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晶
摘 要:在美術教學中,應該注重培養學生創新的興趣,從開放選題使學生無思維定式影響、主動引導使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培養創造思維和發散思維、把臨摹與創新相結合等方面培養學生創新的途徑。
關鍵詞:學生;美術教學;創新能力;發散思維;能力培養
中圖分類號:G421;G623.7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06-0007-01
眾所周知,在今天乃至未來社會,知識的創新變得越來越重要。而對世界科技飛速發展的挑戰,能不能不斷創新知識,有沒有大批創新知識的人才,已經成為關系國家民族興衰存亡的大事。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每個教師,尤其是美術教師應該肩負的重任,而課堂是實施素質教育和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主陣地。因此,在美術教學中更應該積極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以下就如何能夠培養學生在繪畫方面的創新能力進行簡要論述。
一、培養學生創新的興趣
興趣是學習的原動力。只有激起學生的興趣,才能讓學生從心里接受并舉一反三地靈活運用。讓學生自己從心里萌生創新的想法才是最根本的目的,一切依靠外力要求的方式只是一種附加在他們身上的負擔而已。在學生還不能理解和接受的時候硬要他們創新,他們只能機械地聽從老師的吩咐,畫一些能讓老師看得過去的作業而已,效果勢必事倍功半。
(1)相信學生,鼓勵大膽想象。兒童的知識儲備量畢竟有限,不易受到現有經驗的束縛,思維比成年人更加活躍、大膽。學生的想象力是無窮的,只是越大越被忽視,甚至抹殺了。教師是學生的啟蒙者,一定要充分相信并且鼓勵他們大膽想象,大膽地表述出來。教師在課堂上可以設計話題讓學生去想、去說,只要能把學生的想象力開發出來,運用到繪畫上,就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成果。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正是如此。比如,可以讓學生描述一下他們心目中的怪獸,教師適當給予引導,將他們的童真發揮到極致。這樣,心開闊了,眼里見慣了的事物便不再千篇一律。
(2)玩中教學,培養感性認識。兒童天性愛玩,根據這一心理特點,教師可讓他們在玩中培養感性認識來實現自我表現的愿望。例如,在“小掛件”一課中,可以讓學生們從家里帶各種掛件到學校,讓他們自己觀察、相互交流各自的掛件的特點、不同點,在游戲中既提高了他們的興趣,也讓他們親身體驗到了事物的不同表象。
二、選擇培養學生創新的途徑
(1)教師開放選題,使學生無思維定式影響。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繪畫時,出題可選擇開放式構想的題目。如選擇在學生腦海中無思維定式影響的題目。中國有句古話:“畫人容易畫鬼難。”因為學生常見的或有印象的事物已經在大腦中留有印象,出筆時就會按照自己印象中的形象去畫,而普通事物學生自己篩選、區分的能力還不夠,所以未免千篇一律。因而,引導學生畫他們沒什么印象的事物反而會因腦海中無印象可描摹,自然會按自己的理解去畫。所謂“創新”,即是超出已存在范圍的新事物。這樣一來,即可首先在形式上讓學生自主創新了。需要說明的是,開放式選題也不是只要虛無、學生們未知的事物即可,是要符合他們的年齡段、理解能力和健康積極的事物命題。例如,畫一下學生們心目中的海底世界,或畫一位小朋友一個人在家的場景等。此方法雖可以讓學生們無思維定式的影響,但這種創新是來自外部的,并不能從根本上提高他們繪畫的創新性。
(2)教師主動引導,使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在教學時,我們不以培養畫家為目的,而是要在學習中讓學生陶冶情操,培養他們的各種能力。因此,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性,就必須多了解學生,尊重學生的思維表現特點。一般來說,學生的美術作品有以下幾個特點:1)運用線條和色彩大膽、單純;2)主觀性強烈,帶有印象成分;3)隨性、夸張。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引導訓練,鼓勵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從而培養其創新能力。
(3)注重培養創造思維、發散思維。要培養學生繪畫的創新性,最根本的就是要培養他們創造性的思維和發散的思維,這樣才能把“要我畫什么”變成“我要畫什么”,增強他們的創新意識。教師的作用在這一環節顯得尤為重要。因此,教師必須積極并且適度地引導學生。例如,二年級“你會設計郵票嗎?”一課的教學,可以讓學生按照自己的喜好設計郵票。教師可以為學生展示多種規格的郵票實物,通過課件演示向學生展示古今中外多種郵票,開闊學生的視野。學生的思路打開了,很快就能設計出內容豐富新穎的郵票了。
(4)把臨摹與創新相結合。臨摹是學畫畫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環節,它能讓學生從范本中發現美的所在,為以后畫畫提供較好的參考。教師可要求學生將范本畫作轉化為自己所處的環境進行部分描摹、部分創作,既能提高學生作畫水平和欣賞水平,又能拓展想象力,促進創新能力的培養。
三、結束語
總之,美術課堂是培養學生發現能力、創新能力的主陣地。作為教師,必須轉變觀念,在教學中不能因循守舊,不能一味要求學生完成作業即可。同時,教師要重視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重視創新欲望的誘發,在教學方法上也要利于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在大力倡導創新的今天,美術教學更應該發揮它獨特的作用,精心設計教學內容,科學實施教學方法,不以得分論好壞,注重挖掘學生的潛在表現力,一切都圍繞服務學生創造力這一目標而展開。
參考文獻:
[1]赫伯·里德.通過藝術的教育[M].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1993.
[2]尹少淳.美術及其教育[M].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