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俠
(盤錦職業技術學院財經系,遼寧 盤錦 124000
?
我國中小企業融資問題及對策研究
李俠
(盤錦職業技術學院財經系,遼寧 盤錦 124000
摘要:中小企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自身的問題以及社會對中小企業的片面認識,導致中小企業面臨著各種問題,并制約著其發展,其中融資難問題已經成為中小企業生存與發展的瓶頸。只有大力改革金融機構,完善法律法規體系,加大政府支持,不斷提高自身素質,中小企業才能逐步解決融資問題,實現持續穩定發展。
關鍵詞:中小企業;融資;對策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中小企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中小企業為經濟發展創造了動力,增加了稅收、就業機會,為整個經濟發展提供了保障。但是中小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卻面臨著很多問題。由于中小企業自身的不健全,如經營管理水平低,信用等級差,抵押擔保困難,財務管理不善等問題的存在,導致中小企業無法有效從銀行取得貸款,造成融資困難,從而嚴重制約了中小企業發展。
一我國中小企業融資存在的問題
在我國,各種融資渠道,幾乎都是傾向于為大企業和大集團服務,而中小企業由于自身的問題,許多融資渠道對于他們來說可望而不可及。
股票融資和債券籌資等應該是企業直接融資的最有效途徑,但是所制定的高限制條件將中小企業拒之門外,所以大部分中小企業只能自籌資金,融資渠道很單一。由于受產品質量、自有資金不足及其他社會因素的影響,企業通過內部融資難以獲得充足的資金,從而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中小企業的進步發展。
間接融資方面,由于缺乏其他融資渠道,中小企業外部融資的主要渠道只能是銀行貸款。雖然國家在政策上給予了中小企業銀行貸款一定的扶持,但是復雜的審批手續和嚴格的限制條件使很多中小企業望而卻步,特別是處在起步和創業階段的中小企業,由于缺少歷史信用記錄,要想通過銀行貸款來滿足企業發展資金是幾乎不可能的。他們更多地依靠個人借款和自我積累來滿足其融資需求。所以銀行對我國的中小企業并沒有起到應有的資金扶持作用[1]。
中小企業如果想取得銀行貸款,按照銀行的要求需要提供不動產等資產作為擔保抵押,同時需要支付資產評估及擔保等費用。由于銀行貸款的業務手續復雜,辦理時間較長,而中小企業規模小,一次性貸款數量少,無形中增加了貸款的管理成本和機會成本,同時由于中小企業與銀行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又增加了貸款的信息采集成本和信用風險成本。銀行貸款的各種復雜條件限制了中小企業的銀行融資的渠道,迫使中小企業從民間進行高利貸等一些不正規的融資,這些情況都大大增加了我國中小企業的融資成本。
目前,我國中小企業基本是以銀行為主導的融資結構,由于企業規模的大小、融資結構和融資意愿呈現出不同的特征,主要以自有資金為主和以幾個人合伙籌集資金為主。資金較多的企業則有部分資金是來源于銀行的抵押貸款,但是銀行貸款的額度比較低,并且需要有足夠的抵押資產,否則很難取得銀行貸款。直接融資手段缺失是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當中最突出的要素。
二中小企業融資問題存在的原因
與資金雄厚、信用良好、歷史悠久的大企業相比,我國中小企業自身存在著許多不容忽視的問題,從而影響了中小企業的貸款。
1.中小企業經營管理水平低,財務管理不善
由于創始人創業背景的影響,中小企業首先關心的是企業的生存而非規范發展,仍以家族式管理為主。企業的經營管理存在著許多薄弱環節,缺乏高素質管理人才,公司管理體制不完善,沒有通用的財務管理體系,資金使用隨意……由于公司規模小、體制不完善等原因,造成企業產品質量或者品牌缺乏核心競爭力,影響了資金回籠及周轉。即使積累了一定的資本,企業首先重視投資于能產生直接效益的地方,對于建立規范的財務體系重視不足,難以為融資提供良好的運行條件,影響到企業在銀行獲得貸款的概率和數額。
2.中小企業信用等級低,抵押擔保困難
中小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如果出現資金短缺,首先想到的是內部股東籌資或者未分配利潤轉增股本。在需要向銀行大額貸款時,卻由于在銀行系統沒有積累一定的信用記錄而難以取得銀行的信任。企業規模小,經營風險比較高,信息透明度差,欠息或者攜款潛逃行為時常發生,這些情況都會降低中小企業的資信等級,挑戰著金融機構的穩健性原則,極大地影響了金融機構對中小企業放貸的熱情。另外中小企業資產規模、營業收入等都沒有達到大型企業的標準,在發展過程中,現有的固定資產不足以作為抵押貸款[2]。鑒于中小企業信用狀況,銀行無法放開中小企業貸款門檻,避免銀行面臨著巨大的風險敞口,中小企業融資陷入惡性循環。
