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昱麟(哈爾濱師范大學公共英語教研部,黑龍江哈爾濱150025)
?
初中生英語情感態度與學習策略的調查研究
郭昱麟
(哈爾濱師范大學公共英語教研部,黑龍江哈爾濱150025)
摘要: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要求通過英語學習使學生形成初步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而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具體包含五維目標,分別是語言知識、語言技能、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此次研究主要針對初中生英語學習過程中對情感態度和學習策略的情況調查,通過問卷的形式總結目前初中生對英語學習的情感態度及學習策略是否達到相應水平,最后對存在問題得出結論并提出建議。
關鍵詞:英語課程標準;情感態度;學習策略
2001年6月,《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簡稱《綱要》)由教育部印發,標志著我國第八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確定了新的目標。同年,教育部批準依據《綱要》訂制英語課程標準。目前,《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以下簡稱《標準》)中強調通過英語學習使學生形成初步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促進心智發展,提高綜合人文素養是義務教育階段英語課程標準的總目標。而構成總目標中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具體分目標有五類,分別是語言知識、語言技能、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
初中生在現階段英語學習過程中,認知水平有限,不能夠意識到學習語言的重要性而導致動機興趣不明確、缺乏自信及合作精神等;在學習策略方面,因缺少方法總結的能力而導致學習效率不高,成績不能提升等等,這些都是困擾教師教學的主要問題。所以情感態度和學習策略是除了語言知識和技能外影響學生英語成績的關鍵因素,因此,本文主要從初中生學習策略和情感態度方面著手,分析初中生學習英語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
(一)學習策略
學習策略是指學生為了有效地學習和使用英語而采取的各種行動和步驟以及指導這些行動和步驟的信念。其中包括認知策略、調控策略、交際策略和資源策略等。
(二)情感態度
情感態度是指興趣、動機、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響學生學習過程和學習效果的相關因素以及在學習過程中逐漸形成的祖國意識和國際視野。保持積極的學習態度是英語學習成功的關鍵。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問卷調查的方法。研究調查的目標學校是坐落于依蘭縣的D中學,將調查問卷分別在D中學的3個年級中隨機各抽取一個班進行發放。3個班級共發放問卷139份,有效回收139份,有效率100%。采用統計軟件SPSS22.0進行處理調查數據,對問卷所得數據進行信度分析、因子分子、相關性分析以及成因頻率分析。
(二)研究對象
調查對象均來自D中學,是該校的在校生,隨機發放問卷人數的組成結構分別是初一學年54人、初二學年49人和初三學年36人,總計139人。男女比例分別是52.5% 和47.5%。
(三)研究問題
本問卷設置20道單項選擇題,選項從非常符合到非常不符合,分為5個量級。問題的內容主要圍繞初中生學習英語的情感態度和學習策略為標準,分析學生的英語成績與這兩個課程目標關系及了解初中生對情感態度和學習策略是否達到相應的水平。
(一)因子分析
采用KMO樣本測度及巴特萊特球形檢驗法,對變量之間的相關性進行檢驗。本問卷的KMO值為0.926,說明該數據適宜作因子分析;而巴特萊特球形檢驗統計值的顯著性概率是0.000,說明數據具有相關性,數據適宜做因子分析。
根據旋轉成分矩陣進行分析并計算,重疊的題目相減,差的絕對值必須大于0.05,故刪去不符合的第18題。同時,刪去共同度低于0.4的第12題。由于固定因子維度值為2,因此,數據被分為兩個維度:學習策略與情感態度。
(二)相關性分析
Pearson相關分析結果為情感態度與英語成績的r=0.686,學習策略與英語成績的r=0.629,以上數據說明英語成績與這兩個維度均呈正相關,用數據說明,英語成績確實受情感態度和學習策略的影響。
(三)數據分布頻率分析
1.情感態度維度。代表情感態度維度的7道題中,經頻率分析所得數據顯示,學生對題目整體選擇說不準的百分比最高。由于本文篇幅有限,選擇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結果進行展示剖析。
表一
表二
由表一、二可以看出,不是所有學生對于學習英語的情感態度都可以達到英語課程標準的要求,甚至大多數學生對于學習英語還存在模棱兩可、不能確定的情感態度。說明大多數學生,并不知道明確學習英語的作用,體現出興趣不高、缺乏自信心等態度。
2.學習策略維度。代表學習策略維度的11道題中,經頻率分析所得數據顯示,只有第6和15題中,學生選擇非常符合的百分比是最高的,而剩余題目學生對其整體選擇上仍然是說不準的百分比居高。
表三
表四
從研究數據中發現,學生認為課堂上記筆記、課后復習筆記這樣機械化學習比較符合自己的學習現狀,而對于英語課程標準提出的學習策略相關要求,大部分學生遠遠沒有達到相應水平,如表三、四。
根據對圍繞《標準》內容要求制定的問卷調查進行數據統計分析,得出結論:
(一)初中生學習英語的情感態度大多不明確
分析結果表明該調查對象的學生對英語學科興趣程度和學習英語的意愿等均不能達到《標準》中情感態度的相應要求等級水平。因此,教師應注重誘導學生正確的學習觀,注意培養學生積極的學習態度,正確指引學生的學習動機。
(二)初中生學習英語的學習策略缺乏靈活性
從學習策略維度的11題頻率分析中可以看到受傳統教學法下學習方式的影響禁錮了學生的認知方式,學生不能靈活多變地采用《標準》中提出的英語學習策略,被調查初中生的問卷結果頻率分布顯示,對于學習策略的使用情況大多還偏向不明確的態度。學習策略是靈活多樣的,可以因人而異,這就要求教師有意識地幫助學生形成適合他們本身的學習方法,讓他們采用科學的途徑來提高學習效率,而且還要幫助他們形成自主學習的能力,教會學生善于總結和形成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方法。
通過對D校初中生進行問卷調查,可知《標準》中提出的情感態度和學習策略,在該校學生中的反饋情況不盡如人意,這可能與當地教學方式、教師培養、學生層次等息息相關,但就調查結論根本而言,學生成績的提高不僅要依靠學好語言知識和技能,還要貫徹掌握好情感態度和學習策略,要全面發展綜合語言運用的能力,這在初中階段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端正學生學習態度
教師應該關注所有學生,顧全大局,注重個體差異,因材施教。了解學生所想所需,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優化課堂教學,衡量所授知識的難易程度,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使他們了解學習英語的作用并明確自身的學習目標。體會學習英語的樂趣并能夠保持學好英語的自信心。
(二)加強學習策略指導
在初中階段,形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有助于對未來進一步學習英語形成奠基性的作用。因此,在最初培養學生的學習策略是十分必要的,這也是《標準》中重要的目標之一。加強學習策略指導,要求教師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學習風格等等,有計劃、有目標、有步驟地指導學生形成合適的學習策略并把學生培養成自主學習者。
從以上內容可知,情感態度和學習策略無疑與英語成績息息相關。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的總目標是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而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是學習英語最基本的目標,在此基礎上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學習策略是使學生形成綜合語言運用能力高級目標。為了了解初中生對情感態度和學習策略的落實情況,進行了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被調查學校的初中生沒有很好地達到相應的標準水平。為此,針對以上結果并根據《標準》內容提出兩點建議,一是教師要端正學生學習態度;二是要加強學習策略的指導。
參考文獻:
[1]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S].教育部,2011印發.
[2]崔洪弟.教育與心理統計中SPSS的應用[M].黑龍江教育出版社,2002.
作者簡介:郭昱麟(1989-),女,黑龍江依蘭人,碩士,研究方向: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