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丹
摘 要:學校圖書館是學校組織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學校實施教學的一個重要據點,對提高教師的專業知識、科研素養、綜合能力起著重要的作用,對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起著積極的引導作用。積極推進學校圖書館的建設,充分發揮學校圖書館的作用,在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方面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學校圖書館;建設;對策建議
學校圖書館是搜集、整理、保存、傳播和利用書刊資料為學校教育、教學、科研提供服務重要體系,是為學生獲取信息、增長知識的重要場所。學校圖書館應利用現有的寶貴資源及文獻寶庫的優勢,配合學校的教育目的,充分發揮圖書館為教學、科研的服務功能及培養人、提高人的綜合素質的教育功能,使之成為學校的文獻信息中心。
1 當前學校圖書館建設存在的問題
1、硬件設施落后。學校圖書館是教師、學生獲取知識的場所,設施齊全是一個基本要求。然而,多數學校圖書館的硬件設施建設還存在著館舍陳舊、面積小、管理維護設備(防塵、防潮、防火、防盜)欠缺、文獻資料少等現象,無法為讀者提供一個相對適宜的閱讀環境。如:新疆兵團第五師黨校、職校圖書室只有面積70多平方,有各類藏書2.3萬冊,均屬陳舊圖書。根本無法實現滿足黨校、職校教學和科研需求的正常藏書結構,給教學和科研工作帶來了困難。因此,新時期加強學校圖書館基礎設施建設,對于圖書館作用的發揮具有基礎性作用。
2、投入資金不足。兵團各師學校經費的通常主要來源于師黨委財政撥款,學校建設除了圖書館之外還有很多工作要做,有的學校領導認為圖書館的作用不大,因此在經費投入上就實行能少則少、能免則免的原則,給學校圖書館的發展帶來了資金上的限制。如:五師黨校、職校圖書多年未更新,雖然有相關部局對學校圖書室進行捐贈,但大部分不適合學校的教學與科研。另外,各種名目繁多的報刊、雜志征訂任務的攤派,也限制了資金投入量。資金投入的剛性不足,即制約了學校圖書館日常管理和維護,也影響了藏書的更新,難以滿足教師教學科研與學生學習的需要。
3、信息化程度低。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網絡的廣泛普及,改變了人們的工作和學習方式,現代人足不出戶,在家或辦公室利用電腦、手機等工具就可以查閱資料、搜索信息、閱讀文章。而部分學校由于領導重視程度不夠,資金投入少,使得學校圖書館信息化建設水平不高,多數學校圖書館只是簡單的配備了工作電腦。來學校學習的學員必須要到圖書室查詢想要的圖書,圖書管理員也大多要用傳統筆記的方式來完成借出和歸還記錄的工作,給圖書查找與圖書借閱管理帶來了很多的困難,這與當前信息化社會的步伐是極其不相符的。
4、人員隊伍水平不高。專業的工作應該由專業的人員來做才能更好的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隨著圖書館信息化水平的不斷提高,必然要求學校圖書館從手工操作逐步向現代化管理方向轉變。這就要求圖書館工作人員要具備相應的學科知識和技能,才能較好的開展服務工作。目前,多數學校黨校圖書館工作人員絕大多數來自于行政崗位甚至是工勤崗位,同時,還存在兼職和職稱占崗等問題。在工作中,這些工作人員勢必無法準確判斷教學和科研工作的需求,當然也就不可能為教學和科研工作提供優質和高效的服務。
5、使用率有限。在部分學校圖書館,至今還停留在傳統的“等客”上門的被動式服務層面上,導致部分學校圖書館處于一種自我封閉的狀態之中,被人忽視。此外,部分學校在教學培訓中,采取單一的教學模式,以完成講授內容為目標,著重課堂教學,輕課后鞏固,沒有布置相關“作業”,沒有發揮圖書館“第二課堂”的作用,降低了學生對圖書館的認識和利用率。