中小企業對資金需求量小,使用頻率高,放貸時間短,這樣就更加大了融資的復雜性。同時,銀行需要花費很大的成本和精力來搜集小企業的信息,以了解企業的信用狀況,這些因素導致銀行對中小企業放貸并不感興趣。同時,銀行等金融機構為了安全,要求對中小企業必須有一套完整的融資手續,繁瑣的融資手續難以滿足中小企業融資簡單快捷的要求。
中小企業雖然規模小,卻能吸納眾多的勞動力就業,有利于緩解就業壓力,是維護社會穩定的重要基礎,因此,扶持中小企業的持續穩定發展成為政府部門的一個重要工作。目前,由于擔保體系尚不健全,抵押貸款難成為中小企業的共性問題。同時,銀行對中小企業貸款的準入門檻設定過高,進一步加大了中小企業融資的難度。為了幫助中小企業解決信貸問題,政府通過建立政策性金融機構為中小企業提供信用擔保和資金支持[3]。但是目前政府部門對中小企業的扶持力度不夠,還未形成完善的扶持中小企業持續發展的政策體制,并沒有從根本上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融資活動仍然受到政策的束縛和影響。國家出臺的很多相關政策,實施力度尚需加強,跟蹤落實還不能完全到位。
三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的解決對策
由于中小企業經營管理模式落后、管理體系混亂、產品創新不足、財務管理體制不健全等問題的存在,從而導致企業融資困難。若想為中小企業融資鋪平道路,需要提升企業經營管理能力、規范財務管理水平、加強核心競爭力建設,以解決中小企業自身存在的各種問題。
中小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是企業管理活動的基礎,也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可靠保證。企業應該制定合理的發展戰略,如擴大經濟規模,聘請高素質管理人才,創造自主品牌,制定合理的價格等戰略方法,提高企業的競爭能力。企業還應該創新經營戰略,創新經營技術,創新管理制度,形成企業發展的法寶。要想在競爭中取勝,中小企業必須進行市場開發,制定特色市場營銷戰略[4]。通過市場分析,確定自身優勢和劣勢,判斷消費者需求,確定目標市場,制定營銷戰略目標,提高營銷技能。同時做好企業內訓工作,提高職工綜合素質。
財務信息是了解一個企業重要的信息來源,也是銀行等金融機構判斷是否予以融資的重要依據。中小企業應當聘請專業的財務人員,定期培訓,做好繼續教育學習,實施更新財務知識,全面提高財務管理人員綜合素質。制定透明的財務制度,完善財務資料,完善財務管理體制。建立內部牽制制度,健全內部審計制度和財務審批制度,為管理者預測和決策提供客觀的有價值的財務信息。積極與銀行等金融機構溝通,需要貸款時,加強財務信息的披露,為金融機構提供審批依據,降低財務信息不對稱的劣勢。
目前,我國中小型企業仍然以從銀行獲得資金作為主要融資渠道。隨著金融體制的改革,我國金融企業不斷自我完善,日臻成熟,這對于改變中小企業融資現狀、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十分有利,從而廣開財路,引導企業直接融資,提高其直接融資比重。例如我國可以借鑒國外證券管理方法,股票或債券可以通過柜臺交易;擴大股票市場規模,推出中小板市場,與主板市場、創業板市場等相互補充;引導、規范民間私募基金等非正規金融機構,建立風投基金和創業基金,出臺專門的法律法規對其進行監管,使其合法化、可監督化;建設中小企業產群交易市場,其運營效率越高,企業的融資效率也就越高,這樣既可以解決中小企業融資問題,又為那些尚不具備上市條件的小型股份制企業提供了一個通過股權轉讓來募集資金的便利平臺。這些多層次的資本市場成為中小企業直接融資的重要途徑。
我國經濟的發展離不開中小企業的巨大貢獻,社會各部門應加強對中小企業的重視。隨著中小企業的逐步擴大,資金需求量不斷增加,正規的金融機構雖然發展較快,但是私募基金等一些非正規的金融機構卻發展較慢,資金實力較弱,無法滿足快速崛起的中小企業資金需求,所以應該迅速調整銀行機構,無論是正規還是非正規金融機構,都應該加強對中小企業的認識,對那些經營管理較好、實力較強的中小企業應該積極扶持。一方面針對這些比較有潛力的中小企業制定一套有效可行的貸款審批流程,降低企業貸款成本;另一方面完善為中小企業融資的信用擔保服務體系[5]。由于中小企業資金實力較弱,抵押品品質較差,所以融資比較困難。這些擔保機構可以為企業融資提供抵押品,并做出還款承諾,改善企業的經營管理狀況,對中小企業經營管理起到監督作用,從而改善了中小企業的融資環境,降低了企業的融資成本,提高了融資的效率。
