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乃敏
(廣西現代職業技術學院,廣西 河池 547000)
?
·學校治理·
高職礦物加工技術專業實踐教學質量監控與保障體系探究
石乃敏
(廣西現代職業技術學院,廣西 河池 547000)
本文根據高職礦物加工技術專業具有理論性與應用性都比較強的特點,論述了該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框架的構建,分析了實踐教學及其監控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對實踐教學質量實施科學化、規范化的有效監控,必須優化實踐教學質量監控組織體系、監控職能、監控方式方法等。在有限的條件和投入的情況下,確保實踐教學質量穩步提高,不斷滿足社會對創新應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實踐教學;質量監控;問題;對策
高職礦物加工技術(選礦技術)專業具有理論性與應用性都比較強的特點,學生要適應礦物加工領域的需求,除了要具備較寬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之外,還應具備較強的實際生產操作技能和創新能力。因此,適應培養應用型人才的要求,必須加強實驗教學、課程實訓、頂崗實習、畢業實習、社會實踐等各類實踐教學環節。要提高實踐教學質量,必須做好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優化創新實踐教學質量監控體系和監控方法。
礦物加工技術(選礦技術)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框架包括專業認知(認識實習)、課程設計(實訓)、崗位實踐(頂崗實習)、畢業實習四個模塊。這四個模塊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是構成礦物加工技術專業整個教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1.專業認知(認識實習)。安排在第一學期進行,為期1-2周,由系領導、專業教師按要求分步驟推進,主要針對學生認為礦山遠離城市、工作環境差、生活艱苦、學習動力不足等思想問題開展教育實踐。通過組織學生到礦山實地參觀考察,讓學生了解礦山真實工作場景,了解職業特點、工作內容及能力要求,明確專業學習目的,激發學習動力,初步形成對專業的感性認識。同時,認識實習是學習專業課之前的一項重要實踐教學環節,通過實習使學生了解本專業后續課程的學習內容,了解和認識礦物加工方法的基本理論、生產工藝流程,認識生產設備的種類、作用,了解本專業的發展方向和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地位。
2.課程實訓。課程實訓旨在培養學生的基本職業素質和基本技能,這一實訓貫串課程學習全過程。實踐性較強的課程都要安排實訓環節,一般安排1-2周的實訓時間,在學校實驗、實訓室進行。課程實訓包括課內實訓和課外實訓,主要有計算機應用上機實訓、電工電子實訓、工程制圖與CAD上機實訓、無機化學實訓、礦物巖石實訓、分析化學綜合實訓、儀器分析實訓、礦石選擇綜合實訓等。通過實訓,使對所學課程的基本理論知識有較深的理解,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同時也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提高學習興趣。
3.崗位實踐(頂崗實習)。在第五學期,學校安排三年級的學生到企業進行頂崗實習(崗位實踐),在企業師傅的指導下,在生產一線從事礦物篩選破碎、磨礦、重力選礦、浮選、磁選、選礦脫水、尾礦處理等實踐環節上的實際操作和技術管理工作,使學生全面了解所學專業面對的主要崗位職責、操作流程,加強對具體崗位的感性認識,盡可能掌握不同崗位的業務操作技能。通過崗位實踐,學生可以把所學基礎理論知識、專業知識與生產實際相結合促使自己把所學到的專業知識轉化為技術應用的能力和操作能力,為走向社會快速適應崗位或直接適應崗位工作打下基礎。
