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軍
摘 要: 近幾年,我國小學階段的基礎教育受到廣泛關注,尤其是在教學改革之后,合作學習的方式以自身的優勢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取得顯著的成就。本文主要針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合作學習的方式進行分析,并在不斷的實踐與探索中完善這種教學方式。
關鍵詞: 合作學習 小學語文 閱讀教學
新課改推進素質教育,其注重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這也是學生發展的重要趨勢,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和對知識的探究能力逐漸成為教學的重中之重。在教學體系改革的背景下,新的教學模式不斷更新,并在實際教學活動中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其中合作學習的方式對于學生能力培養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本文主要對其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進行分析。
一、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運用的概述
(一)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閱讀中運用的重要性
合作學習的方式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運用可以有效幫助學生加強對文章的理解與掌握,在傳統教育模式下,學生主要是在教師的引導下對文章進行分析,并在最后對文章全面總結,這種方式不利于學生對文章的理解,也難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新課改背景下的合作學習方式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從學生的角度進行教學,這是提高閱讀質量的重要方式。同時,合作學習的方式通過小組讓學生融入閱讀學習過程中,加強了學生對文章的探討與研究,以小組互補的方式提高學生的整體實力。此外,現代社會發展對人才的要求逐漸提高,合作教學的方式可以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與競爭意識,這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并讓學生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逐步提高這一能力。合作學習通常都是通過小組的方式進行良性競爭,以此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強化團隊合作意識。
(二)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現狀
合作學習方式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得到廣泛運用,以自身的優勢取得顯著的成就,但在實際運用過程中存在不足之處,這直接影響教學效率,不利于對學生能力的培養。現階段的小學語文閱讀受到傳統教育影響較大,在應試教育的背景下我國小學語文閱讀教育主要是由教師進行講解與引導,學生則是被動接受知識,通過大量的聯系方式進行個體閱讀,這使得學生之間缺乏交流與合作,對閱讀的解讀僅僅是依靠自己的見解與教師的講解,具有單一的特點。這種傳統的教學方式雖然對提高教學效率起到一定的作用,但相對較為偏頗,難以真正提高教學質量與效率,這就要求教師不斷更新教育理念與教學方式,運用合作學習方式,提高小學閱讀教學的時效性。
二、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嘗試
(一)通過合作學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應該營造良好的合作學習氛圍,以此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并在這一基礎上引導小學生進行語文閱讀教育。興趣是保障學生學習質量的重要因素,由于小學生的集中力較差,因此在學習中容易產生厭煩心理,難以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一些教師用束縛的方式提高教學質量,但這種方式并不理想。想要提高合作學習的效率與水平,教師就需要對其進行正確的認識,將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作為提高語文閱讀教學質量的重要前提。合作學習的方式通常是由小組進行的,教師應該充分了解學生,并按照學生的學習水平進行分組,給予學生一定的時間,讓其加深了解,可以通過語文知識探討、課文分析、小游戲等加強學生之間的溝通。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方式可以讓學生在團隊中互相磨合,與小學生的特點相符,以此不斷提高小學閱讀教學質量。
(二)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的目標與方向
小學生具有心智不成熟、年齡小等特點,在語文閱讀學習中還有很多不成熟之處,對文章理解難以透徹,同時小學生的思想空間比較廣闊,對于閱讀文章的理解是各不相同的。所以,教師在閱讀教學中運用合作學習法時應該幫助學生制定明確的方向與目標,讓學生在分組學習中具有針對性與目標性,小組成員在展示自己的想法的時候,成員之間應該可以進行全面的交流與分析,以此綜合答案或者選出最佳答案。此外,在合作學習的最后階段,小組內部還應該做好總結,由教師對其進行引導與評價,以此不斷提高小組學習的質量與效率,為教學工作的完善與發展奠定堅實基礎,這也是小學階段需要對學生進行培養與發展的重要途徑。
(三)教師需要對學生適當引導
教師應該對傳統應試教育所產生的負面影響進行改善,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需要適當對學生進行引導,為小組成員的閱讀學習提供方向與指導。小學生受到年齡的限制,在學習過程中存在諸多不足之處,這是影響小學階段語文閱讀教學效率的因素,尤其是在遇到難題的時候,如果沒有教師的引導,學生則會由于自身經驗有限,無法有效分析問題,更是難以對知識進行全面理解。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對自己的地位與作用進行正確的認識,在新課改背景下做好地位的轉變。教師還應該積極地參與到學生的學習中,從學生的角度對合作學習方式進行思考與設計,了解學生思考問題的思路,以此為前提進行教學設計。此外,教師還要及時對學生進行引導與疏通,幫助學生更好地合作學習。
(四)安排好小組長的工作
小組內部的小組長安排至關重要,這直接影響到合作學習小組的長期保持,也是影響合作學習質量的因素。教師應該充分了解小組成員的實際狀況,并以此為基礎幫助小組設定合適的小組長,定期與組長進行溝通與交流。同時,在課堂教學結束之后,教師還應該對小組合作方式的運用效果進行總結,明確合作學習中存在的優勢與不足之處,并在不斷的實踐與嘗試過程中解決這一問題。
合作是現代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對人才的要求,教師應該從小學階段注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科學運用合作學習方式既可以提高教學質量與效率,又符合素質教育中對人才培養的標準,是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推動小學語文教育的重要途徑。
參考文獻:
[1]王榮,陳永斌.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嘗試[J].教學實踐,2015(09).
[2]王利峰.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課程探索,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