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莉
(伊犁師范學院 生物與地理科學學院,新疆 伊寧 835000)
高校地理師范生實驗教學技能創新策略探索
徐莉
(伊犁師范學院 生物與地理科學學院,新疆 伊寧 835000)
從伊犁師范學院地理師范生的地理實驗設計與開發、演示實驗以及應用于教學實踐三個階段的教學活動入手,結合問卷調查的方法,對2013級地理師范生地理實驗教學技能的學習過程進行觀察分析。結果表明,大部分師范生的地理實驗能力有明顯的提升;使之得到可持續發展的途徑主要有注重專業知識積累、增設課程、注重實踐能力的培養以及實驗教學在教育教學實習中的應用。
地理師范生;地理實驗;技能;策略
在知識經濟代,培養創新人才已成為國家的首要任務。基于此,在新一輪課程改革中,提出了要改變單純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中學地理學科是一門知識性和實踐性都很強的學科,作為自然科學的一個分支可揭示地理事物的分布、發展、變化規律。因此,地理實驗教學法對實現知識傳授方式的根本轉變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本文主要從高校地理師范生的地理實驗設計與開發、演示實驗以及應用于教育教學實踐三個階段的教學活動出發,結合問卷調查,探究優化培養地理師范生實驗教學技能培養的策略,為中學地理教育培養高質量的一線地理教師奠定基礎。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地理實驗的開展是改變這種教學方式的一個有效途徑。地理實驗教學在國外早已納入到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之中,并對實驗教學有明確具體的要求和表述。在我國,新課程改革對地理實驗教學從課程理念到課程目標也已經有了明確的要求。因此,作為高師院校應轉變人才培養方式,除了不斷加強對師范生創新性理念的培養外,更要注重師范生實踐知識的學習和訓練,對培養高質量的一線地理教師具有重要意義。
目前,許多高師院校針對地理師范生的基本教學技能做了大量研究,也取得了一定成果[1-4]。但更多強調的是對師范生基本教學技能的培養,如語言技能、導入技能、體態語技能、三板技能及結束技能等。然而,針對師范生的地理實驗教學技能的培養研究卻鮮見報道。一些學者基于中學地理課堂教學的實際調查探究了中學課堂實施地理實驗的情況,多數研究均表明地理實驗在中學地理課堂中開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歸納其原因主要是許多一線地理教師對實驗教學沒有系統的學習和認識,缺乏理論基礎和實驗操作技能[5-6]。因此,要轉變中學地理課堂這一現狀,除了加強對一線地理教師的地理實驗教學技能的培訓外,高師院校也要轉變對地理師范生的培養方式,加強對師范生在本科學習階段地理實驗教學技能的培養,從而為師范生未來從事一線地理教學工作奠定了一個良好的基礎。
本次研究主要是基于地理師范生實驗教學技能的培養。因此,本文以伊犁師范學院(以下簡稱為“我校”)2013級地理師范生的地理實驗設計與開發、演示實驗以及應用于教學實踐等教學活動為例,對2013級38名師范生的地理實驗教學學習過程進行了觀察和分析,旨在通過對本班師范生的實際表現,提出適合地理師范生實驗教學技能培養的優化策略。
2.1 地理實驗設計與開發階段
本階段是地理師范生的地理實驗開發與設計研究的理論階段。按照理論課程的要求,所設計與開發的地理實驗能夠體現實驗的可操作性、簡易性、針對性、直觀性、啟發性以及探索性等,基于這些定性指標對完成的實驗項目進行評價,并劃分優(85~100分)、良(75~85分)、中(60~75分)、差(60分以下)4個等級。對2013級38名師范生進行統計分析得出:優秀率約為7.9%,良好者約為31.6%,中等者約為39.5%,差者約為21%。由此可以看出,優秀者占比較少,良好和中等者居多,表現較差者約占總人數的1/5。可見,師范生對地理實驗設計與開發的總體掌握程度一般。為了能夠更好地分析原因,除了使用指標評價外,還采用了調查問卷的形式對師范生進行了解,基于這兩種方法,得出影響地理師范生進行實驗設計與開發的主要因素,具體有以下幾點:一是可供參考資料以及教材較少,理論依據不完善。目前還沒有統一編寫好適用于不同層次學習的地理實驗教學的理論書籍,對地理實驗理論的研究還比較薄弱,導致師范生在學習時缺乏一定的理論基礎知識。二是地理實驗學習評價方法有待進一步完善。地理實驗學習評價體系的理論依據、評價功能以及所遵循的原則都有待改進和完善,目前關于這方面的研究較少,且沒有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因此,在對師范生進行綜合評價時,可能存在不全面的問題。三是對地理現象、本質、原理等認識不夠。部分師范生由于對地理原理、規律等知識理解不夠,導致在設計實驗時難以把握其規律,甚至出現很大偏差。因此,在培養師范生地理實驗設計與開發能力的同時也要強化師范生對本體性知識的學習。
2.2 演示實驗階段
本階段,主要是通過針對前期已經設計好的地理實驗項目,在規定的時間內進行演示,以直觀的方式展現出教材課本中的地理現象、規律以及原理等。此階段的評價標準設定是結合地理實驗設計與開發階段的基本指標以及實際演示實驗的完成效果,共同作為綜合評價標準,考查師范生的實驗操作能力、觀察能力、分析能力、組織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等。此階段,為了保證演示實驗的完成效果,是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開展,2個人為一個小組。每組通過相互協調和合作的方式完成實驗的演示,然后,分別對每個師范生的表現進行綜合評分。對38名師范生進行綜合評定結果為:優秀者10人,良好者15人,中等者9人,差者4人;總體來看,在演示實驗的過程中與地理實驗設計與開發階段相比較,表現優良者較多。