4.畢業實習。在第六學期,學校安排畢業班學生到企業進行畢業實習,學生要結合實習企業生產實際情況進行畢業設計(論文)。畢業實習旨在培養學生的專業綜合技能,是學生對所學專業知識的綜合運用,也是實現學生從學校到工作崗位“零距離”對接的重要環節。高職學生畢業實習主要以參加企業(校企合作實訓實習基地)生產勞動的方式來進行,讓學生在生產一線真實的職業環境中學習實踐和為撰寫實習報告、畢業設計(論文)收集實踐素材,對所實習實踐的選礦廠的工藝流程、工藝設備及其技術指標進行了解,思考和分析生產工藝流程的優化、技術指標的提高、安全管理的細化、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單位產品生產成本的降低等技術問題。在畢業設計(論文)中重述選礦工藝流程及其技術指標、選礦工藝設備及其技術操作條件、設備配置和生產管理等方面的合理性,并指出在這些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和解決這些問題的可能途徑。畢業設計(論文)是實踐教學的最后一個環節,要求學生實事求是地分析整理所獲取的資料,按要求撰寫規范的畢業設計(論文)。
學校十分注重對實踐教學活動的監管和控制,成立了專門的教學督導室,并配備有專職的教學督導人員,負責校內日常教學監控與評價工作,涵蓋了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學院也建立了院系二級教學督導制度、聽課評課制度、教學事故認定及處理制度、教學評價制度及學生評教制度等,在一定程度上發揮了教學質量控制的作用,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實踐教學及其質量監控中還存在以下問題:
1.指導教師的實踐教學能力不足
近幾年,隨著高職院校招生規模不斷擴大,學校對教師的需求也在增加。目前教師隊伍中,青年教師居多,他們大多是從學校到學校、從學生到教師,沒有專業現場工作經歷,缺乏工程實踐經驗。由于教師自身缺乏實踐經驗,所以很難做到有效指導實踐性教學。
2.實踐教學經費投入不足
學校對實驗實訓室建設經費投入不足,實驗實訓室規模小,實驗儀器設備臺(套)數不夠,且自動化、現代化程度不高,與當前礦山企業中的現代化生產、實驗設備存在一定差距。同時,學校對學生外出實習劃撥的經費有限,學生到實習企業的學習實踐中所產生的有關費用,一部分由學生來承擔,實習經費沒有保障。由于投入經費有限,實驗實訓條件有所欠缺,對現場教學效果的監控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
3.對校外實習實訓的監控比較困難
由于學生在校外實習實訓的地點比較分散、學生多且管理方式傳統,同時學校受到人力資源和經費的限制,致使對校外實習實訓的監控無法顧及,實習實訓質量完全由學校帶隊老師和企業指導老師共同監管。
4.評價結果應用不突出
學校沒有出臺對教學質量考核評價結果的獎懲辦法,對教學質量考核評價結果為優秀的任課教師,學校沒有進行課時酬金系數上浮獎勵,對考核評價不及格檔次的任課教師,學校沒有適當減少課酬,也沒有折扣其教學工作量,沒有做到獎懲分明。教學質量考核評價結果的運用,對任課教師的課酬收入、職稱評定沒有產生影響,一些教師認為只要不出現教學事故就萬事大吉,這使教學質量監控評價的效能大打折扣,同時也影響了教師提高教學質量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一)優化實踐教學質量監控
合理的實踐教學質量管理與評價制度對規范教師和學生在實踐教學活動中的行為、保證實踐教學有序地進行、提高實踐教學質量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對實踐教學質量實施科學化、規范化的有效監控,必須優化實踐教學質量監控組織體系,優化實踐教學基層組織的教學質量監控職能,優化實踐教學質量監控方法。
1.優化實踐教學質量監控組織體系
高職院校教育教學質量的監控主要由教學管理部門和質量監督評價部門組織實施,兩個部門并列運行可有效保障質量監督,必須強化教學督導與教務部門的統馭地位。
一是執行教學督導的“一票否決制”。教學督導是教學質量監控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負責對教學工作進行監督、檢查、指導和評價。教學督導隊伍應由責任心強、教學經驗豐富、教學水平高、原則性強的相關在職高職稱人員和退休的高職稱人員兩部分組成。學院督導通過深入教室、實驗實訓室聽課、召開師生座談會、對實驗實習報告、課程設計(實訓)等專項檢查、常規檢查、實習巡查等形式對教師的實踐教學狀況進行監督。學院督導教學的監督評價,執行“一票否決制”。
