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春[1],馬馳,題原,張勁松,秦月
?
提升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學生就業競爭力的研究
王艷春[1],馬馳,題原,張勁松,秦月
(齊齊哈爾大學 通信與電子工程學院,黑龍江 齊齊哈爾 161006)
電子信息工程專業作為IT行業,社會需求雖然比較大,但是畢業生數量大,就業競爭壓力也大,畢業生就業形勢依然嚴峻.深入實施專業教育教學改革,加強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實踐創新能力,提升學生核心競爭力,將有利于學生更好地把握就業機會、擺脫就業困境,提升學生在就業市場中的競爭力.
實踐創新能力;就業;電子信息工程
隨著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和高校招生規模的逐年增加,給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帶來了嚴峻的挑戰.在連續15年畢業人數遞增的情況下,2015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人數達到749萬,2016年全國高校畢業生規模進一步加大,預計在770萬以上,再加上出國留學回來的約30萬以及往屆沒找到工作的畢業生,預計將有1 000萬大學生同時競爭[1-2].隨著各行各業信息化進程的深入,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社會需求雖然比較大,但是畢業生數量大,就業競爭壓力也大,畢業生就業形勢依然嚴峻,而畢業生就業率已成為專業能否健康穩定發展的重要標志,直接影響專業招生數量、生源質量及專業的生存和發展.
1 結合專業特點,加強大學生就業探索
1.1 新形勢下社會需求分析
近幾年來,本專業畢業生在市場供求關系上普遍還是保持穩定的狀況,社會需求量相對樂觀.本專業畢業生在全國各地都有著比較廣闊的市場,但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廣東、深圳、浙江、江蘇、大連等沿海發達地區.對于深圳、廣東、浙江這些電子、IT類行業很發達的地區,雖然提供的就業崗位很多,但大部分公司都要求應聘者要有出色的專業技能,很看重應聘者的工作經驗,就業競爭非常激烈.這對于跨省去找工作的應屆畢業生有很大的挑戰,需要具備過硬的基本功和技能才有可能被招收[3].
1.2 就業技術需求分析
隨著電子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各個公司為了提高市場占有率,專業技術人才要求越來越高.從總體上看,以下幾個方向的就業市場廣闊,社會需求量大[4-5]:
(1)硬件方面,市場對比較高端的硬件開發技術需求量大,主要包括嵌入式系統、DSP和FPGA等技術,用人單位往往要求技術熟練、經驗豐富的人才;
(2)軟件方面,電子商務、軟件外包、互動媒體和數據庫開發等行業需求量非常大,JAVA/J2EE,.NET和VC++等軟件技術仍占主導地位,熟悉Windows,Linux應用平臺和內核開發是就業應聘時的一個優勢;
(3)網絡及通訊行業的快速發展,對電子信息專業人才需求也呈逐年上升的趨勢,由于通訊行業的要求比較高,移動互聯網高新技術產業相關的技術人員還比較少,應屆畢業生如果能具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并熟練掌握該門技術,受聘于比較大型的通訊技術公司還是有相當寬闊前景的;
(4)未來的發展重點是電子信息產品制造業、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等產業;新興通信業務如數據通信、多媒體、互聯網、電話信息服務及手機短信等業務也將迅速擴展;
(5)信息技術支持人才需求中排除技術故障、設備和顧客服務、硬件和軟件安裝以及配置更新和系統操作、監視與維修等4類人才最為短缺.
1.3 本專業學生在就業競爭中存在的主要差距
通過近3年就業情況分析和對學生的摸底調查發現,本專業學生主要存在的不足是自主學習能力不足,大部分學生沒有清醒地認識到就業形式的嚴峻性.實踐創新能力薄弱,一方面由于學生缺乏實踐創新意識,對積極參與實踐創新活動缺乏熱情;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專業師資培養方向、課程體系和實踐體系建設的步伐滯后于社會對學生工程實踐和創新能力需求.就業準備不充分,認為大學畢業了就應該能夠找到工作,缺乏培養個人綜合素質的意識,工作經驗不足,社會接觸少,不能將所學的知識與社會需求緊密結合[6-7].
2 以社會需求為導向,加強實踐創新人才培養
2.1 深化專業主干課程教學改革
以深化專業主干課程的教學方法為突破口,根據課程性質特點、培養目標的不同進行有效教學模式和方法的改革,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自主學習能力,鍛煉實踐能力.樹立“以能力培養為中心”的教學方法改革理念,以專業主干課程傳感器原理及應用、 通信電子線路、單片機原理及應用、嵌入式系統和EDA技術等5門課程的理論、實驗、實踐環節“一體化”、“模塊化”教學實施,從“感”、“傳”、“控”3個分支的獨立改革到協作互通環節,改革課堂教學方法,將翻轉課堂、混合式教學等教學模式引入教學過程.采用“啟發式”、“討論式”和“任務驅動式”等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充分發揮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構建科學的課程考核、評價與激勵機制,加強學生動手能力和實踐創新能力的培養.