中小企業對我國經濟的發展所起到的積極促進作用是不容忽視的,政府部門應該制定一定的政策來扶持中小企業的發展,從而形成比較完善的中小企業扶持的政策體系。政府能夠根據不同發展狀況的中小企業制定出不同的措施,實力較強的中小企業應大力扶持,提高政府部門服務意識,精簡融資程序,降低融資成本;實力較弱的中小企業,政府應該優化他們的創業環境、技術改造與產業升級服務環境、信息服務與運行監測環境、培訓服務環境,從本質上提高其經營管理水平,同時對這些較弱企業加強教育,杜絕惡意融資行為和不誠信行為的發生。需要注意的是政府在出臺相關政策時,不能用行政力量強制銀行對中小企業貸款,應該運用市場競爭力量,使資金運用達到最優化。
為了給中小企業融資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條件,解決中小企業資金短缺問題,政府及相關部門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規,但是有些制度過于籠統,所以我國尚需完善這些法規體系,制定更加具體且具有針對性的法律條文和規定制度,明確中小企業與金融機構的權利與義務,保護其在融資過程中各種合法權益,為其融資創造一個良好的市場環境。
在現代市場經濟中,中小企業對市場機制反應靈敏、最具有活力,是我國經濟發展的生力軍,它的興衰會直接影響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速度。王岐山在中小企業金融服務座談會上強調,加快轉變金融業發展方式,推進結構調整和改革創新,加快金融體制機制改革和組織制度創新,充分發揮好市場機制和政策支持的作用,全面提高對小企業的金融服務水平。如今面對著金融機構的大力改革,完善的法律法規體系,政府的大力支持,自身素質的不斷提高,中小企業會逐步解決融資問題,持續穩定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劉曉.我國中小企業融資困境及對策分析[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0,(18).
[2]陳一稀.互聯網金融的概念、現狀與發展建議[J].金融發展評論,2013,(12).
[3]馬錦清.東莞中小企業融資問題及對策探討[J].經濟師,2012,(8).
[4]錢程.中小企業融資體系構建的路徑選擇與有效性研究[J].企業經濟,2012, (2).
[5]戴英.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研究[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3,(1).
(責任編校:陳婷)
Financing Problems of Chinese Medium and
Small-sized Enterprises and Countermeasures
LI Xia
(Panji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Panjin Liaoning 124000, China)
Abstract:Medium and small-sized enterprises are playing key rol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 However, due to its own problems and the unilateral recognition of the society, these enterprises are faced with all kinds of problems restraining their development. One bottleneck is financing problem. Only by reforming the financial institutions, perfecting the law and regulation system, enhancing governmental support and constantly improving their own abilities, can medium and small-sized enterprises solve the financing problem gradually and realize continuous stable development.
Key Words:medium and small-sized enterprise; financing; countermeasure
作者簡介:李俠(1970— ),女,遼寧盤錦人,盤錦職業技術學院財經系副教授。研究方向:會計理論及實踐。
基金項目:高職教育應用教練技術培養創新型人才實踐研究,編號:LZY15337。
收稿日期:2015-12-04
中圖分類號:F83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4681(2016)01-0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