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湛江市麻章區教師進修學校 陳海清
微課在中職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廣東省湛江市麻章區教師進修學校陳海清
微課是一種新的教學方法,具有短小精悍的特點。本文闡述微課的概念及特點,分析微課應用于中職語文教學的優勢及現實意義,并對中職語文教學應用微課教學方法的具體措施進行詳細介紹,為中職語文教學中微課的應用提供參考。
微課 中職語文教學 應用
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我國的教育事業取得重大進步,教育方法在不斷變革。微課是當前一種新興的教學方法,以短小精悍著稱,該方法符合中職教育的標準,能有效解決學生上課學習效率低下的問題。微課在中職語文教學中的應用能有效提高教學效果,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研究微課在中職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微課指以視頻為主要載體,記錄教師在課堂內外的教育教學過程,主要圍繞一個知識點的重點、難點、疑點或教學環節而開展的教與學活動的全過程。2008年,美國圣胡安學院戴維·彭羅斯首創“三分鐘課程”。近年來,隨著國際經濟的發展,微課教學模式逐漸走進我國各級各類學校的課堂。現階段,國內對微課的認知依舊沒有統一概念。一般認為微課主要是指微課程。微課在發展的過程中具有以下主要特點。
1.教學時間較短。微課在教學過程中主要是呈現視頻的方式,一般時長不超過10分鐘。因此,與傳統意義上的教學課堂相比較,微課的時間短,有利于學生注意力的高度集中。
2. 教學內容少。傳統的教學課堂一節課要講解的知識點非常多,而微課主要是針對一個知識點進行深入研究與分析,符合學生的認知需求。
3.資料容量小。微課以視頻為主,視頻支持在線觀看。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可以無阻礙實施,從而促進學生學習。
4.資源組成合理。微課雖然時間短,但是教學思路明確,具有主旨深刻、內容豐富、結構合理的特點,從而創造出更加合理和真實的教學環境。
5.主題突出。每個微課都有一個明確的主題,相關內容都圍繞主題展開,為主題服務,包含具體方案、問題難易點、學習策略、教學方案以及教學觀點等具體教學構想。
6.便于傳播。微課容量小,講授時間短,便于傳播,且速度快,傳遞過程中容易將研究成果進行轉換,便于人們研究。
微課有其特殊的優勢,是一種視頻教學形式。教師將課堂重點和精華部分繪制成簡短視頻, 學生通過觀看視頻學習知識。教師可以通過豐富微課內容、增加微課模式等方法,豐富中職語文教學過程,讓學生做到樂意學習、自主學習、互助學習,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從而發揮微課對中職語文教學的積極作用。
1.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和自覺性。中職學校的學生經歷過應試教育的升學壓力后,心理處于不平穩階段,相關的基礎課知識掌握得并不完善,沒有養成有規律的學習習慣和自主學習意識,較低的學習效率和傳統意義上的教學方式有可能導致學生被動接受知識,容易打擊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使其發揮不出真正的能力,時間一長,容易導致學生產生厭學心理。
應用微課優化中職語文課堂教學,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幫助學生由被動學習變成主動學習,培養學生建立自主學習意識。隨著社會經濟不斷發展,科學技術水平不斷提高,部分學生擁有手機或者電腦。學生可以操作移動信息設備,隨時隨地下載學校資料,對學習內容進行自主選擇。教師可以設置相關的微課學分,納入期末綜合考評,加大對微課自主學習的監督和指導,促進學生形成自主學習意識,對語文知識的研究與分析能更加細化。
2.有利于促進師生互動式學習,提升語文教師的教學水平。在中職學校的語文課堂上,教師實施教學的方式大都是與學生進行交流,與學生建立完善的溝通橋梁,了解學生感興趣的學習內容和在學習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制定相應的計劃幫助學生解決問題,掌握整體課堂的發展,組織學生與學生之間、教師與學生之間建立互助式學習,引導學生建立正確的合作觀念,達成教師制定的教學目標。教師應用微課優化中職語文課堂教學,可以促進教師與學生之間互動式學習,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微課的制作是體現教師教育技術應用能力的重要方式。教師與教師之間可以通過微課資源進行學術交流,發現自身的不足,達到資源共享。這樣不僅可以提升學校整體教學水平,還有助于教師課堂教學和科學技術的有效融合。