二是執行以教務處為主導的教學檢查制度。教務處是學院教學管理的主要職能機構,負責對全院教學工作的組織、協調、督促和檢查,對教學運行情況實施有力監控。主要檢查系部教學工作安排、教學計劃執行、教學運行、教學秩序、教風考風等各個方面的情況。教務處每學期都要組織全院進行期初、期中、期末教學檢查,并不定期抽查。在檢查過程中,認真務實,不走過場,每次檢查都形成有針對性的分析報告和總結,通過一定的方式反饋給系部,并上報學院領導。
三是執行學生技能抽查的考核制度。成立學生技能抽查領導小組,制定實施方案,對學生技能抽查考核的專業課程、抽考時間表、制度建設、組織工作等相關工作做具體安排。期末,學院領導、系部領導、教研組長分別按一定比例(10%-20%)對各班級學生進行技能抽查考試測試,根據學生對本課程的知識和操作技能的掌握情況,評價該課程的實踐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
2. 優化實踐教學基層組織的教學質量監控職能
教學質量能否得到保障,系部及教研室的教學組織、教學實施、教學管理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他們的管理和監控覆蓋全員,因此,必須牢固樹立和提高系部、教研室的教學管理權威,切實發揮系部、教研室二級管理和監控的主要作用。
一是成立系(部)質量監控與評價小組。這是系(部)開展教學檢查和監控的基層組織機構,組長由系(部)主任或分管教學科研的副主任擔任,副組長及成員由系(部)領導、高職稱教師、教研室主任和具有豐富教學經驗的教師(含專職外聘教師)組成。監控小組負責對本系部的實踐教學秩序、實踐教學建設、實踐教學文件執行情況、實習報告及作品完成情況等重點監控檢查。同時,及時向學院督查室和教務處反饋教學質量監控工作的意見、建議。
二是制定課程標準。教師根據教學大綱,明確課程教學目標,以培養和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為宗旨,制定課程教學標準,制定學習該課程的學生所達到的能力標準和考核評分標準,使得實踐教學質量監控與效果評價有章可依,并不斷完善。專業課程實踐教學目標應包括實驗實訓儀器設備的認識與了解、實驗實訓操作過程的掌握與熟練、理論知識的運用與深化等。通過專業項目訓練,讓學生掌握破碎機、磨礦機、磁選機、電選機、浮選機以及熒光分析儀、粒度分析儀、白度檢測儀等設備的結構構造和工作原理,讓學生掌握正確操作及維護這些儀器設備的技能,引導學生關注分析實驗現象,處理實驗數據,提高分析問題的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
三是強化實踐教學的過程監控與管理。實踐教學要達到預期質量目標,需要強化實踐教學的過程管理。首先,要根據實踐教學基本環節,制訂或修訂一系列制度和辦法,規定其目的要求、組織管理、工作流程和評價標準等,初步形成實踐教學管理與監控評價的制度體系。其次,注意收集、整理和督促檢查各實踐教學環節的過程質量監控文件。面向二級教學單位(系部)監控的主要文件有專業實踐技能規范、實踐教學計劃、教師(實驗員)工作職責、實驗室管理制度、教學儀器設備管理辦法、實踐教學檢查督促記錄等;面向教師和實驗員的主要有實踐教學大綱、實踐教學日歷、實踐指導書(教案)、教學工作記錄、停調課申請、實驗室登記表、工作總結等;面向學生的有行為規范、實驗或實習報告、實驗登記等。按照實踐教學組織實施過程,監控要保證持續性和及時性,要能在持續的監控中及時發現存在的問題,并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改革和調整。
3. 優化實踐教學質量監控方式方法
隨著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深入,工學交替、頂崗實習等實踐性教學比重大幅增加,實踐教學呈現多地點、多時段、多樣化的特點。為保證實踐教學質量監控管理工作到位,實現人才培養目標和質量標準,學校應不斷優化和完善實踐教學質量監控方法與機制,使之管理規范化,確保實踐教學質量。
一是完善聽課制度、檢查制度(包括教學日常檢查、定期檢查、專項檢查、隨機抽查)、評教評學制度、教學質量跟蹤制度、信息公開制度等。貫徹落實各級領導及教師的聽課制度,對沒有完成聽課任務的要在一定范圍內公開并說明原因,定期公布教學檢查抽查結果,學校教學質量監控部門要將監控信息在相關范圍內公開。
二是完善校園網的教學視頻監控系統,實現實踐教學監控的現代化管理模式。我校已經建成了基于校園網的教學網絡視頻監控系統,聽課人員可在辦公室用計算機通過網絡音視頻監控系統觀看教師課堂教學全過程,從而達到教學聽課檢查監控目的,提高了教學監控管理現代化水平。但這一視頻系統還未延伸到實驗室、實訓室,需要進一步完善,將網絡技術引入實踐教學質量監控環節,實現對實踐教學過程的實時監控。
