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 誠,鄧育武
(衡陽師范學院,湖南 衡陽 421008)
?
頂崗師范生教學能力自我提升途徑的研究
易誠,鄧育武
(衡陽師范學院,湖南衡陽421008)
為提高師范生的教學能力,通過對師范生頂崗實習對教學素質培養作用的分析,在駐點指導師范生頂崗實習過程中,發現師范生頂崗實習教學中存在的普遍問題,并針對問題產生的原因進行分析,提出師范教學能力提升的“向老師學習、向學生學習、實習生相互學習”的“三個學習”途徑,實現頂崗師范生教學能力的自我提升,并在指導中加以應用,具有較好的效果。
師范生;頂崗實習;教學能力;自我提升
自我國教育體制及畢業生分配制度改革以來,農村中小學補充師資較少,教師隊伍呈老年化趨勢且不能滿足教學的需要,不少學校需要大量的頂崗師范生來保證教學,為此,衡陽師范學院通過長期合作與衡陽市、常寧市、耒陽市三地教育局及其所轄的7所學校簽訂了《關于合作培養中學教師的框架協議》,形成“三位一體”協作培養基地,從單一的學生實習滲透到了師范生的合作培養與教師培訓,構建了高?!?教育局)—中學“三位一體”的合作培養共同體,形成了“高校主導、政府統籌、中學參與”的協同培養機制。在頂崗實習工作過程中,高?!袑W三者發揮不同的作用,并在實習生相對集中的常寧、耒陽配備駐點指導老師。作者通過對耒陽兩屆頂崗實習學生的駐點指導,總結頂崗師范生存在的一些普遍問題,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發現頂崗師范生教學能力的提升,除了需要指導老師的悉心指導外,更多地需要頂崗師范生根據專業、教學年級及自身的特點,不斷地進行自我學習、自我調整、自我總結。只有這樣他們才能不斷地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
師范生為完成教學任務所應具備的能力稱為教學能力,包括學科知識能力、教學能力和教學觀念等[1],學科知識以專業知識為核心,包括專業知識以及該知識在學科中的應用。教學能力主要包括教學設計、教學組織與實施、教學監控與評價以及教學反思等,教學能力往往需要在教學實踐中得到提高。師范生教學能力的培養首先必須具備較強的學科能力,能理解學科結構及學科發展、學科與其他文化之間關系。教學觀念可以理解為教師對教學活動的看法與態度,對教學能力提高起主觀能動作用,教學自主思考是師范生教學能力提升的重要措施。
師范生的教學素質主要在備課、課堂教學、教學評價等方面體現。備課方面,師范生除了應具備常規的鄉村中小學教學的備課能力以外,為適應教師的可持續發展及農村中小學條件改善的需要,還應具備信息化教學設計能力[2]。課堂教學是師范生教學能力的集中體現,教學設計是教師為完成教學內容所做的設計,具有理想性。而教學組織與實施是教學設計的具體體現,需要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地調整與完善,盡可能地達到教學設計的效果。教學評價是針對教學組織與實施過程中是否達到設計效果而做的評價,是教學能力提高的有效手段。
在師范生的培養中,為提升師范生的專業素質,必定會設計教育實習,頂崗實習作為教育實習的一種模式,學生的教學水平提高最為明顯,而且學生通過實習對農村基礎教育的現狀有更清楚的認識,可以激發他們的強烈使命感和緊迫感,鍛煉他們在艱苦環境中吃苦耐勞的精神,對頂崗師范生的教學能力提升具有明顯作用[3],頂崗實習學生教學水平的提高是靠指導老師,還是靠學生主動學習?顯然兩者缺一不可,而學生的主動學習來源于自身成長的需求與渴望,對實習生教學水平提升占主導地位。
通過近兩年的駐點指導,在聽課評課的過程中,發現剛剛上崗的實習生在教學過程中存在普遍的問題,隨著實習的進行,在指導老師的點撥及自己的努力下,會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教學重點難點考點把握不足
師范生通過本科幾年系統的專業學習,其學科專業知識的貯備,來初中教學是綽綽有余的。但教學并不僅僅取決于自己的專業水平,而是要將自己的專業知識如何準確地傳授給學生,而且對于我國目前傳統的應試教學,教學重點、難點、考點的把握就顯得尤其重要。在聽課的過程中,上的同一教學內容,不同的學生所講授的內容詳略不一,說明對同一教學知識點的把握不準,這就要求頂崗實習生在理解教材的基礎上多向指導老師請教,沒有專業指導老師的要注意通過參考課程練習題、原來的考卷及現在的參考資料,甚至可以利用網絡搜索相關的練習與考試題目,通過分析總結出重點難點及考點,應用于教學。
2.對教材研究不足
從現在的教材編寫來看,為便于學生的直觀理解,教材設計通常是一段文字配一個圖片,期間缺乏緊密的邏輯,如果不加強對教材的研究,往往會形成一些單獨的片段,尤如電腦里面的碎片,這就需要頂崗實習生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去將他們進行理解、分析與整合,尋找出適合的教學方式。如在生物教學中,“細胞的生活”章節中,以細胞的生活為前提,細胞生活需要物質和能量,物質是通過細胞膜來調節與控制,能量是通過葉綠體的光合作用貯藏能量、線粒體分解作用提供能量,保證細胞生命活動的需要,同時,細胞是通過DNA來實現繁衍。教材中只配備幾段文字與照片,如果沒有把握知識的內在聯系,沒有講清楚這些關系,沒有注意到知識的過渡,學生就難理解,課程也就會顯得有些生硬。有的頂崗實習生甚至沒有仔細看教材,在嚴謹的數學課上,出現了黑板上板書的內容與教材的內容不同,說明我們同學沒有仔細研究教材,而是根據自己的專業知識想當然。