微課作為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對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起著極大的促進作用。中職語文課堂教學中微課的應用,可以為中職語文教育提供更加便捷、優質的服務,有利于全面提升師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具體表現在以下三點。
1.中職語文課堂教學中微課的制作和開發。制作微課對中職語文教師來說是一項重要技能。制作微課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結合當前社會的發展特點、學校發展的需求和學生學習的差異性,運用自身的教學經驗對知識點進行研究與分析。教師通過前期分析制定完善的教學計劃,要體現明確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點和難點、教學實施過程等多方面內容。作為基礎學科的語文,教師可以根據不同文體的特點劃分單元和模塊,如詩歌、散文、小說等,也可以根據相應的教學主題,分為寫作、口語交際、綜合實踐活動等,確保每個相關的知識點前后貫通。不同的單元、模塊以及教學主題,構成完善的中職語文課堂微課教學體系。同時,學校應加強政策扶持,加大對教師的培訓力度,通過技術革新建立相關微課資源庫,實現資源共享化,為學生學習提供寬廣的平臺,為教師教學提供廣泛的選擇,促進微課教學整體水平的迅速提高。
2.中職語文課堂教學巧用微課。微課在中職語文課堂中的應用主要表現為課前預習、重難點知識以及課后拓展。中職學生進行課前預習環節時,很少有學生會真正落實教師的要求,往往采取敷衍應付的態度。一些學生上課時甚至連課文都沒有看過,課堂上需要教師留給學生更多時間熟悉課文內容。上課時間有限,這樣一來教師有效教學的時間更加不足,課堂教學效果大打折扣。教師應用微課優化中職語文課堂教學,可以為學生創設良好的教學氛圍,使教師有效分析課堂中難以解決的重難點問題。學生可以隨時隨地進行資源下載,實現教學方式的擴展,培養想象力和創造力。例如,在《念奴嬌·赤壁懷古》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制作有關名家誦讀,或將影視作品視頻片段組成系列微課。教師不僅分析這首詞的內容,還介紹作者蘇軾的相關經歷,突出蘇軾壯志未酬的情感,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很好地解決學生預習時間不足的問題,以此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課后,教師通過這首詞的內容提出問題,制作《“錯”中有乾坤》系列微課,分為《“初”字有乾坤》《“人道是”真假赤壁》《“人間如夢”悲觀?達觀?》三部曲,引導學生用探究謬誤的方式從別樣角度深入理解這首詞,以此作為課堂學習的重要補充,培養學生敢于質疑、深入文本探究分析的能力。
3.微課在中職語文教學過程中的展現方式。微課在中職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可以采用課堂式、PPT、故事式的表現方式。課堂式主要指教師將本節課的重難點知識提前按照授課方式進行視頻錄制,使學生對這類知識點進行反復研究分析,從而透徹理解,可多次利用。PPT方式主要指將相關圖片、聲音和文字結合到一起,對文章相關知識進行標注,通過視覺和感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培養自主學習能力。故事式的表現形式主要指教師根據語文課程的需求和中職學校學生所學專業的特點,設置相關故事,讓學生自主選擇角色。學生表演之前,對文章進行充分預習、有效掌握,通過表演加深對角色的理解,建立快樂學習的課堂。例如,在《警察與贊美詩》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布置課前任務,將全班學生分為6個學習小組。按照主人公蘇比為進監獄過冬而實施的6次犯罪過程,學生自主選擇不同的場景和角色進行課本劇微課拍攝。課中教學實施過程中,教師進行微課展示及闡述點評,讓學生在活動體驗中分析小說情節和人物形象,深入理解把握小說主題,從而體會作者“含淚的笑”的藝術特色。
綜上所述,微課在中職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提高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興趣,促進學生與教師的交流,有效拓寬了講課途徑,幫助學生鞏固相關知識點,提高課堂教學的整體效率及教學效果。因此,中職語文教學要合理應用微課教學方法,做好備課準備,充分發揮微課教學的優勢,從而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促進中職語文教學的發展。
[1]李 維.微課在中職語文教學中應用分析[J].科技資訊,2015
[2]呂長慧.淺談微課在中職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6
ISSN2095-6711/Z01-2016-11-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