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嵩
摘 要:從近年來的體育運動發展形勢來看,每一項運動均取得不俗成績,本文以乒乓球運動展開研究。乒乓球現在已經成為社會以及高校全面普及的運動,乒乓球運動的開展,強化了年輕人的體能訓練意識。但是乒乓球運動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成功掌握的,所以想要提高乒乓球運動水平,就必須從乒乓球發球技術入手。乒乓球發球技術其不但具備較強的技術性,更大的優勢是發球技術不被對方球員控制,一個發球不但決定了比賽正式開始,更是獲得第一分甚至是第一個榮譽的開始,所以成功的發球能夠起到先發制人的作用。下面就乒乓球中的發球技術展開研究,也分析一下發球技術的特殊性以及現階段較為受用的發球技術。
關鍵詞:乒乓球;發球技術;先發制人;速度;合力作用
乒乓球運動的發展,已經逐漸成為了全民公認的健康體育項目之一。本文研究的重點是乒乓球的發球技術,所謂發球技術實質上就是運動員雙方在一場對抗性的運動中為了合理得到分所采用的擊球動作。
具體分析乒乓球技術,其主要分為發球、接發球以及攻球和退檔等等,而在所有的技術之中最為重要的技術莫過于發球技術。對于一個乒乓球選手來說,一個絕對完美的發球能夠獲得整場比賽的主動權,從而先發制人。在我國乒乓球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如孔令輝、劉國梁等人,他們都有自己的發球技術,這些技術正是他們脫穎而出的關鍵。
一、強化發球質量的要素分析
乒乓球運動的不斷發展,要求其發球技術更加精湛,所以要求隊員在不影響到對方視線的基礎上對發球技術進行改進,提升發球質量。由此看來,想要提高發球質量,就必須綜合多個要素例如,球的速度、發球旋轉的變化等來提高技術水平。下面進行詳細說明。
發球旋轉變化:對比其他體育運動來說,乒乓球運動的旋轉非常重要。隊員可以借助乒乓球的球拍來進行擊球以及摩擦球處理,進而衍生出不同的旋轉球。例如,選手使用球拍的下側以及側面位置來進行擊球,就會分別出現轉與不轉球;如果使用正手發下旋球,然后借助拍面左側來進行觸球操作,會出現與之前截然不同的結果——球會出現強而有力的旋轉。如果選擇應用引拍,就會出現不同的旋轉。所謂不同旋轉,就是螺旋線觸球引發的螺旋效果。當然,如果手腕的發力方式與平常不同,也會引起相應的旋轉,例如,由彈擊發力產生的力度相對較大,而螺旋狀的摩擦就會出現上螺旋式旋轉。隊員還可以合理利用海綿的厚度進行遞增操作,此舉目的是使得球拍具有黏性,便于后期乒乓球的旋轉。
提高球的速度:球與球拍之間的相互接觸,將直接影響到發球的速度。一般來說,加大了發球力度,那么發球出現的失誤幾率也會上升。如果我們選擇發的是加力短球,那么就會出現球轉、球低以及落點準確的結果;如果是發力長球,球就會出現急轉的局面,最后還會落在邊角位置上。很顯然乒乓球技術是借助擊球技巧來最終實現的。如需加力發球,就需要對撞擊力、摩擦力有一個明確的認識,必須對比例掌控心中有數。
二、多角度下的乒乓球發球技術地位分析
發球技術地位的定位可以從多個角度進行說明,下面從規則和技術兩方面來加以研究。
1.乒乓球技術角度下發球技術的“三性”
所謂發球技術的“三性”,是要求發球人員要具備三個特性,即主動性、隱蔽性以及攻擊性。
首先,主動性。乒乓球比賽的計分機制是依照回合進行判定的,任何一個回合開始都必須進行發球,選手一旦發球,其在合理情況下完全不用受到對方選手的制約,只要找好自己想要發球的位置即可,然后根據自己對于本回合的判斷以及計劃將球發到對方選手所在的球臺任意位置。
成功的發球不但可以先發制人,還能成功壓制對方,以降低對方進攻的可能性。所以說發球一方的隊員,其具有明顯的優勢和主動性,在一般比賽中,每一位乒乓球選手大概的發球次數應該是15次以上,但是不會超過20次,所以基于這一點來看,其對于主動權的有效掌握非常重要。同時,選手在發球時,對方選手也不會發起進攻,所以發球選手根本不需要對可能出現的發球進行位置上的判斷,最終使得發球主動性意圖明顯。
其次,隱蔽性。比賽場上,大家不光需要比拼技術,還需要比拼戰略,所以要求乒乓球運動員在進行比賽的過程中要分析對方選手,這就是所謂的“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并在恰當的時機下擾亂對方陣腳,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擾亂的方法必須合理且符合比賽所指定的規則。我們在發球的過程中,可以用身體做掩護來擋住對方的視線,讓對方選手沒有機會去觀察我方選手的發球技巧,最后使得對手判斷上出現失誤,失去得分的機會。隱蔽性實施較好的代表人物就是我國選手劉國梁。當然除了用身體部分擋住對方視線以外,我們還可以借助球拍的性能來進行變化多端的發球,可以發旋轉球、短力球等,這樣使對方無法抓住規律,還可擾亂對方的原訂計劃。
