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昕
【內容摘要】求異思維,簡單的說,就是打破常規思路對相關問題進行分析,進而解決問題。將求異思維應用于語文教學中,對學生創新思維和創造能力的培養產生著相應的積極影響,是新課程背景下我國高中語文教學必不可少的教學理念,受到廣大高中語文教師的高度重視。本文基于高中語文教學中求異思維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對其具體運用進行了分析,希望能夠對高中語文教學質量的提升提供相應的支持。
【關鍵詞】求異思維 高中教育 語文教學 實踐應用
求異思維,從本質上講是一種具有一定創造性、經過適當變異的思維方式,其最為顯著的特征是:求異思維的發出者自身不再受到其固定思維模式的限制,而是能夠發現問題的不同,從多種角度對相關問題加以分析和思考,進而順利解決問題,將其應用于教育實踐中,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造能力等,是一種較為先進的教育思維模式。在當前我國高中語文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將求異思維的滲透與教學方法的設置相結合,結合教學需求合理選擇教學方法,并將求異思維貫穿其中,真正發揮求異思維的教育作用,促使學生得到更好的發展。
一、求異思維運用于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可行性
結合高中學生心理發育特征可以看出,高中階段是學生思維發展最為活躍的時期,學生思維的發散性較強,思辨能力和創新能力受其影響得到了相應的發展,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產生著一定的積極影響①。并且受到我國當前應試教育模式的影響,學生語文成績的考察一般以定量考核為主,所以,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較為重視提升學生的語文解題能力。但是隨著新課程改革思想的貫徹落實,我國高考語文題型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需要學生死記硬背的內容逐漸減少,考察學生主觀能力的題型則逐漸增多,給高中語文教師的語文教學增加了一定的難度。基于此,教師為了培養學生解答主觀題型的能力,可以適當的在課堂教學中滲透求異思維,培養學生多角度的解題能力,為學生語文能力的提升創造條件。
二、高中語文教學中運用求異思維的必要性
要想在新課程背景下的高中語文教學實踐中培養學生的綜合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高中語文教師就應該以課堂教學為基礎,將求異思維能力的培養與教學方式的選擇相結合,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作用,促使學生獲得更好的發展。現階段,國際社會發展的主要趨勢已經表現為國家間的人才競爭,所以高素質人才的培養成為各國教育的重點內容,對各國綜合國力的提升產生著極其重要的影響。所以,我國要想在國際競爭中取得優勢,不斷提升自身國際地位,十分有必要培養創新型人才,提升人才的綜合素質②。基于此,在高中教育階段,語文教師應該積極引進求異思維教學,通過求異思維的滲透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
三、求異思維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1.將求異思維與情境創設教學法相結合
將求異思維應用于高中語文教學實踐中,主要是為了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所以教師可以將求異思維與情境創設教學方法相結合,通過情境構建為學生營造相應的學習場景,進而引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促使學生自覺發現和分析問題,提出對事物的不同看法等,鍛煉學生的求異思維,促使其創新思維和創造能力得到相應的提升。
例如,在講解《林黛玉進賈府》一文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結合文章特色和求異思維教學需求,緊緊圍繞賈府中各個人物的性格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讓學生根據自身對人物的理解進行角色扮演,進而讓學生根據扮演感受分析人物性格。在完成情境教學的基礎上,教師可以適當向學生講解歷史研究中對賈府人物性格的定位,然后結合學生的性格分析,探究不同思考角度下思維結果的差異性,讓學生對本節教學內容有更為深刻的理解,鍛煉學生的求異思維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2.將疑問設置法與求異思維的培養相結合
將疑問設置教學方法與求異思維培養有機結合在一起,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中把握時機,巧妙地提出疑問,進而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促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自覺開動大腦進行思考,以不同的方式解決問題,真正培養學生的求異思維能力。
3.在多角度觀察法教學中滲透求異思維理論
受到我國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學生在長時間的學習過程中極易產生思維定式,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難以形成思維創新,對學生的長遠發展產生不利影響。所以,高中語文教師可以在教學實踐中滲透求異思維,引導學生從多角度思考問題,打破思維定式,獲得更好的發展③。例如,在講解《家》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從多角度對覺新與錢梅芬的愛情進行分析,如:如果沒有封建制度的壓迫,兩人是否能夠真正在一起?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如果二人繼續堅持他們的愛情,是否會得到圓滿的結局?
四、結語
綜上所述,將求異思維應用于高中語文教學中,有助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所以,高中語文教師應該重視求異思維教學,結合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適當滲透求異思維,促使學生全面發展,為學生的未來成長做出相應的貢獻。
【注釋】
① 袁家強. 論求異思維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實際運用[D]. 河南大學,2013.
② 詹文杰. 研究求異思維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 南北橋,2014(7):89-89.
③ 宮新寬. 芻議求異思維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實際應用[J]. 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5(3):189-189.
(作者單位:江西省樟樹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