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陽|文
目前全球精錫消費量增速放緩,錫價下跌不可避免。從中國方面來看,中國經濟正處于周期性低谷,工業產品庫存有待削減,錫產品供應過剩,下游需求減弱,需求環境急需改善。因此,預估2016年全球錫形勢整體仍處在緩慢的恢復期。
在宏觀經濟增速持續放緩的形式下,2015年錫行情延續了2014年下滑的態勢,而且形勢更為惡化。總體來看,錫產品供應過剩,行業下游需求減弱,導致價格持續下滑,中國錫價已從2011年5月最高217500元/噸下滑至目前的80000元/噸左右。而面對當前全球經濟持續低迷和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全球錫業也正在進入深度調整期,行業增長換擋、市場需求結構性轉變、創新驅動能力逐步提升將成為新常態。
中國經濟經過30年的高速發展期,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正由低收入國家邁向中等收入國家。中國錫工業伴隨中國經濟增長而飛速發展,已經形成集礦山勘探、采掘、選冶及錫深加工縱向一體化的產業格局,錫的采、選、冶技術及綜合利用水平在世界上具有較高地位,錫冶煉技術處于國際領先水平,錫產品質量處于國際先進水平,是世界最大錫生產和消費國。
然而近幾年隨著中國發展逐漸進入新常態,經濟發展逐年放緩,截至2015年11月,中國GDP增速已低于7%,且預計“十三五”期間平均增速在6.5%左右。經濟增速的放緩帶來了一系列經濟數據的衰竭:2015年中國投資、出口、內需都表現不佳;制造數據持續在50枯榮線以下;工業數據奇差,PPI連續為負;通縮預期強烈。
為應對經濟放緩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中國政府堅定執行了一系列寬松政策,2015年以來中國中央人民銀行例行五次降息降準,雖釋放了一定流動性,但由于產能過剩等原因,資金更多地流向虛擬經濟,實體經濟并沒有太多受惠,金屬企業貸款難,流動資金緊張局面難改,行業生存舉步維艱。
2015年美國經濟表現良好,房地產銷售數據的上升、制造業PMI擴張速度增加、就業數據改善明顯,一系列因素使得投資者對美國年內加息預期高漲,市場風險意愿不斷削減,整年之中,倫敦期貨交易所金屬期貨價格屢創新低,倫錫在2015年6月下旬一度探至13365美元/噸,創6年新低。9月份雖市場對美聯儲加息預期落空,但美元強勁勢頭始終未變,以美元計價的大宗商品價格備受拖累。12月加息如期而至,升息25個基點,并且暗示未來中短期內仍有多次加息可能,所以可以預估中短期內美元總體走勢依舊偏強,對金屬市場的打壓仍將持續。
值得一提的是,全球金屬產業主要集中在新興國家和地區,以中國、緬甸、印尼、非洲為代表。在過去十年間,因為較低的利率,新興市場一些政府和公司大舉借入美元,而投資者也樂意將資金投入到發展中國家和地區,以求獲得更好的回報。但這種資金流動已經因美聯儲加息進程而出現反轉:自2014年7月至2015年8月,約一萬億美元的資金從新興市場流出,資金的流出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市場對金屬行業投資力度的減弱。
2014年以來,受國家環保政策和精礦價格大幅走低影響,我國錫精礦產業運行情況遭受嚴峻考驗,國內礦山開工率逐漸走低,多地出現礦廠關閉潮,導致國內錫礦供給大幅減少(見圖 1)。
但自2013年以來,緬甸錫礦的大量開采,2014年緬甸一躍成為全球第三大錫精礦生產國,很大程度上緩解了全球錫資源短缺現象。2015年,雖然我國國內錫礦山的開工率持續降低,但進口礦卻充斥著國內市場,數據顯示中國2015年錫礦石和精礦進口量高達177950噸(毛重),其中超過97%均來自緬甸,相較于2014年增長了50%,整體市場錫礦供應呈現過剩狀態(見圖2)。
且由于國內外比價和出口關稅等各種問題限制,目前國內過剩的精礦無法流向國際市場,因此使得國內錫錠產量高居不下。
中國的錫消費主要集中在焊料、錫化工、馬口鐵、錫合金(黃銅及青銅)以及浮法玻璃等領域。在過去十多年中,錫終端消費行業的發展非常迅速,其中,電子信息產業(錫焊料)增加值年均增長率高達近28.51%,可謂首屈一指,極大地推動了我國錫消費的快速增長。但是近幾年,錫消費進入一個瓶頸階段,主要原因也在于電子信息產業增速的放緩(見圖3)。
從圖3中可以看出,2010~2014年以電子制造業和軟件業為支柱的電子信息產業增長速度逐年放緩,已由2010年年底的26.5%下降到2014年年底的13.0%。5年之間增速下滑超過一半,究其原因,根本在于全球經濟尤其國內經濟增速大幅放緩,經濟前景不明朗導致投資者投資力度減弱,電子信息行業融資渠道受限,造成資金緊張,人力成本上升,而消費者在此大背景下信心低落,導致終端需求萎靡。而焊錫產品普遍用于電子行業的焊接工藝,電子信息行業增速的大幅下降必然導致對焊錫原料采買力度的減弱。
精錫在焊錫領域的應用量已由2010年的最高值189900噸下降至2014年的176200噸,降幅明顯。國際錫研究協會的一份報告指出,錫市需求在過去的6年當中有4年是下降的,近兩年受替代與小型化的影響,錫的使用密度下降明顯,尤其在電子領域。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電子行業對錫產品需求量的增減影響到錫上游供給端原料的分配,可見電子行業對錫產業鏈的影響是巨大的。