最后,攻擊性。所謂攻擊性,就是要求選手在發球時直接得分,讓對方無接球機會。很多優秀的乒乓球運動員均掌握了很多的發球技巧,最多可達上百種,這是在不斷比賽與實踐練習之中摸索出來的,好的發球技術儼然已經成為運動員的秘密武器。
2.規則角度下的發球技術特殊性
首先,合法發球的規范性條例,證明發球技術的特殊性。
任何運動想要井然有序地開展,都必須有相關要求或者規定來加以約束,這一點在乒乓球運動中也同樣適用。乒乓球運動的發展,競賽規則也隨之出現。過去的競賽在規范性方面存在一定的人為誤差,但是隨著乒乓球技術的不斷進步,一套真正適用于乒乓球運動的規范條例已出臺,當然所有條例都是結合實際比賽經驗、國外比賽借鑒以及此項運動所具有的特點等綜合得出的。從現在來看,乒乓球運動技術已經實現了跨世紀的發展,與之相對應的就是技術水平以及規則上的提升和完善,當然所有努力最終的目的都是實現乒乓球技術的合理化提升。
具體分析目前的乒乓球比賽規則,其在犯規、得分等方面注明了較為詳細的規定以及條款內容,在合理性方面具有優越性。但是隨著乒乓球運動發展的情況,規則也出現了諸多問題,問題發生的原因主要是規則中對于發球技術的規定以及控制條款相對較多,而且堪稱所有規則中最為嚴苛的規定內容;同時由于發球技術規定內容上的紛繁復雜,使得裁判在執行規則時出現了諸多誤判情況。規則中的發球限制條款已經在10條以上,對于乒乓球發球的具體空間、拋球的高度以及具體的擊球時間等方面都進行系統明確的規定。但就規則中針對于發球技術上的所有規定以及限制性情況來看,足以證實在乒乓球這項運動之中發球的技術在整個比賽過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
我們以具體的規定以及限制進行說明,合力發球也曾經創下過驚人的記錄,其被記住原因主要是比賽中的連吃球情況,經常出現5個球連吃的情況,所以在短時間內就使得比賽比分異常懸殊。對于觀眾而言,乒乓球比賽失去了精彩的看點以及繼續觀賞的價值,所以國際乒聯對乒乓球技術進行了規定以及限制,此舉原因是針對發球本身所具備的特殊性,能夠避免乒乓球運動的極端化發展。
其次,實現規則范疇內的發球特殊性。
第一,要求運動員在執行發球動作時先發制人,這樣才容易掌握正常比賽的主動權以及控制權,這樣不但可以增加看比賽的趣味性、分數、優勢,還能最大可能上發揮發球技術的威力。
第二,運動員在進行發球時,不能僅僅停留于傳統學習中的老舊發球方法,要結合自身對于乒乓球的掌握水平實現發球的創新性;但是也要注意創新的同時必須保證發球的質量。我國乒乓球運動員在眾多國際比賽中均取得了傲人的成績,所以涌現一批又一批運動員代表,而這些運動員之所以能夠在眾多大型比賽中拔得頭籌,就是憑借自己的日常練習、教練的指導、經驗總結、技術研究創新而得到的。
就我國乒乓球運動員而言,他們經常會在其他人的技術之上進行變革。像一直擅長下旋發球的曹燕華憑借此技術在眾多比賽中取得優異成績;而孔令輝則在曹燕華發球技術的基礎上進行研究,進而發出了性能不同的旋轉球。由此來看,乒乓球運動員進行發球技術上的創新是必要的,但是發球質量也同樣重要。想要從質量上對發球方法加以完善,其主要方法是結合選手的反應速度、落點的準確性以及旋轉的強度三個方面,并對選手發球的變化加以判定。
第三,突出發球技術特殊性。乒乓球發球的規則在實踐之中不斷被修改,顯然以前存在的矛盾得到了解決,但是也會隨之產生新一輪矛盾。像埃文斯(第二任國際乒聯主席)對發球的規則進行了修改,成功解決了存在看不清對手發球的問題。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乒乓球選手開始借助身體來對對方選手進行視線遮擋。由于發球直接影響著比賽的觀賞性以及運動的發展方向,因此對發球規則進行不斷改革已經成為國際乒聯的重要課題。發球技術與發球規則是矛盾的統一體 ,但是即便規則不斷發生變化,也不會影響到乒乓球運動的開展,因為乒乓球教練以及學員會不斷進行研究與創新,獲得時下最新發球技術。
綜上所述,本文對發球技術在乒乓球運動中的重要地位進行了闡述,只有具備完美的發球技術,才能使得自己在比賽中獲得主動權。但是,乒乓球的發球也有其本身的規則和限制,主要表現在擊球 的速度以及力量的掌控方面。今后,發球技術會不斷進行改變,所以作為運動員不能單單依靠發球來取勝,必須有自己的風格,在技術、特長、發球、戰術等方面綜合且全面地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櫻桃.世界乒乓球優秀直拍反膠男子選手發球技術的量化研究——以第49屆世乒賽男單為例[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8,20(6).
[2]唐建軍.乒乓球發球技術發展與規則限制——競技運動技術發展問題的社會視角[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 2003,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