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UD中國領導決策案例研究中心
上海職教規劃架起學制“立交橋”
■IUD中國領導決策案例研究中心
2015年12月28日,上海市發布《上?,F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規劃(2015-2030年)》,對“縱向貫通、橫向融通”進行了精心的頂層設計,提出了實現職業教育各學段縱向貫通的主要舉措,打通中職到專業學位研究生的上升通道,形成由中職至專業研究生的科學完整的培養體系,并在高考改革中,完善“文化素質+職業技能”的職業院校招生錄取制度。這不僅是上海市第一個體系視野下的現代職教體系規劃、第一次體現大職教觀的學歷與培訓并重的規劃,也是第一個跨越15年的職教專項規劃。
發展規模
1到2020年,中等職業教育在校生預計達到14萬人左右,??茖哟温殬I教育在校生預計達到14-15萬人左右,本科層次職業教育規模明顯擴大;到2030年,中等職業教育在校生規模保持穩定,接受本??茖哟温殬I教育在校生規模預計超過30萬人。
2擴大職業培訓規模,使新進入勞動力市場的勞動者都有機會接受相應的職業培訓,使企業職工都得到技能提升培訓,力爭每年新增1萬名技師、高級技師。
3到2020年,高技能人才占市技能勞動者的比重達到35%左右,到2030年,基本形成適應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和企業發展需求的人才隊伍。
培養模式
模式1:中職培養
此類專業的技術技能復雜程度中等且對理論知識要求較低,適合采用中等職業教育的常規學制,課程以技能模塊課程為主。
適用專業類:水上運輸類、制藥技術類、能源類、電力技術類、建筑設備類、工程管理類、自動化類、汽車類、電子信息類等。
模式2:??婆囵B
此類專業的技術技能復雜程度中等,對理論知識要求達到??扑?,適合采用??瞥R帉W制,課程以技術模塊課程為主。
適用專業類:農業技術類、公路運輸類、水上運輸類、民航運輸類、港口運輸類、生物技術類、材料類等。
模式3:應用技術本科培養
此類專業的技術技能復雜程度中等,對理論知識要求達到本科水平,適合采用應用技術本科常規學制,課程以技術學科課程為主。
適用專業類:林業技術類、汽車類、環保類、財政金融類、財務會計類、經濟貿易類、公共事業類等。
模式4:??曝炌ㄅ囵B
此類專業的技術技能復雜程度高,對理論知識要求達到??扑?,適合采用3年以上長學制培養(如中職起點3+2;5年一貫制),課程應綜合技術模塊課程和技能模塊課程,進行一體化設計。
適用專業類:農業技術類、林業技術類等。
模式5:應用技術本科貫通培養
此類專業的技術技能復雜程度高且對理論知識要求達到本科水平,適合采用3年以上長學制培養(如??破瘘c3+2;中職起點3+4,5+2),課程應綜合技術學科課程和技能模塊課程,進行一體化設計。
適用專業類:水上運輸類、化工技術類、藥學類等。
模式6:社會培訓
此類專業符合以下特征之一:技術技能復雜程度及對理論知識要求均低;技術技能復雜程度高但學生報考意愿低;技能要求不高但技能復合程度高。
適用專業類:農業技術類、水產養殖類等。
體系框架
采取多種形式拓寬中職到???、專科到本科銜接渠道,構建通暢的生涯發展通道,主要包括10條學制路徑:一是通過中考進入中等職業教育;二是通過中考進入5年制??平逃蝗侵懈呗氊炌ㄅ囵B;四是中職或普通高中畢業生通過自主招生進入高職??平逃?;五是中職畢業生通過對口高考進入高職專科教育或應用技術本科教育;六是中職或普通高中畢業生通過普通高考進入高等教育;七是中職-應用技術本科貫通培養(3+4);八是???應用技術本科銜接培養(專科起點3+2);九是五年制???應用技術本科銜接培養(5年制??破瘘c5+2);十是???專業學位銜接培養(??破瘘c3+4),該路徑是從專科教育到專業學位教育貫通培養的新設路徑。
上海職業教育各學段銜接貫通體系

資料來源:《上?,F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規劃(2015-2030年)》
將重點推進五年制??平逃?、中高職貫通培養、中職-應用技術本科貫通培養(3+4)、專科-應用技術本科銜接培養(??破瘘c3+2)、???專業學位銜接培養(??破瘘c3+4),并推動體現職業教育特征的中職與開放大學學分轉換。
上海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框架

資料來源:《上海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規劃(2015-2030年)》
實施舉措
8項舉措護航職業學校學生發展
■ 完善學制體系,推動職業教育協調發展
→穩定中等職業教育規模,提高中等職業教育發展水平??傮w上保持中等職業學校和普通高中招生規模大體相當。
■ 建立多元成長路徑,實現技術技能人才銜接培養
→構建“中職-高職???應用技術本科-專業學位研究生”相銜接的人才培養體系,制定一體化人才培養方案,根據產業和崗位需求,明確不同學段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定位。
■ 優化布局結構,打造國際化人才培養高地
→引入國際知名教育品牌,采用與世界一流高職院校合作辦學等方式,建設若干所亞洲一流、世界知名的高端職業院校和培訓機構。
■ 深化內涵建設,提升服務產業發展能級
→推進重點專業建設,以專業類為核心帶動相關專業發展,形成覆蓋主要產業鏈的專業群。
■ 加強普職滲透,促進學生多樣化選擇
→推進“職業體驗日”制度化,依托職業院校,探索建立30個面向中小學生的職業體驗中心,加強職業啟蒙教育,推進普職滲透,提高職業教育吸引力。
■ 提升社會培訓能力,完善職前職后互通機制
→積極構建以企業為主體、職業院校為基礎、公共實訓中心為支撐、職業培訓機構為補充的終身職業培訓系統。
■ 發揮行業企業作用,建立技術技能積累機制
→提高行業指導能力,建立職業院校、教育主管部門以及行業的聯動機制,促進技術技能的積累與創新。
■ 建立系統評價制度,創新質量管理體系
→建立一體化、系統化的現代職業教育評估體系。完善第三方評估機制,引導行業企業作為評價主體之一參與職業教育質量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