三是完善實踐教學信息搜集,并及時通報反饋。學校通過教學管理人員、教學督導員、教學信息員等多個途徑收集實踐教學過程的信息,除了常用的通過聽課、學生信息員、召開師生代表交流會等形式收集實踐教學信息外,還可以采取網絡化教學管理系統,建立網上教學信息收集與評價系統,通過網上向學生問卷調查和對實踐教學質量評價,若發現問題,小問題可直接反饋給教學教師,大問題上報院校領導。對發現的問題應該及時解決,切不可讓問題蔓延。同時,建立校企合作的信息反饋機制。
四是完善實踐教學考核評價與獎懲體系。教學評價不僅要考核評價老師的教學質量,而且還要評價學生學習效果的好壞。首先,教師需要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適時評價。及時指導學生的實習實驗、批閱學生的實驗報告和實習實訓報告等,評估學生對實踐內容的完成質量。其次,建立有效的實踐教學評價方案,實踐類課程的考核可以衡量教學質量和效果,應建立一套完整、科學的考核評價機制,不能只用一張試卷或提交的實踐報告定成績,而應將平時表現、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基礎知識等有機地結合起來,制定平時考核、報告考核、理論考核和實踐考核于一體的考核方式。應根據專業實踐環節的特點和要求,分別采取口筆試、現場提問、實際操作、撰寫實習報告、完成作品、創意設計、論文(設計)答辯等多種形式進行考核。重點考核現場的實際操作,以檢驗學生對實際操作的掌握程度和應用能力。
獎懲機制是激發教師與學生熱情的催化劑,合理的獎懲機制是保障教學質量的有效措施,不僅可以提高教師的工作積極性,更能夠激勵學生的學習興趣。對教學質量考核評價結果為優秀的任課教師,學校要對其課時酬金系數予以上浮獎勵,對考核評價不及格檔次的任課教師,學校要適當減少其課酬,同時折扣其教學工作量,做到獎懲分明,激發教師更高的工作熱情。
(二)保障實踐教學質量監控
保障實踐教學質量監控需要從師資隊伍建設、實訓條件建設、教學管理與運行等方面全方位調動與配合。加強師資隊伍和實訓條件建設,不斷完善實踐教學管理機制,才能逐步形成結構合理的實踐教學質量監控保障體系。
1.加強師資隊伍建設與管理
建立一支高水平、實踐經驗豐富、穩定的實踐教學隊伍。一是加強青年專任教師的實踐能力培養,利用寒暑假期安排教師到生產企業進行實踐鍛煉,積累生產經驗。同時每年派出專業教師參加專業技能培訓,提高教師的實踐能力。二是加強與企業聯系,拓寬信息渠道,聘請身體條件好、已退休的具有工程系列技術職稱,具有豐富實踐能力的專業技術人員做兼職教師,逐步建立一支穩定的兼職教師隊伍。
加強教師隊伍管理。一是制定新教師教學準入標準。新教師在通過系部考核準入的基礎上,還要接受學校集中組織校級督導專家組,對新教師實操、備課、試講等環節進行初審,并將初審意見反饋給教師本人。二是建立教師考核制度。通過學生評教、教師評教、督導評教及系部考核組考核等方面,對每一位教師的教學、課程建設和科研教研工作做出合理的評價。三是嚴格執行聽課制度。要求學校各級領導、新老教師,每學期必須按要求完成一定的聽課任務。領導深入教學一線聽課,督查教學,解決教學中的問題,老教師聽課對新教師起到傳幫帶的作用。四是制定教學事故認定及處理辦法。做到事故認定及處理有章可循,對出現教學事故的教師,要依據學校的有關規定,及時予以處罰。
2.加強實訓條件建設
加強校內外實習實訓基地建設,實訓基地建設應遵循“足夠、先進、共享、配套、合作”的原則,即數量足夠、設備先進、資源共享、設備配套、校企合作。同時,開放校內實訓室,讓學生自行進行技能訓練,使實訓設備能得到充分利用,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
3.加強教學規范化運行與管理
結合實踐教學實際,及時修訂并完善教學規范與管理制度,包括實習計劃、實踐教學運作管理規定、經費使用管理規定、實訓設備使用管理規定、實踐教學指導教師管理規定、實踐教學學生管理規定、實踐教學日志、頂崗實習協議、頂崗實習工作日志、學生到企業的生產經歷技術檔案、評教信息員制度等多項規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有章可依”,使實踐教學管理工作進一步科學化、規范化、制度化和精細化,保障實踐課程教學的順利開展。同時,嚴格執行各項實踐教學管理制度,維護規章制度的嚴肅性,為實踐教學質量監控體系的有效運行提供制度保障。
4.做好畢業生跟蹤調查,重視用人單位評價
