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董事長需要很多素質。一個優秀的董事長有三個特質很重要:懂方向、會用人、能擔當。”
2015年上半年,盛屯礦業營收增長83%至24.1億元,凈利潤增長168%至3602萬元,其中,金屬產業鏈業務營收同比增長1674.68%至9.1億元,毛利增長 1462.15%至6837.13 萬元。在董事長陳東帶領下,盛屯礦業2012年開始的從有色金屬采選延伸至金屬產業鏈金融服務,效果初顯,金屬產業鏈金融服務,正在超越傳統的礦山采選,成為公司的主要利潤點。
轉型升級不易,很考驗管理團隊的能力。榮獲金圓桌獎“最具戰略眼光董事長”單項獎的陳東表示,“做好董事長需要很多素質。一個優秀的董事長有三個特質很重要:懂方向、會用人、能擔當。懂方向,就是為公司確定很好、務實、前瞻性的定位。”
2007年,通過并購礦山,盛屯礦業轉入有色金屬行業。到2012年,陳東為首的團隊開始重新審視這個行業、審視公司在其中的地位,為企業確定新的發展方向。“當時我們考量三個維度。第一,行業的走勢以及我們在其中的地位。第二,宏觀經濟。新常態意味著傳統的投資驅動模式不可持續,如果我們還是花重金收購礦產,似乎不太合時宜。第三,從政策導向上看,環保、綠色經濟成為主流,一定會通過政策淘汰落后產能,行業洗牌,培育優質企業。”陳東說,“這種情況下,我們審時度勢,確定2013年后暫緩新的礦山收購。當時有六座礦山了。”
彼時,盛屯礦業存量資產不大,業內存量資產規模大的企業已開始尾大不掉:一些煤炭、有色企業現在的日子非常難過。盛屯礦業存量資產不大,該增加輕資產還是重資產?需科學分析形勢。“我們的優勢是:一,有專業的團隊;二,有相當數量的有色金屬行業的客戶資源、相關信息;三,我們是上市公司,可以通過股權債權籌集資金;四,公司有很好的風險控制機制,很早就成立了董事會風險控制委員會。這四點決定了我們特別適合做細分領域的金融服務。”陳東說,“另外從客觀上看,也有很多契機:傳統金融那時候都是做房地產、鐵公基、國企;在專業性很強的礦業,傳統金融是缺失的,這正是我們創新金融的機會。政策也有,當時國家做了一些金融方面的開放,比如融資租賃、保理。所以,我們陸續申請了保理、融資租賃、小額貸款、黃金租賃等方面的金融服務牌照。”
公司2012年打出盛屯金融口號,2013年正式提出金屬產業鏈金融服務,當年投資兩億成立了上海盛屯商業保理公司。對此董事長陳東對《董事會》記者表示,2012年是邊思考邊探索、2013年是元年,2014年是拓展,2015年是持續優化。意在將企業打造成國內領先的金屬產業鏈金融服務綜合提供商,陳東預計,2016年公司的金屬產業鏈金融業務的利潤會超過其他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