況耀庭
摘 要:當前中學階段的素質教育顯得尤為重要,中學美術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之一,這也決定了美術教育教學方法有別于其他學科。初中美術教學需要注重藝術情感的投入。在此筆者結合親身體驗,來談談中學美術教學中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關鍵詞:中學美術教學;情感教育;心聲
1.注重傾聽心聲,創建師生愉快交流的氛圍
中學生的思維方式較為活躍,有他們自己的想法,且愿意為實現自己的想法而付諸實踐。在美術教學中,我會將美術題材中學生充滿興趣的某些內容或話題拿出來和學生進行探討、交流甚至爭論,創建出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最終拓展他們的知識面。學生們從中習得知識,也很有成就感,進而更加喜愛上美術課了。
2.注重轉換角色,拉近師生距離
作者經問卷調查發現:88%的學生認為上課變換位置對學生有促進作用,學生總是希望在比教室大的美術教室上課。基于此,我努力改變那種“傳道、授業、解惑”式的傳統教學模式,教師與學生轉換角色,把主角讓給學生。教師也可以到學生中去,對某一美術話題進行評論,拉近師生距離,營造一個愉快的學習氛圍,進一步了解學生內心世界,解開學生心理困惑,這是一切教育和教學活動的出發點與歸宿點,也是我們每位教師努力的方向。例如,在美術設計基礎課中,我在黑板上畫了一個圓,課堂上可以先讓學生產生豐富的想象力,聯想出這是什么東西,怎樣以“圓”來表現某個設計主題。由于運用的是交流式教學,學生們倍感親切,所有的激情都迸發出來,思路全部打開,大多數學生的設計主題都不相同,有的以太陽為主題,有的以籃球為主題,有的甚至以車輪為主題,整個課堂教師不用費力地講解,學生就能自覺領悟到美之所在。
3.注重巧妙設計,做美術課堂的“主持人”
現代教育觀認為,教師與學生是平等合作互動的關系。而美術新課標改革則非常強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這改變了教師是課堂教學中唯一主角的現象,提倡師生間的情感交流和平等關系。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人的大腦里,有些特殊的最積極的最富有創造性的區域積極活躍起來,如果沒有這種結合,那么大腦的這些區域將處于沉睡狀態。”中央電視臺中的《奇思妙想》節目,在游戲活動中,既使參與者開闊了視野,又整合了跨學科跨領域的知識,這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作為少兒節目主持人的董浩為該節目增色不少,節目采用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方式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董浩之所以成功,是他了解并尊重孩子們的感受與體驗,在尊重的基礎上要愛護學生,與學生心靈溝通。作為教師,我們也應該做到這點,走進學生,了解學生,關心學生,做一個令學生喜歡的主持人式的教師,這樣可以使美術課堂變得更為輕松、鮮活多彩。
4.注重合理評價,獲得學生的信賴
在平時的美術教學活動中,學生不管是回答問題還是完成作品,總是希望得到教師的肯定。而我們首先要對學生積極參與的態度表示肯定與贊賞,然后再分析具體問題,做出科學合理的評價。這樣既保護了學生的積極性,又能幫助他們提高分析和鑒賞能力,同時,合理評價也可以建立起學生對老師的信任感。在對學生的評價中,應盡量避免“不”這個字眼,以免打擊學生的積極性。積極性在一個人的學習與工作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例如,在一次頭像寫生中,大部分學生的作業確實不怎么樣。但在講評時我仍是先給予了肯定,然后根據不同作品分別進行分析講解,提出建設性意見。因為藝術是無規則的,教師用意見或建議的方式發掘其潛能,使學生始終能保持自信的學習態度。
5.注重適時激勵,保持學生自尊心
在美術教學中,教師適時的激勵可以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使外力變為內力,促使學生不斷進步,取得意想不到的好成績。在日常教學中,尤其應該重視對性格內向學生的保護。一次在我收素描作業時,班上某個性格內向但成績還好的學生一直遲遲不交,到最后他才把作業小心地遞給我。我一看,是幅構圖合理、結構嚴謹、關系處理分明的好作品。但從他的動作中可以看出其自尊心較強,自信心不足,擔心別人看不起。這時其他同學也看到作品并小聲議論。我抓住時機舉起他的作品,面向全體同學對他的作品進行了表揚,使他臉上洋溢著自信的微笑。
可見,在中學美術教學中,注重情感教育的運用,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而且對提高學生的審美意識和創造性思維能力具有很大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