3.教學設計不足
教學設計雖然具有理想性,也必須具備可操作性,設計不合理,教學效果肯定不會太理想,因此,在加強對教學內容理解的基礎上作好教學設計,顯得尤其重要。在進行調研的過程中,發現頂崗生在課堂上,尤其在語文課堂上,經常出現的教學設計不當為,第一節課把所有的內容都講了,第二節課沒有內容講了,還有第一節課一個連貫內容講到一半時,下課了,反映出教學設計不足或是課堂教學內容不熟悉出現的教學控制不當。同時,教學是一個雙邊活動,需要師生的互動,單邊的課堂不能稱之為課堂,有的頂崗生上課只管自己講,沒有理會學生的反應,下課鈴響了,也就下課了。
4.教書育人不足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傳授知識還只是一個簡單的層面,解惑尤其重要。我們教科書在設計過程中根據中小學生成長歷程,在不同的階段設計應該要受到的道德教育,體現出教書與育人的結合??赡苋鐒⒉氏糩4]所質疑的一樣,作為還是學生的頂崗“教師”,還不具備教書與育人的能力。但是作為一個未來的教師,必須要有這樣的準備,加強這方面的鍛煉非常重要。從聽課的情況來看,頂崗教師如何體會《致謝中書書》中對祖國美好山河的熱愛,初中生如何理解《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對目前富二代、星二代,及“窮不過三代、富不過三代”的看法與理解,鼓勵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應該是這篇課文入選教材的目的所在。當然,初為人師,人生的閱歷尚不豐富,不一定能達到這樣的高度,但每個頂崗生應該加強教書育人培養的實踐與探索。
5.教學基本功不足
“三字一話”是我們師范生的基本功,尤其作為農村的中小學教師,他們的言行舉止將極易受到學生的學習與模仿,教師稍不注意就可能對中小學生起到不良的影響。從師范生實習情況來看,基本功不好的同學比例還比較大,甚至在聽課過程中,看到有同學寫出了錯字別字,筆順不對的更是普遍,英語發音明顯不準,這些情況需要引起師范生的注意。此外,在農村中小學,實習生的板書存在嚴重問題。目前在鄉村中學,由于教學條件的限制,還是以黑板上課為主體,普遍存在板書不規范的現象,難得看到一次比較滿意的板書,說明同學們參加學校比賽機會比較少,也沒有注意向指導老師學習。通常來說,黑板板書有正副板書之分,主板是按順序清楚紀錄一堂課難點重點,學生所要掌握的知識,通常設計在黑板的左邊,可以根據教學內容進行調整,副板書主要是幫忙同學們理解記憶難點、練習、提示等,通常設計在黑板的右邊。可以說,一塊板書反映一個老師的整體水平,所以要求同學們上課前做好板書設計,上課也就八九不離十了。
1.對教師職業的認識與理解不足
雖然說師范生長期的學校生活以及和教師的長時間接觸,應該初步具備了一個準教師應該具備的職業認同感,對于教師職業有一定深度的理解。雖然經歷小學、初中、高中再到大學的教育,但在大學的師范教育中,因自己所處的學生位置不同(大學生)及教師的教學方式不同(大學教師與中小學教師不同),在大學期間所受到的教育熏陶與頂崗實習的氣氛格格不入,因此他們不一定做好了教師身份的準備,如前面所說到的教書與育人相結合的方式,當我們的頂崗師范生真正第一次踏上講臺,是檢驗我們對教師職業的全新理解與詮釋。
2.人才培養中教師教育課程數量不足
教師教育課是對學生進行從事教育所必須掌握的教育理論和技能的教育,主要解決未來工作中“如何教”的問題。一般包括教育學、心理學、教育心理學、班主任工作技能、教育科研方法、課程與教學論、學科教學論等。但由于我們大學專業設置通常是按課程來劃分,如英語專業、數學專業等,人才培養中通??紤]到學生的進一步深造,使專業設置具有一定的專業深度,而相對的教育學、心理學、教育技術等教師教育課程相對較少。目前,衡陽師范學院根據學院發展轉型的需要,正在進行人才培養方案的修訂,將在人才培養方案中加大教師教育課程的比例,提升教師教學能力。
3.平時教學技能訓練不足
從兩屆師范生頂崗實習可以明顯地看出,實習生的教學技能明顯存在不足,這與學校對師范生的日常訓練不足有關,曾有中學校長反映,現在的實習生,除了能上一堂本專業的課,課外很難得跟學生走到一起,不會唱歌、不會打球、也不能上其他專業課程,而對鄉村學校而言,真正受學生歡迎的教師應該是吹拉彈唱、跑跳扣投都會一些,而且因為鄉村教師配備不一定恰當,需要具有適應多門課程教學的能力?;诎l現的問題,衡陽師范學院除了修訂人才培養方案以外,目前已啟動“卓越教師”計劃,遴選教師職業思想穩定、學習成績優秀的學生進入“卓越班”,加強教學基本能力的培養,定向充實到中小學教師隊伍。
4.崗前培訓工作不足
為提高頂崗師范生的教學能力,學校均會采取一定的方式對頂崗學生進行崗前培訓,雖然學校的崗前培訓對實習生有一定的幫助,但難以達到預期的效果。由于采取“填鴨式”的培訓,主要是課程教法以及實習生心理和安全知識方面的教育,缺乏針對農村中小學的教學管理、教學過程設計、課堂應變能力、學生心理輔導等方面的內容,而且培訓時間短,難以達到理想效果[5]。為適應頂崗實習需要的新局面,衡陽師范學院加強對頂崗師范生的培訓力度,由原來的1-2天的培訓,增加到1周時間,同時邀請中小學特級教師針對教師教育、教學設計等內容進行講解與培訓,提高了培訓的效果。