2.2 加強實驗實踐環節
根據社會需要和專業發展,針對學生主動學習能力差的問題,加強實驗和實踐環節的教學設計和過程考核.搭建了專業課程實驗和實踐課程群,包括電子信息綜合實驗、傳感網絡綜合實驗、無線技術應用綜合實驗和信息處理綜合實驗.在各個綜合實驗模塊中增加了創新實驗項目,教師給出創新實驗課題,學生進行實驗設計、實驗分析和實驗總結.對于實驗實施效果較好的項目,實驗指導教師對學生提出更高的要求,以激發他們的創新和創造意識.在以往的課程設計環節中,每個專業教師參與指導一定數量學生的選題、指導與考核,教師和教師之間是“背對背”各施其職完成自己的教學任務,各個實踐環節間沒有必要的聯系.在進行實踐教學改革后,將“綜合實驗”、“單片機系統課程設計”、“電子線路CAD設計”和“綜合實踐”等實踐教學環節建立了從“點”到“線”,從“線”到“面”的教學過程設計.實踐指導教師由4~6人作為一個指導團隊,研究課程設計選題、過程指導和考核環節.在考核環節中通過答辯環節了解學生情況,將課題從一個實踐環節延續、擴展、應用到下一個實踐環節,從單片機最小系統設計與制作到小型電子產品分析與制作,從電路板設計與制作到電子產品綜合開發與制作,不僅提高了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還進一步提高了學生在實踐中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2.3 階梯式多樣化第二課堂
鼓勵、引導學生積極進入專業開放實驗室,參與各種科技創新活動,分層次多樣化開展科技講座、競賽、撰寫學術論文、開展科技節等多樣化、系列化活動,激發學生內在的學習動力和創新需求.
(1)以加強學生課外科技活動為重點,鼓勵學生參與第二課堂活動和專業技能競賽,并把工作落實到具體教師,第二課堂和學科競賽、開放實驗室工作由專人負責.
(2)為了促進學生參加第二課堂的積極性,研究制定教師、學生參加課外科技活動和技術競賽相關獎項與對應課程的學分替代方案.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大學生科技節活動,提交作品10余項;組織了專業“電子設計競賽”,學生積極踴躍參加,取得了較好的效果,評出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優秀獎若干.
(3)TK-NCC01型鉆具回次進尺長度可達2 m,在保證較高巖心采取率的同時提高了鉆進取心效率,能有效的控制鉆井成本,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
(3)實踐項目從小到大、從易到難梯次化設計,實踐技能梯次化培養.從單片機最小系統設計制作到小型電子產品設計與制作,從電路板設計與制作到電子產品綜合開發與制作,學生們不斷提高實踐創新能力.
(4)鼓勵一年級學生進入實驗室,高年級帶動低年級.30余名大一學生在實驗室里得到了鍛煉,參加了“電子設計競賽”,成績顯著.對專業有所認知,也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今后進一步完善開放實驗室的管理,使更多想進實驗室進行鍛煉的學生能夠走進實驗室,實現心中所愿.
2.4 以科研項目為載體,打造大學生核心競爭力
鼓勵和引導優秀學生、有特長的學生參與專業教師的教學科研項目,使他們能夠進一步開闊眼界,了解更多的前沿知識,培養科學研究的基本能力.同時也使這些學生的個性特點得到充分的發揮,對所學專業的前景有更全面的了解和認識,為學生本科畢業后進一步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礎.以科研項目為依托的人才培養模式具有層次化、系統化和持續性等特點,將教學和科研有機結合作為重要途徑.通過有計劃、有目標的項目驅動可以使學生積極獲取、積累和整合所學知識,提高學生創新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專業核心能力和就業競爭能力.
3 結論
人才來源于教育,為培養適合社會需求的電子信息工程專業人才,緊密結合社會需求,以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實踐創新能力等關鍵因素為切入點,根據專業特點和人才培養目標,搭建實踐創新平臺.探索以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自主學習能力,鍛煉實踐能力,充分解決大學生“出口”問題,提高學生就業核心競爭力.
[1] 侯士兵,毛偉,宣璇.大學生實習實踐基地建設路徑探析[J].就業指導,2015(12):95-98
[2] 孫春玲,張夢曉,趙占博,等 . 創新能力、創新自我效能感對大學生自主創業行為的影響研究[J]. 科學管理研究,2015,33(4):87-90
[3] 劉小春, 饒盼, 李嬋. 影響大學生就業區域選擇的因素和完善大學生就業保障政策的建議[J]. 高等教育研究,2015 , 32(4):70-75
[4] 李莎,李剛.應用型高校本科畢業生就業問題探索[J].赤峰學院學報,2013,29(9):199-201
[5] 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就業調查和專業分析[EB/OL].(2011-12-22)[2015-12-01].豆丁網: http://www.docin.com/p- 1117165330.html
[6] 葉青,黃明,宋鵬.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學生自主創新實驗探索與實踐[J].中國現代裝備,2013(1):48-50
[7] 金翠云,汪曉男,李大宇.多模式培養大學生實踐創新能力的探索與研究[J].中國電力教育,2013(17):16-108
Research of enhancing electronic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student′ semployability and competitiveness
WANG Yan-chun,MA Chi,TI Yuan,ZHANG Jin-song,QIN Yue
(School of Communication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Qiqihar University,Qiqihar 161006,China)
Electronic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as the IT industry,social demand is relatively large,number of graduates is large,employment competition pressure is large,the employment situation remains grim. Depth implementation of professional educational reform,to strengthen college students self-learning ability,to improve the practice of innovation ability,to enhance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will help students better grasp jobs,get rid of employment predicament,enhancing students' competitiveness in the job market.
practice innovation ability;employment;electronic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1007-9831(2016)02-0081-03
TN0∶G642.0
A
10.3969/j.issn.1007-9831.2016.02.023
2016-01-10
齊齊哈爾大學教育科學研究重點項目(2015012);黑龍江省教育廳教學改革工程項目(JG2012010676)
王艷春(1972-),女,遼寧遼陽人,教授,主要從事嵌入式系統、網絡與信息安全研究.E-mail:wanghong_yc@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