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芬
摘 要:進入 21 世紀,“以人為本”、“終生體育”等理念越來越受重視和關注。培養和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質,提高人際交往的能力等成為中小學體育目標的重要內容,但是忽視了一項最基礎教育,即生命安全教育。本文針對目前小學體育發生的安全問題提出了一些防范措施,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體育;安全問題;防范措施
所謂小學體育安全問題,是在學校組織實施的校內外體育活動,以及在學校負有管理責任的體育場、館和其它體育教育教學設施內發生的,造成在校學生人身損害后果的事故。當前,小學體育教學中越來越多的安全問題顯現出來,使得防范這些安全問題迫在眉睫。本文就如何防范小學體育中發生安全問題提出了一下措施:
1 對小學體育安全教育的正確定位
對于小學體育安全教育的定位我們可以從以下三方面把握:首先從思想上引起重視。學校體育教學作為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學校體育教學特點和規律,對安全的要求更加嚴格,所以安全問題在學校體育教學中顯得尤為重要。其次,對于小學體育安全教育因建立長效的機制。并加強小學體育安全事前的應急準備,以減少和避免事件的發生為目的,并預測可能發生的突發公共事件,同時,在事件發生后能使之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和幅度內,對于意外的安全問題,能進行及時有效的處理并把危害降低到最低,然后促使事件向積極健康的方向發展;并建立體育安全教育的考評考核指標,以此作為學校、體育教師晉升、評優的重要指標。再次,體育老師在傳授專業技能的同時應加強體育安全教育。安全是基礎,專業技能是目標。把安全意識貫徹深入到每堂體育課的教學中去。
2 完善立法與規章制度
首先,加強立法工作,以法治體,改變學校體育工作的被動局面,減輕體育教師的心理負擔。家長有種錯誤的觀點是:孩子來學校上學,學校的老師有責任是監護人,無論什么情況下,只要是在學校范圍出現安全事故,第一反應是找學校的責任。由于在體育安全事故方面卻沒有明確具體的可操作方法,沒有相應的法律法規作保障,所以應加強小學體育安全事故方面的立法,明確責權,有法可依,有責可問,出了小學體育安全事故后能依法辦事、科學高效的解決。
其次,完善學校體育安全管理的各項制度。具體如下:制定體育活動、體育訓練的安全規章制度,以保障廣大師生體育課、業余訓練、重大體育活動中的人身安全,給學生營造一個安全、健康的教學環境為出發點;制定體育場地、器材安全管理制度體育課與為確保體育場地、器材的安全和使用,保護公共財產不受損失,保障正常的教學秩序和學生的人身安全的基礎;制定學生課間活動的安全管理制度 ,體育教師與班主任要加強有關學校體育安全法規、辦法、理論的學習,并結合學校、年級或班級等所進行的體育活動,通過體育與健康實踐課、班級的主題班會等形式,指導學生了解所進行的體育活動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和應注意的事項、解決的辦法等。
3 完善機構
成立校園體育安全應急領導小組與學校安全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的主要職責是:居安思危,及時準確地掌握學校的安全狀況及動態,提出預防控制突發事件的對策和措施,并建立快速反應和應急處理機制,及時采取措施;建立健全突發事件防治責任制,檢查督促各部門各項突發事件防治措施落實情況;廣泛深入地開展小學體育安全突發性事件的宣傳教育活動,普及和宣傳各類突發事件的防治知識,提高廣大師生員工的自我保護意識;在縣教育局的統一領導下積極做好學校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工作;與有關部門密切配合,保證各項應急工作高效、有序進行;妥善處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善后工作。
4 各界重視、加強宣傳
體育教學中的安全問題是單純的從一方面去規避,成效不大。出于對孩子的關心,我們應呼吁學校、家庭、社會共同努力,建立一個安全體系。
首先:社會方面社區。公安民警、家庭(家長)學校共同協調組織、開展各種形式的以健康知識為主的活動:組織開展學校體育安全問題演講比賽和征文活動征文和演講比賽,讓學生自己撰寫學校體育安全教育的材料進行比賽,旨在使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定期舉辦體育安全教育講座,由體育主管領導牽頭,體育組組長組織體育教師或聘請學校體育專家、保健醫師開展專題講座,講座可邀請家長共同參;教育主管部門也可采取一些引導措施,如舉辦一些以學校為單位的體育安全辯論賽,并把這一比賽形成一個品牌,讓更多的社會人士、媒體參與進來,共同進行宣傳,形成一個立體宣傳網絡,深入人心,思想認識方面逐漸得到強化。
其次:學校方面。主管學校體育工作的領導:一是加強對體育基礎設施的更新與維護;二是貫徹落實學生的體質測試,建立學生健康檔案,深入了解學生健康狀況。
再次:家庭方面。在學校體育安全教育環節上往往忽略了學生家長的作用,家長應積極主動協助學校對孩子進行必要的安全教育。看似瑣碎的事情,其實非常有必要的。在學校的配合下,成立家長委員會,加強家長與家長之間的交流以及家長與學校之間的定期交流,齊抓共管,及時更新家長的教育方法。
5 加強體育老師的安全技能培訓與考核
體育教學是以運動場為主要學習課堂,以身體活動為主的學習過程。因其獨特的形式,易使學生出現一些身體意外傷害事故,并引發諸多負面影響,故體育教學安全問題備受關注。事前對教師的安全技能培訓尤為重要。然而,現實生活中,小學體育安全事故的應急預防和應急準備又是最容易被輕視、被忽略的方面。
安全第一,預防為主,準備在先,是現代應急管理的一條重要原則。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應加強體育老師安全技能的培訓工作。可利用日常業務素質學習時間,體育教師在校醫的指導下,加強學校體育安全技能培訓與學習,對常見的學校體育安全問題能熟練處理,具有本能行的反應。提高師生員工的體育安全意識和處理突發體育安全事件的能力。
除校醫室外,體育教研組應備有一般急救使用的紗布、繃帶等止血、包扎的物品。以便第一時間里有所需的急救物質。
完善考核制度,把培訓的次數與培訓結束后,統一考試頒發的合格證書,以及小學體育安全問題執行貫徹情況等作為教師晉職晉級的重要依據。這樣可提高體育老師對于體育安全的積極性。通過培訓使中小學教師牢固樹立了保護學生安全的責任意識,熟練掌握了安全管理、安全教育和應急處置的政策法規及職責技能。可大大提高教師的安全管理、安全教育和應急管理能力。
6 對體育安全隱患的排查與規避
為促進學校學生健康開展體育教學與體育活動鍛煉,使學生體能、耐力、速度有效的增強,對學校的體育器材、設備認真做好安全檢查、保養、維修等工作,確保學生在體育器材、設備使用中不發生因器材、設備問題發生的意外。教育局組織人員到學校進行不定期的抽查。
參考文獻
[1]王秋生.《小學體育教學中安全問題的成因及解決措施》[J].學周刊,2015(29)
[2]魏勇.《淺析小學體育傷害事故的成因及預防》[J].當代體育科技,201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