圖1 過去12個月國內錫產量走勢

圖2 過去12個月我國緬甸錫礦砂進口量趨勢

圖3 2010~2014年我國電子信息產業增長情況
挑戰與機遇總是相并存的,電子信息行業增速的放緩使得錫消費在當前呈現相對低迷的現狀,但是同時新的消費領域正在展現潛力,這些領域包括:鉛酸蓄電池、錫化工、青銅和黃銅以及LED照明和汽車電子等。近幾年中這些領域對錫需求的帶動是顯而易見的,尤其在鉛酸蓄電池、錫化工和小眾焊料領域體現得最為明顯。
這樣的突破一方面得益于近年來國家相關鼓勵高科領域發展政策的出臺,譬如,2014年新的《鉛酸蓄電池準入條件》實施,錫含量從0.2%提升至1.2%,使得該市場展現出龐大的需求潛力。另一方面,也在于市場為了適應新的競爭環境不斷尋求自我革新,譬如,當前歐美經濟的好轉帶動建筑用錫化工產品出口的大幅增加,而隨著電子產品小型化趨勢的深化,LED、電子汽車這樣的小眾焊錫領域也有了更好的發展空間。
目前世界經濟進入衰退后的深度調整階段,全球精錫消費增速放緩,錫價下跌不可避免。從中國方面來看,中國經濟正處于周期性低谷,工業產品庫存有待削減,錫產品供應過剩,下游需求減弱,需求環境急需改善。因此,我們預估2016年全球錫形勢整體仍處在緩慢的恢復期。
從供應看,2016年上半年全球錫產量或會繼續呈現下滑的態勢,錫庫存預計維持在目前5000~6000噸較低的水平。錫價過低會迫使冶煉企業采取進一步的減產措施,但鑒于緬甸錫礦出口仍居高位,因此預計中國精錫產量下滑并不快速和明顯。從需求看,目前新興領域的增長速度相對緩慢,對2016年錫市很難起到較大的增長拉動作用,中國錫消費將仍由傳統焊料行業推動,因此預計2016年錫價會繼續在低位波動,重心可能會進一步下移,但波動區間預計不會過大,倫敦期貨錫震蕩區間或在13000~18000美元/噸,滬期錫震蕩區間或在80000~120000元/噸,而國內現貨錫錠報價主要參考滬錫行情,價格區間或也在80000~120000元/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