔品格
大學生的道德素養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廉潔教育的真實效果,因此,要引導大學生努力提升自我教育水平。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指導,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塑造正確的廉潔思維方式和積極向上的人生追求,增強抵御消極思想觀念腐蝕的抵抗力,預防極端個人主義等不良意識的侵襲,加強自身的社會正義感,時刻關注自己的言行舉止,在平時日常生活中把廉潔自愛的行為習慣體現在每一個微小的細節中,塑造廉潔的優秀思想品質[3]。大學生只有提高自己的廉潔品格,使廉潔教育深入于心,在廉潔教育的統領下規范自己的行為,避免受到不良思想的消極影響,達到“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
總之,高職院校在開展大學生廉潔教育時,要注重將廉潔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課程、校園文化、社團活動等進行有效整合,才能更好地實現“立德樹人”教育的根本任務,提升大學生廉潔素養,達到廉潔教育的目的。
(責任編輯:蔣國平)
[1]王楠.大學生廉潔教育與廉政文化進校園的思考[J]. 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4(5):87-88.
[2]劉江偉.大力開展高校大學生廉潔教育[J]. 思政園地,2014(5):43-45.
[3]劉江偉.大學生廉潔教育的現狀及其對策探究[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4(4):16-19.
Study on the Path of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Probity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orality Education
NING Yu-Qiu
(Guil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Nanning Branch,Nanning 530001,China)
The combin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moral education and probity education effectively enhances and improves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e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current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probity education, probes into the practical path of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probity education by integrating the practical appeal of college students’ moral education, boosts the effective integration of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moral education and probity education to improve college students’ overall moral quality.
probity education;moral education;enhancing morality and fostering talents;path
G647
A
1671-9719(2016)5-0018-02
寧鈺球(1988-),女,廣西玉林人,助教,研究方向為教育教學管理。
2016-03-07
2016-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