2 學校圖書館建設的對策建議
1、提高認識,轉變觀念。黨的十八大提出要“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學校圖書館作為文化知識的載體,有義務為學校發展和科研、教學提供不可或缺的服務。學校要深刻理解文化強國的重要意義,要深刻理解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是學校發展的核心和落腳點,要深刻理解實現學校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離不開學校圖書館建設這一重要工作內容。學校要提高對圖書館工作的重視程度,在資金投入和制度建設等方面要向圖書館建設上傾斜,要將圖書館的發展作為實現學校發展的重要內容之一,努力將學校圖書館建設成為體現時代特征、滿足教學與科研需要的現代化圖書館。
2、加大經費投入力度。各級黨委和政府要重視學校教學設施建設,加大基本建設經費投入,以滿足教學和科研工作的需要”。兵、師黨委應據此建立完善財政投入保障機制,在各級黨委預算中,確保學校圖書館建設經費。學校領導要增強主動性,積極向上級反映基礎設施建設所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加大與科技部門的協調與溝通,向科技部門申報圖書館信息化建設項目,爭取上級領導及相關部門的關心和支持。同時,做到專款專用。學校要在圖書館建設上嚴把使用關,努力做專項資金專項使用,避免其它科室擠占圖書館用于購置新書、改進信息化程度和改善辦公條件現象的發生,真正提高圖書館的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
3、改善藏書結構。兵團部分學校圖書館改善藏書結構必須要加大新書的購置力度。圖書館采購人員應該加大與教師的溝通力度,及時了解教學和科研的走向及需求,采購到最新的、能夠滿足教學和科研需要的新書和好書。同時,要做到撤除架上的一些過時書籍,將那些徹底過時不用的書籍下架,將有用的和新的書籍擺在顯眼的位置。另外,還必須拋棄以數量來充數的觀念,要堅持有用、合理、最新的原則來購置新書。學校改善藏書結構應該按照學科體系、知識體系來購置和配套相關書籍。
4、 加強信息化建設。學校加強信息化建設要通過以下三個方面來實現:首先,加強管理信息化建設。學校圖書館在配備電腦等相應設備的同時,應安裝圖書館管理的相關軟件,實現圖書館管理的信息化,從而提高管理效率,方便學員檢索和借閱書籍;其次,加強與其他圖書館的信息共享。通過網絡技術,與其他圖書館建立共享機制,可以為學生從其它圖書館借閱到本館所沒有的書籍,并可以為其它圖書館提供相應的幫助,提高資源的共享率;再次,購買電子期刊的使用權。事實證明,電子期刊種類多、數量大、費用低的優勢可以在某種程度上替代紙質期刊,同時也方便了廣大教師和學員。
5、做好業務培訓和指導,加強學校圖書館人才隊伍建設。大部分學校圖書館經受長期的門庭冷落,多年來已經少有新進大學畢業生,原有工作人員也很少得到再培訓和再教育的機會,整體素質難以滿足發展需求。因此,學校圖書館亟待建立優秀人才的引進機制和對既有工作人員的再教育、再培訓機制,讓圖書管理人員學習和借鑒發達地區的先進做法。另外,還可聘請相關專家通過講學和現場指導的方式來提高圖書館工作人員素質,以便提高圖書管理人員的服務水平和意識。
6、廣泛開展各類讀書活動。開展各類讀書活動是培養學生良好讀書習慣的需要,也是對讀書興趣、讀書方向的有益引導,多種多樣的讀書活動能不斷營造濃郁的讀書氛圍,進一步豐富校園文化的精神內涵,并逐步打造出特色紛呈的書香校園。
參考文獻
[1]陶鋼.網絡信息資源組織與圖書館讀者工作[J].圖書館論,2000,(4)。
[2]趙文廣.加強人才能力建設是圖書館事業發展的根本[J].圖書館建設,2004,(4)。
[3]林宏.網絡環境的影響與期刊信息服務的發展策略[J].圖書館論,2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