向用人單位了解畢業生在社會上的反響,通過專業指導老師深入企業的機會,向企業有關人員和畢業生調查,了解實習單位和企業衡量人才和選拔人才的要求和標準,了解學校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的社會適應性。搜集信息,亦可考慮由第三方中介機構開展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調查反饋工作。加強社會評價工作,教學單位對社會評價工作要常抓不懈,要根據反饋的信息,及時調整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和教學實踐環節考核標準。
實踐教學質量監控的改革與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影響實踐教學質量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教師、環境、設備、教材、課程、學生智力能力等。通常,實踐教學質量的提高更多的是要求廣大教師的積極參與,要有教學改革創新精神,不斷創新教學方法和手段,規范實踐教學。實踐教學監控評價機制的形成與運行,需要教學管理部門、教學單位、老師、用人單位、學生等多方面的配合與共同努力,充分發揮監控評價機制功能,規范化、常態化對教學各環節進行有效監控,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不斷滿足社會對創新應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責任編輯:蔣國平)
Research on Quality Control and Guarantee System of Practical Teaching ofMineral Processing Technology Specialty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SHI Nai-min
(Guangxi Modern Polytechnic College, Hechi 547000, China)
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theory and application of mineral processing technology specialt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discusse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rofessional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framework.The shortcomings of practical teaching and its monitoring are analyzed. Puting forward the effective monitoring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scientific and standardized practice teaching quality,optimizing the practice teaching quality organization system, monitoring function. method and so on. In the case of limited conditions and inputs,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practice teaching improved steadily, constantly meet the needs of the society for innovative application of skilled personnel.
practice teaching;quality control;problems;countermeasures
石乃敏(1965-),男,廣西河池人,副教授,研究方向為礦業工程。
2016-08-23
2016-09-21
G642
A
1671-9719(2016)12-007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