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嘯,黃霞春,王鵬
(湖南理工職業技術學院,湖南 湘潭 411104)
高職院校普通話在線課程學習現狀調查分析
——以湖南理工職業技術學院為例
周嘯,黃霞春,王鵬
(湖南理工職業技術學院,湖南 湘潭 411104)
為更好地深化高等學校普通話課程教育教學改革,對湖南理工職業職業技術學院普通話在線課程學習現狀進行問卷調查與分析。結果顯示,學生對在線學習這種新型教學模式的認可度和期待較高,學校應為教學提供一個操作簡便、易用通用的在線課程教學系統,利用網絡平臺實現“時時、處處、人人”共享型信息化學習課堂,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為目標建設在線課程資源,達到拓展學生知識面、提升語言聽說和運用能力的效果。
普通話在線課程;學習現狀;調查分析
國家信息化教學改革是“互聯網+”發展的需要,同時也是教育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普通話課程的目的是培養與提高學生職業綜合能力(普通話口語能力),提高學生職業語言素養,提升學生職業能力,拓寬就業渠道。為了更好地深化高等學校普通話課程教育教學改革,促進高校畢業生更高質量就業,本文以湖南理工職業技術學院(以下通稱湖南理工職院)為例,對高職院校學生普通話課程在線學習現狀進行問卷調查,以期為深化課程實現信息化教育教學改革提供參考[1]。
近幾年來,湖南理工職院結合教學實際情況,結合學生實際需要,運用“互聯網+”的現代信息教育技術模式,進行了課程教學實踐和探索。為了全面了解高職院校學生對普通話課程在線學習過程的了解程度、在學習過程中的需求,找出符合大學生人文素質發展和實踐運用的普通話課程在線教學模式,筆者進行了“普通話在線課程學習問卷調查”,共發放問卷168份,回收有效問卷168份,回收率為100%。調查對象為168名在校學生,男生59人,占35.12%,女生109人,占64.88%;大一學生40人,占23.81%,大二學生102人,占60.71%,大三學生26人,占15.48%。
3.1 大學生對普通話在線課程的認識和接受程度
普通話在線課程改變了以往傳統的課程教學方式,具有高效、實時互動、即時反饋、互評互促的特點,它能為學習者提供更便捷、更全面的學習體驗。
通過表1的問卷調查可知,學生對普通話在線課程這種新型的教學模式還是十分樂于接受和嘗試的,80%的學生喜歡這種改革后的教學模式。
通過表2的問卷調查可知,學生認為普通話在線課程與傳統教學最大的區別在于利用網絡在線課程可以在學習資源的獲取、學習內容的選取、與教師同學的交流互動等方面有更多自主選擇權,也更為快捷和便利。

表1 你對普通話在線課程的興趣

表2 與傳統教學相比,你認為能夠促使你參與到網絡學習中的原因
通過表3的問卷調查可知,學生自主學習后希望能夠得到教師及時給予解惑答疑的幫助,希望教師答疑與自主學習能夠完美結合。因此,83.33%的學生選擇課堂講授和網絡學習相結合的學習方式。

表3 你比較喜歡哪種教學環境
3.2 學生對普通話在線課程學習資源的需求
“互聯網+”的教育信息化是網絡時代教育變革的顯著特征,信息化時代在線學習資源的質量是大學生自主學習效果如何至關重要的因素之一。
通過表4的問卷調查可知,學生們在網絡課程學習的過程中最希望獲得的資源有課程標準、在線作業、在線測試、案例分析、練習題庫、學習過程的技術支持六大類。
通過表5的問卷調查可知,學生們在線課程學習體驗過程中,最希望通過小組間、生生之間對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交流討論來提高學習效果;當然在學習過程中教師在線答疑及課程內容講授音視頻資源也是學生獲取知識、提高能力必不可少的資源。

表4 你認為網絡課程中應該包含的欄目
通過表6的問卷調查可知,學生在線學習時最希望獲得的教學資源是教師提供的關于課程講授內容的音視頻資料。教師將教學過程中的重點、難點等知識點用音視頻的形式錄制下來上傳至網絡平臺,學生可以隨時隨地自主學習,可按需選取學習內容,既可以查漏補缺又可以鞏固強化學習的知識。

表5 你比較喜歡教師安排的哪種網絡課堂活動

表6 在學習過程中,比較喜歡哪一類的資源
3.3 在線課程學習交流互動
普通話課程傳統教學過程,由于大多是大班上課,教學時數少,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非常有限,對學生的指導往往也只能是一帶而過。通過網絡在線學習平臺,學生可以將自己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或問題在平臺中與同學、教師,甚至校外的教師、同學一起探討、交流,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手段;還可以為教師的教學提出更多更好的建議和意見,提高教學效率和學習效果[2]。
通過表7的問卷調查可知,91.07%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經常采用如qq、在線答疑等即時交流工具與教師交流溝通。

表7 學習過程中,你較習慣采用什么方式與教師或其他同學交流
通過表8的問卷調查可知,在線學習過程中,學生希望教師也能即時參與學生之間的討論,并能及時幫助他們解決問題和困難;希望能夠通過在線平臺實現傳統教學過程中無法達到的學習過程的即時答疑解惑。
通過表9的問卷調查可知,學生選擇普通話課程在線學習這種教學模式,通過信息化現代技術的運用能夠鍛煉自己自主學習、探究學習的能力;并且希望平臺能夠讓自己獲得更多的知識,拓展自己的知識面,提升語言聽說和運用能力。

表8 在網絡學習過程中,你比較需要教師做什么

表9 通過該課程的網絡學習,你希望收獲什么
4.1 結論
湖南理工職業技術學院普通話課程在線課程教學模式是“互聯網+”課堂高度融合的信息化教學模式嘗試與改革,將理論傳授與實踐訓練深度融合適應新常態的新型教學方法和手段,讓學生有效利用信息平臺和資源,實現發現學習、問題解決學習,這對創新人才的培養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
4.2 建議
為配合教學團隊的課程資源開發、學生在線自學自測的需要,學校應為教學提供一個操作簡便、易用通用的在線課程教學系統,利用網絡平臺實現“時時、處處、人人”共享型信息化學習課堂。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為目標建設在線課程資源。在線課程資源建設過程中應以學習者為中心,依據單元知識碎片化、課程設計情境化、教學資料集成化的原則開發建設在線學習資源庫。形成正向激勵為主的評價體系,在線課程教學應改變傳統教學一考定成績的現狀,注重學生整個學習過程、綜合性評價[1]。
[1] 周嘯.普通話課程云空間仿真教學平臺設計與實現[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5(2):80-82.
[2] 周嘯.仿真教學在云空間普通話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當代教育論壇,2015(2):103-107.
(責任校對 莫秀珍)
10.13582/j.cnki.1674-5884.2016.12.041
20160905
2014年度語言文字應用研究專項課題(2014YB-004)
周嘯(1972-),女,湖北武漢人,副教授,碩士,主要從事職業教育教學管理與語言文字應用研究。
H191
A
1674-5884(2016)12-013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