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建芳,王鴻斌
?
地方高校融合MOOC的網絡工程專業教學模式探討
曹建芳[1],王鴻斌
(忻州師范學院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山西 忻州 034000)
針對地方高校,分析了網絡工程專業面臨的困境和MOOC的優勢,提出融合MOOC的網絡工程專業教學模式.闡述了師生角色轉變、面向能力的培養以及注重過程性考核等問題.說明引入MOOC對培養學生主觀能動性的推動作用,為新形勢下地方高校課程教學改革和應用型人才培養提供了新的思路.
MOOC;網絡工程;教學模式;地方高校
地方高校作為服務地方經濟發展、培養各類高級專業人才的源泉,將現代信息技術手段融合于地方高等教育中,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實現地方高校快速轉型跨越發展.這既是促進地方高校發展的契機,也是地方高等教育發展面臨的挑戰.而網絡工程專業在全國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屬于新辦專業,人才培養的各個環節還有待完善,存在很多問題急需解決[1-3].
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 即大規模開放的在線課程,是一種依托互聯網發展起來的新型教育方式.與傳統的網絡教育不同的是,MOOC強調教學過程的互動參與和多方位考核,并且由國內外知名高校的專家教授提供優質教學資源,將分散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學習者組織起來建立學習小組進行探討交流[4-5].因此,將MOOC和地方高校傳統教學模式相結合,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解決地方高校在建設網絡工程專業時面臨的困境,為地方高校在面對社會需求人才多樣化和辦學條件與知名本科高校存在差異性的情況下辦出自己的專業特色,提供新的思路和解決辦法.
1 地方高校網絡工程專業的困境
1.1 師資力量薄弱
網絡工程專業課程的任課教師既需要有扎實的相關理論知識,更要有豐富的網絡工程實踐經歷[6],也就是所謂的“雙師型”教師.但地方高校由于網絡工程專業開設時間短,大部分教師都不是本專業出身,更談不上與網絡工程實際相關的實踐經歷,教師們也是邊學習,邊講授.這種情況下,教師講授的內容理論偏多,不能給學生傳授相關的實踐技能,導致培養的學生無法勝任畢業時的就業崗位.
1.2 教學管理松散,課程建設遲緩
由于大部分教師對所任課程教學內容不熟悉,因此授課時常常根據教師本人對教材的領會程度進行教學,熟悉的內容多講一些,陌生的內容可能就一帶而過了,授課比較隨意,不能按計劃組織教學.另外,專業課程的設置不太合理,致使課程內容之間的重復和交叉現象嚴重,而各學校的實驗設備又來自不同廠家,統一的教材和實驗指導書無法滿足授課的需要.教材和實驗指導書難找成為該專業的難題,課程建設的步伐緩慢.
1.3 實踐設施設備不齊全,實踐教學質量不高
網絡工程專業工程特色明顯,實踐性強.高校開設該專業一般需要有進行路由與交換、綜合布線、組網技術、入侵檢測與防火墻、無線網絡管理、網絡協議分析及網絡安全等課程的實驗設備[7].實驗室的建設投資大、成本高.地方高校由于經費少,購置的實驗設備有限,部分課程的實驗學生只能分組輪流完成,而部分課程就沒有實驗設施.這種局面導致教師重理論、輕實踐,而該專業實踐課本身難度較大,課前準備知識較多,教師的抵觸心理也比較嚴重,實踐教學質量受到嚴重影響.
2 網絡工程專業課程與MOOC融合分析
專業課程的學習是學生掌握專業技能的基石,要在網絡工程專業課程教學中引入MOOC解決該專業目前面臨的困境,需要分析專業課程的特點.首先,網絡工程專業課程對計算機基礎類知識和基本實踐操作要求較高,缺乏相關專業基礎知識的學生學起來比較困難.例如:網絡協議分析是網絡工程專業的一門核心課程,而該課程的學習要求學生必須有C程序設計、編譯原理和計算機網絡等專業基礎課的知識,否則如果學生對這些課程的主要知識點掌握不到位,就會導致網絡協議分析課程的教學效果很差;其次,網絡工程專業課程知識點之間銜接緊密,前面知識點的掌握情況直接影響后面知識點的學習,而且講授的內容很多較抽象,學生理解起來比較困難,因此學生學習必須緊跟講授的步伐.
地方高校要結合MOOC的優勢,構造融合MOOC的網絡工程專業教學模式,就要找到MOOC與網絡工程專業課程有機結合的方法.目前,高校在課堂教學中引入MOOC的方式主要有單MOOC方式,MOOC為主、課堂講授為輔,課堂講授為主、MOOC為輔3種方式[8].對于地方高校,學生基礎薄弱,采用單MOOC方式,教師完全放手,讓學生通過MOOC學完
課程,這很明顯是不合適的.據調查,地方高校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教師的依賴性較大,尤其是對一些比較抽象的課程,完全讓學生自己學習或大部分時間依靠學生自己學習是不現實的.因此,融合MOOC的地方高校網絡工程專業教學模式還是應該采取以課堂講授為主、MOOC為輔的方式.地方高校網絡工程專業核心課程的MOOC學習單元見表1.教師按照知識點組織教學,將一些理論性強、較抽象的知識點歸納出來,凝練出知識點中蘊含的潛在問題,讓學生課下結合MOOC學習,加深理解,課堂上再進行交流探討,徹底解決問題
3 融合MOOC的網絡工程專業教學模式的關鍵問題
網絡在線教育并不是一個新的概念,像一些視頻公開課、高校建設的精品課程都屬于在線教育.但以往的這些在線教育方式主要以教師的授課視頻為主,而且一個視頻的時間較長,就像做一次講座,學生很容易疲勞、厭煩[9].而MOOC自誕生以來,以它獨特的優勢逐步取代其他的在線教育方式.其優勢主要體現在:優質教學資源的共享性,學習模式的不受時空限制性,學習環境的開放性以及評價考核的多元性.根據地方高校網絡工程專業的現狀,要引入MOOC改善教學效果,逐步形成融合MOOC的教學模式,需要從3個方面入手.