5.現場指導不到位
為加強對師范生頂崗實習的指導,衡陽師范學院每學期均要安排老師在相對人數多的地方進行駐點指導,如在耒陽和常寧均派有駐點指導老師。因為教師專業的不同,且沒有固定的指導老師,指導老師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對所有的學生提供良好的指導,因此,駐點指導老師在一定的程度上只是實習的管理者。為彌補駐點指導老師不足,在每個實習點均要求學校安排教學能力強的任課教師當任頂崗實習生的課程指導老師,加強對實習生指導。但由于任課教師有自己的教學工作任務,很難有時間對實習生的指導。此外,師范生有明顯的學科和專業的差異性,導致其知識結構、思維方式、表達方式也不相同,還有師范生個性差異導致其處理問題的方式和方法也不相同,還有實習學校學生的差異,使指導教師教學指導的差異性表現得很明顯[6]。
針對指導教師的問題,衡陽師范學院進行了深入的分析與探索,今年起啟動了與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合作,加強對頂崗師范生的培訓,同時由合作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發揮教研室的作用,安排教研室專職老師與駐點指導老師組成“雙導師”到基層學校進行指導檢查工作,必將取得更理想的現場指導效果。
基于師范生是通過從小學到中學再到大學,學科專業知識的貯備對付中小學課程教學應該是綽綽有余,但前面講到,我們面對的是學生,是如何將自己及書本上的知識傳授給學生,這是一個需要必備的技能,也是師范生頂崗實習的目的所在。頂崗師范生在老師指導沒法到位的情況下,如何通過自我學習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顯得尤其重要,也是師范生實習成功與否的關鍵,如何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本人認為通過三個“學習”,一定能取得理想成績:
1.向老師們“學習”
所謂學習,首先是模仿。向老師學習包含兩個層面,一是向指導老師學習,實習學校均會選擇一些年富力強,教學經驗非常豐富的老師來擔任課程指導老師,他們對所教課程內容可以說滾瓜爛熟,重點、難點、考點了然于心,向指導老師學習,主要向老師請教所授課程的重點、難點、考點及其講解技巧;二是向其他老師學習,我們許多老師在幾十年的教學工作中,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驗,有的可能強于課堂組織,有的可能強于教學設計,而這些又有可能不是我們指導老師所具備的,這就需要我們積極向其他老師學習,取長補短,盡快使自己成長。我們認為,向老師學習,是頂崗實習生教學能力提高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因為我們老師幾十年的直接經驗轉化成間接經驗傳授給我們實習生,縮短了摸索的時間,使我們的實習生快速成長。當然,實習學校的指導老師也好,其他老師也好,他們都有自己的教學任務,不可能有太多的精力與時間來輔導,這就需要我們的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抓住一切可以學習的機會,這樣才可能盡快地成長,也可以說,我們的學生能不能快速成長,取決于自己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2.向學生“學習”
向學生“學習”是指要了解學生,建立良好的溝通渠道,保證師生交流的順暢,使自己教的知識能盡可能地讓學生接受。我有一個比喻,將老師上課比作為一臺電腦,主機是老師,顯示屏是學生,但是如果沒有主機與顯示屏的連線或連線不通,主機工作再努力,顯示屏將終究是一片空白。老師上課如果與學生溝通不暢,或者學生不認可,就可能導致老師的努力白費,學生什么也沒學到。如何才能建立起良好的溝通渠道,保證上課師生的良好互動,應該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1)了解學情。也就是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如生源地、原來的基礎情況、有些什么興趣愛好、學習習慣等,這就需要下較多的功夫去了解,在了解的過程中接觸學生,可能我們實習的時間不一定太長,但至少應該在較短的時間內記住任課班級所有學生的名字,是一個基本要求,會引起同學們有被老師關注的感覺,有利于進一步的溝通。
(2)準確及時地肯定學生。根據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每一個人都有被其他人“認可”“承認”的尊重的需求,也正是這種需求,激勵著我們的進步,學生也是一樣,需要老師的“認可”,因此在學生回答問題以后,必須給出評價,尤其是回答對的同學,更應該是積極肯定,這會誘導我們的課堂走向輕松活潑,師生交流也會更加順暢,“準確及時”可以保證評價的有效性和時效性,提高肯定的效果。