從整個演示實驗的過程可以看出:首先,能夠演示實驗的材料較多且容易獲取,而且,基本能夠反映地理現象、規律等知識。其次,小組合作的方式加強了師范生之間的合作精神和團隊意識,同時,在合作演示實驗的過程中,對實驗的設計與開發有了更多的思想交流與碰撞,使之不斷完善。最后,明顯發現學生獲取知識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得到了極大的提高,說明這種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激發了學生探究和獲取知識的熱情。當然,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個別實驗過程的現象不明顯;實驗時間分配不合理,或長或短;實驗原理與地理原理之間存在差異性等等。
2.3 教學實踐階段
為了檢驗師范生能否靈活地將地理實驗用于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本階段讓師范生選取高中地理必修課程的內容,實際講授一節課,要求在授課過程中加入地理實驗,完成教學任務。評價標準是以教學技能培養的10項標準作為基礎,同時結合教師評價和學生評價的方式,綜合評價師范生的具體表現。對38名師范生進行綜合評定結果為:優秀者8人,良好者13人,中等者10人,差者7人。從結果來看,約有81.6%的師范生達到了基本要求,能夠借助地理實驗有效地完成教學任務。
3.1 注重專業知識積累
高校地理師范生應該具有廣博而深厚的地理專業知識。通過對師范生以上三個階段的訓練發現,部分師范生地理基礎性知識不扎實是導致地理實驗設計與開發難以進行的重要原因之一。通過調查問卷發現,60%以上的師范生需要強化的地理實驗能力是實驗思維能力、實驗設計能力與操作實驗能力。因此,師范生應從大學一年級到四年級不斷完善自己的專業知識體系,強化本體性知識的學習,加深對條件性知識的理解,注重對實踐性知識的應用,綜合提升文化知識。綜上所述,要提升師范生的地理實驗能力,就務必要加強師范生對地理基礎性知識的學習,注重專業知識的不斷積累。
3.2 優化高校課程設置,增設相關課程
高校課程設置是圍繞學科人才培養方案和社會需求來設定的。因此,在不同時期課程設置具有一定的時代性,為了適應新課程改革,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轉變傳統教學方式,就應該對相應的課程進行更新和調整。對于高校地理師范生而言,除了相關的教育類課程外,要適當增加實踐性課程的比例,注重課程設置之間的協調性和滲透性,優化課程組合,從而提高培養質量。我校地理科學專業課程設置中,增加了“中小學地理課外實驗設計與開發”這門課程,為培養師范生的地理實驗能力提供了較好的學習機會和平臺,而且,通過調查問卷得出,約有70%的師范生認為該課程可以幫助他們接收到新穎的實驗教學理念,拓展視野,強化自身的地理實驗能力。由此可以看出,增設相關技能訓練課程是全面提高地理師范生教學技能的重要途徑之一。
3.3 轉變培養方式,注重實踐能力的培養
地理課堂教學效率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地理教學質量,對于提升教育質量而言,地理實驗教學是其中最為有效的方式之一。這就要求高師院校要進一步強化地理師范生的地理實驗教學技能的培養。因而,要不斷優化高校地理師范生人才培養模式,從而使師范生的自身職業得到更好的發展。通過調查問卷可看出,培養師范生地理實驗能力最好的措施中,動手體驗及觀察研討約占80%、觀摩教師演示實驗和中學實驗課程約占20%。因此,親自參與整個實驗有助于提升師范生的實驗能力,而且這種方式是師范生最樂于接受的學習方式之一。
3.4 注重教育教學實習中實驗教學的應用
教師是一種職業化程度很高的工作,許多教學技能在理論學習中都是很難直接獲得,必須要通過不斷的實踐活動才能夠完成,地理實驗教學技能就是其中一項。因此,在教育教學實習的過程中,強化師范生的基本教學技能的同時,也要加大地理實驗教學技能在實際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比例。通過教學實踐,設計出更多適合教學的地理實驗,而不是簡單模仿已有的地理實驗,同時不斷地反復練習,從而靈活地應用于課堂教學中。因此,要提高師范生教育實習質量,除了嚴格實習考核制度外,最為關鍵一點是加入對地理實驗教學技能掌握程度的考核評價機制。
[1] 李紅.地理師范生教學技能培養對策新探[J].地理教育,2009(9):59-61.
[2] 張廣花,胡良民,張蒙蒙.高師地理科學專業學生教學技能培養初探[J].地理教育,2013(1):117-118.
[3] 李富,王純巖.高校地理師范生教學技能培養[J].繼續教育研究,2015(2):113-115.
[4] 胡紅兵,詹玉蘭.卓越教師計劃背景下地理師范生教學技能訓練模式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5(26):184-185.
[5] 張廣花,張倩倩,胡良民.基于中學調查的高校地理師范生培養研究[J].遼寧師專學報,2015,17(1):90-92.
[6] 張家輝.開展地理實驗教學,培養學生創新能力[J].地理教學,2011(2):59-60.
(責任校對 莫秀珍)
10.13582/j.cnki.1674-5884.2016.12.025
20160615
伊犁師范學院2014年教育教學改革一般項目(JGYB201428)
徐莉(1986-),女,新疆博樂人,講師,主要從事地理課程與教學論以及自然地理學相關教學和研究。
G642
A
1674-5884(2016)12-008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