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大午
“賞罰分明”和企業管理十六字的“獎罰分明”,一字之差,意義相差甚遠。獎是有標準的,看得見的,必須要給的;賞沒有標準,可多可少,主要看企業狀態和老板心里把握。有些是可以說開的,有的是不能說開的。賞是從公平的角度出發,獎是從公正的角度出發。獎不是老板的事,賞才是老板的事,老板做的重點是年終分配的“賞”字
在大午集團,我們有兩個十六字真經。企業治理十六字:產權清晰,制度健全,分級管理,賞罰分明。企業管理十六字:組織健全,目標清晰,責任到人,獎罰分明。下面,我主要講講企業治理十六字。
企業在產權明晰之下,分權治理、充分自治。我曾經說過“私營企業擁有未來”,這是一個世界趨勢。在我看來,這是因為私營企業的產權清晰,企業家對自己終極負責,如果企業完了,身家性命也就完了。
產權清晰,說起來很簡單,即誰是企業的主人,但在實際操作中,這一點很難做到。在國家治理層面,中國歷史上只有一個人非常清晰地提出“國家就是我們家的”,這個人就是劉邦。漢朝也是對中國歷史影響最大、當政歷史最長的朝代。我制定的“私企立憲制”做到了產權清晰:產權沒有量化,不可分割,整體傳承。不僅我的后代不會發生內部產權爭執,那些在企業工作幾十年的干部員工們的后代都能相處下去。我認為企業產權越完整,凝聚力越強,越沒有分歧。如果大午集團實施的是股份制,也不可能走到今天。
電視劇《北平無戰事》中,蔣經國想反腐為什么反不動?就是因為國民黨高官在國產、私產、黨產上根本就分不清。大多數私營企業的董事會常常是家族董事會,甚至是夫妻加孩子的董事會。董事長的權力無限大,可以把企業拍賣、轉讓、關閉。這是錯誤的。家族企業要想做久做強,公司財產、家族財產和個人財產也都要分開,這樣才是正規的企業確權行為。
在上市公司的最初設計中,董事會、理事會、監事會是并行的,但是,在全世界運行起來卻是“誰的股份大誰的權力就大”,“小股東吃大股東的殘羹剩飯”,這完全是股份制掩蓋下的最大的私有制。所以,世界上幾乎所有上市公司的設計初衷和實踐都是相悖的,它起到的作用是董事長帶領大家掙錢分紅,如果想讓董事長下臺是不可能的,除非企業被買斷或者他自己主動下臺。
而我的企業不存在這樣的問題。在連續六屆大午集團董事換屆選舉中,董事競選非常激烈,這讓我覺得心里踏實。有人問,我們家族的人當上了董事長、總經理后,就可以淡化監督?答案是不能!我的兒子孫萌首次當選集團董事長后,我對他講:“不患無位,患何所立。你當選董事長并不是這個制度的最大威力,最大的威力是你在任四年后還能不能得到這樣的高票?選舉就要遵守規則,組織工人來對你進行投票,工人是真正看到誰有業績才會選誰的,大家都不信任你,就不能當選。在大午集團,人才進退的途徑是暢通的,董事長、總經理,上去有通道,下來有退路,并不是我說了算。四年換屆,如果你(孫萌)的票丟了幾十張,有能力的董事可以把你推下去,即便你繼續連任,壓力也會很大?!?/p>
同樣的道理,原來的董事如果被選下來,會因此看到與別人有差距,進而激勵自己更進一步,日后再次競選。至于新董事候選人,站在臺上來參加選舉,就是對在位董事們的挑戰和鞭策。這不是形式,而是有實質內容的,所以員工手里的選票都是很重要的。
每位董事候選人,無論能力多強,威望多高,都會有很大的壓力。恰恰是這種競選壓力,可以提高大家企業管理的參與度和積極性。而這也是大午集團大選的目的,即通過選舉把集團所有人的力量凝聚在一起,有一個共同的方向,讓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努力完成既定的目標。我相信,將來我不在世了,這個制度會更加彰顯出它的威力。
分級管理就是法人治理結構。誰的權力由誰管,權力是職權范圍之內允許犯錯誤的權力。不僅如此,還得趕快安慰。比如廠長在外面跑,有時候市場信息接收不及時,造成了損失,你要理解安慰:這事我也沒想到,不著急,這錢哪里掙得完?這比批評、指責、糾正要好得多。
私企立憲制度正式運行后,企業的盈虧,都由董事會、理事會乃至每一個干部工人去操心。值得指出的是私企立憲,不單單是集團高層的三權分立,而且權利在一層一層地在往下放、沉淀。比如,子公司一把手責權利對等,人財物產供銷一手抓。
此外,我還在企業制度中規定:下級可以越級反映問題,上級不得越權管理。越級管理的領導往往是能人,正因為自己有能力,所以就總是擔心別人辦不好事情,或者是看別人做事就心里著急,總覺得不如自己處理得好,心里一急就直接上陣了。領導能力強是好事,但管理一個企業不應該靠個人能力,而應依靠團隊的力量。
企業治理十六字中的“賞罰分明”和企業管理十六字的“獎罰分明”,一字之差,意義相差甚遠。
獎是有標準的,看得見的,必須要給的;賞沒有標準,可多可少,主要看企業狀態和老板心里把握。有些是可以說開的,有的是不能說開的。賞是從公平的角度出發,獎是從公正的角度出發。獎的是企業優秀員工,是對取得成績的肯定和獎勵;罰的是投機取巧的員工,即使創造了成績還要罰,因為他不顧大局。賞是針對企業弱勢者、老干部的激勵機制。
比如,有的干部,因為駐外創業造成虧損,是仍然需要賞的。前些日子,山西事故頻發,在我看來,這些事故跟幾任省委書記都沒多大關系,但他們都遭免職!在企業,我們絕不能這么當老板,因為這樣撤換干部是不公平的!
再比如,每個企業都有這樣一類人,默默無聞堅守工作多年,政績不很突出,但無論領導安排他到哪個單位工作,你對那個單位心里是踏實的。這類員工對企業的作用是值得肯定的,作為領導你不能拿掙了多少錢,做了多少事去考核他??瑟動譀]標準,別人也不服,這個時候就體現一個“賞”字。當你給他這一份“賞”的時候,是出乎他意外的,他也會對企業更加忠誠。
去年,我以監事會的名義,買了十輛價值25萬元的汽車,發給各駐外單位。有的子公司領導說他們可以本單位出錢購置,我說這是監事會賞給各子公司的福利,不是因為效益好給的獎勵。我的想法是駐外單位掙錢不多,很辛苦,發給他們一輛車,這輛車不用他們折舊。
辦企30多年,我的體會是,獎不是老板的事,賞才是老板的事,老板做的重點是年終分配的“賞”字。在大午集團,董事長和總經理的決策是一種獎勵范圍,監事會的決策則是一種賞的范圍。因為我們有這樣公正公平的機制,各子公司都呈現蒸蒸日上的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