3.1 師生角色的轉變
MOOC的出現顛覆了傳統的教學模式,它讓學生不再面對一名教師,而是面對全球的教育工作者,學生的學習不再局限于一個教室之內.MOOC學習使得學生的學習場所、時間,授課時間,授課方法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唯一沒有改變的是學習的對象[10].在這種情況下,傳統教學模式下以教師為主的教學方法必須改變,教師和學生的角色需要轉變.教師要由原來的“臺前”轉向“幕后”,將學習的決定權交給學生,學習過程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發揮引導性作用,告知學生如何利用網絡選擇MOOC課程進行自主學習,在學習過程中,鼓勵學生發現問題,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主動學習.學生從原來被動接受知識轉變為主動學習,通過MOOC課程的主動學習和線上線下的互動交流,深刻領會知識點.
3.2 面向能力培養的教學
地方高校網絡工程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是要培養快速適應業界需求的有創新創業能力的網絡工程應用型人才,注重學生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對于網絡工程專業中實踐性較強的課程,引入MOOC后,依然是以本校教師講授為主、MOOC輔助的方式,實踐教學多以團隊合作完成項目的形式進行.針對一個具體的項目,例如:校園網的部署,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通過MOOC平臺學到了完成項目必須的一些理論基礎和基本的實踐方法,但并沒有深層次理解實踐的關鍵環節,在學生心中會有很多的疑問,這些問題不斷的驅使學生去主動思考和探討.這樣就強化了學生探索新知和協作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達到“有創新創業能力的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另外,在項目實施的整個過程中,教師全程指導,及時糾正各小組存在的問題,同時發現學生的優勢和不足,有針對性地教學.這種新的教學模式更注重學生積極主動的思考和探索,使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到充分發揮,促進了學生工程能力的培養.
3.3 注重過程的評價考核
傳統的以理論考試為主的評價考核方式無法真實有效地反映學生對課程的學習過程和對知識的掌握程度,而MOOC平臺除使用考試這種評價形式外,更強調學生的主動性.在學習過程中,利用社交工具軟件進行師生評價、生生互評、討論交流和作業布置,并對這些環節打分,最后結合期末考試成績綜合評價學生[11].為此,地方高校應針對網絡工程專業的核心課程,其理論部分應用MOOC課程學習并對其評價,而實踐部分根據項目的實施過程和完成情況給予打分.這種多元化的考核方式技能掌控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又能充分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增強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4 結束語
面對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新勢態,結合MOOC優勢改革傳統的教學模式勢在必行.本文針對地方高校的網絡工程專業,分析了面臨的困境和MOOC的優勢,提出了融合MOOC以課堂教學為主、MOOC為輔的教學模式.將對學生應用創新能力的培養和過程性考核評價貫穿于教學的整個過程,彌補了地方高校網絡工程專業存在的不足,提高了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
[1] 張蕾,孫潤元,劉鹍,等.面向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網絡工程專業實訓教學體系[J].計算機教育,2012(1):79-82
[2] 陳代武,彭智朝.地方本科院校網絡工程特色專業建設[J].計算機教育,2012(24):33-36
[3] 曹介南,徐明,蔣宗禮.網絡工程專業方向設置與專業能力構成研究[J].中國大學教育,2012(9):31-34
[4] 丁琳,王穎,馬淑萍.MOOC支撐下的以計算思維為導向的大學計算機課程教學模式研究[J].計算機教育,2014(9):30-33
[5] 王文禮.MOOC的發展及其對高等教育的影響[J].江蘇高教,2013(2):53-57
[6] 曹介南,徐明.高等學校網絡工程專業培養方案[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1
[7] 林健.面向“卓越工程師”培養的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改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5):1-9
[8] 瞿振元.以MOOC發展為契機,促進信息技術與高等教育深度融合[J].中國高教研究,2014(6):1-4
[9] 韓錫斌,葛文雙,周潛,等.MOOC平臺與典型網絡教學平臺的比較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4(1):61-68
[10] 李紅美,陸國棟,張劍平.后MOOC時期高等學校教學新模式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6):58-67
[11] 姜藺,韓錫斌,程建鋼.MOOCs學習者特征及學習效果分析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3(11):54-59
Discussion on the teaching mode reconciling MOOC of network engineering specialty in local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CAO Jian-fang,WANG Hong-bin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Xinzhou Teachers University,Xinzhou 034000,China)
The difficulties being faced with network engineering specialty and the advantage of MOOC are analyzed for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he teaching mode reconciling MOOC of network engineering specialty is proposed,which expounds the problem of the change of teacher-student role,training oriented capacity,and assessment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process,illustrates the role in promoting the students′ subjective initiative after introducing MOOC,provides a new thinking for teaching reform of the courses and applied talents cultivating for local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network engineering;teaching mode;local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TP393∶G642.0
A
10.3969/j.issn.1007-9831.2016.03.019
2015-12-23
教育部產學合作專業綜合改革項目(1-3);山西省高等學校重點教學改革研究項目(J2015099);忻州師范學院重點教學改革研究項目(JGZD201510)
曹建芳(1976-),女,山西忻州人,教授,博士,從事高等教育教學與管理、智能信息處理等研究.E-mail:kcxdj122@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