(3)課堂內外有別。頂崗實習生都比較年輕,具有較強的親和力,跟學生們走得很近,這是好事,有利于師生溝通與交流,但頂崗實習生中有一種普遍現象,因為跟學生關系好了,學生上課不聽話了,有點亂了,這說明頂崗實習生沒有理清關系,在與學生交流溝通過程中沒灌輸“課堂內外有別”的觀念,做到上課是老師,下課是朋友,保證上課的有效性。這一點,在2014年下學期的頂崗實習中,耒陽坪田學校的學生做的非常不錯,因為注意課堂內外有別,平時對學生的關心與照顧,得到了學生“上課是女皇、下課是小兵、平時是保姆、放學是媽媽”的評價,讓我也感受到一種心靈的震撼,學生對老師有如此評價,還愁上課學生不配合嗎?
3.實習生相互“學習”
目前考慮頂崗實習生的安全,每個學校一般會有兩個以上的實習生,因為同是實習生,有相同的年齡、相仿的經歷、收獲相似的感受、遇到同樣困難與困惑、所以更容易引起共鳴,更容易溝通。同時,“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每個實習生都有自己的優點與缺點,專業的不一致,相互學習,取長補短,更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
總之,頂崗師范生教學水平的提高有賴于老師的指導,但更主要的依靠頂崗師范生改變自己的觀念,積極主動學習。以兩次指導師范生頂崗實習的經驗,提出自己的觀點與看法,希望頂崗師范生們能根據自己在實習中存在的問題,加強學習,促進自己的教學能力快速提升,將自己培養成為一個優秀的人民教師。
(責任編輯:時錦雯)
[1]王曉莉,鄺小捷.頂崗實習對師范生專業素養影響的調查研究——以華南師范大學頂崗實習為個案[J].現代教育論叢,2014,35(1):82-87.
[2]李曉.加強頂崗實習師范生信息化教學設計能力的研究[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4,17(23):76-79.
[3]廖曉衡,唐恒鈞,宋乃慶.頂崗實習中師范生專業素質發展的實證研究[J].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39(1):63-69.
[4]劉彩霞.對師范生“頂崗實習”的質疑[J].淮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35(4):131-134.
[5]彭婷.地方院校師范生頂崗實習的調查分析[J].農業教育研究,2014,20(3):15-17.
[6]高志敏,孫彤.教學指導:師范生成長的有效途徑[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5,17 (1):130-133.
On Normal Students with Self- promotion of Teaching Quality
YI Cheng1,DENG Yu-wu2
(1.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2.Dean's office of Hengyang Normal University,Hunan 421008,China)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ability of normal students, analysis of the training effect on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normal students internships, found the common teaching problems with the normal students in the internship process of guiding them , and analysis of the causes with the problem, then proposed improve teachers teaching ability with " learning to teacher, learning to students, learning to each other" "three learning ways” and has a good effect with applied in the guidance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ability of normal students with self- promotion.
normal students;internship;teaching ability;self-promotion
G424.4
A
1671-9719(2016)5-0030-04
易誠(1970—),男,博士,教授,研究方向為高等教育。
2016-02-24
2016-03-14
教育部推進教師隊伍建設示范項目“強化教育實踐環節”(教師〔2013〕13號:10-193-PY);湖南省教育廳教改課題“地方高師院校師范生頂崗實習與鄉村教師專業發展模式研究”(湘教通〔2015〕291號-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