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丹丹
【摘要】本文以元認知策略為理論基礎,設計一種符合英語專業的聽力教學模式以檢測元認知策略在英語聽力教學中的有效性。
【關鍵詞】元認知策略培訓 英語專業 聽力教學 教學模式
【基金項目】本論文是廣西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工程2014年度立項項目《基于元認知策略培訓的新建民辦本科院校英語專業聽力教學研究與實踐-以廣西外國語學院為例 》一般項目類,項目編號:2014JGA252 的階段成果。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2-0125-01
聽力理解的過程是一個復雜的、主動的心理過程。它是對語言材料和語言背景知識構建意義的過程,不是被動地接受語言刺激,而是一個主動的信息加工過程。元認知策略是調整學習過程行為。這是一個高水平的執行能力,能計劃,監督和指導學習過程。根據Underwood (1989)的模式,聽力教學模式分為三個階段:聽前階段的計劃策略訓練、聽中階段的監控策略訓練和聽后階段的評估策略訓練。教師應如何在聽力課堂教學中運用元認知策略來組織設計聽力教學活動呢?以下具體介紹如何在課堂聽力教學中向英語專業學生教授并運用元認知策略的教學模式。
一、聽前階段的計劃策略訓練
聽前策略是指在聽前對聽力任務進行策劃,組織,安排和準備。聽前階段主要涉及確立學習目標,解釋和說明元認知知識和元認知策略以及運用計劃策略去計劃和準備聽力任務。教師可以從以下幾方面指導學生對聽力的注意定向和自我管理做好聽音準備。(1)制定合理的學習目標和計劃。設定學習目標是一種元認知策略,指的是完成學習課程后想要實現的目標和掌握技能(Nunan 1997)。(2)提供與聽力材料相關的語言知識和文化背景知識。教師可以幫助學生預習新單詞和句子,通過對新詞語的解釋和討論,鼓勵學生做大量的課外閱讀來了解國外的民族風情和文化背景。(3)預測聽力材料。在聽力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根據本課題的相關背景知識對聽力材料進行預測。(4)集中注意力。教師要培養學生學會選擇主要聽音信息,找出關鍵詞和鎖定目標語。經過以上幾個步驟,學生將明確與內容相關的詞匯和語言背景知識,進入積極的語言學習,從而提高學生的聽力能力。所以,聽力課前準備是元認知策略培訓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聽中階段的監控策略訓練
聽中階段的監控策略訓練是指學生在聽力過程中監控自己的聽力過程的策略。在聽力教學中,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引導學生進行聽力學習的管理和監控。(1)預測和確定目標語。在聽錄音材料時,聽者應該根據相應的問題來確定目標語言和關鍵詞來選擇聽力重點和推斷聽力內容。(2)掌握語篇的銜接與連貫。教師應引導學生注意語篇銜接手段,理解的錄音材料的主題大意和故事發展順序,如關注語篇標記詞,標記詞可分為表示轉折的well, however, but, though等;表示順序的first, then, last等。(3)邊聽邊做筆記。在聽音過程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創造自己的速記方法,如:使用縮寫、符號、畫圖或用漢字等方法快速而有序的做記錄信息。(4)自我監控的關注。在聽音過程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注意及時調整自己,忽略一些難的單詞或句子,把注意力集中在說話者的思路上。通過以上步驟,學生可以提高他們的推理能力,提高他們的聽力效果和提高他們的聽力水平。
三、聽后階段的評估策略訓練
聽后階段是聽力理解過程的反饋。學習者可以在完成聽力任務后進行自我反饋,然后區分重點難點,找出自己的不足之處,然后有計劃加強訓練。評價策略主要涉及學習者對自身的聽力理解的情況和效果進行評價和反饋,并發現問題,分析原因,總結經驗。自我監控是發現錯誤和改正錯誤的過程。自我評價是檢查他們是否理解聽力材料,如何評價他們的聽力成績以及是否取得進步。教師可以采取了以下措施去鼓勵學生自我監控和自我評價,幫助學生發現問題并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1)復述聽力材料的內容。復述可以加深學生對聽力材料的理解,培養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2)小組討論。通過小組討論,學生討論和相互學習他們的學習策略。(3)自我評估。學生應該正確評估和了解自己的學習策略和學習過程,從而了解自己的聽力存在的問題,確定今后的學習目標。(4)教師對學生的聽力學習及時評價和總結。教師總結和評價是最權威和全面的。老師在聽力過程中對學生使用策略要給予肯定或建議。(5)教師的自我評估。聽力教學過程是教師與學生共同學習的過程。教師要關注學生對自己的教學評價,根據學生的反饋,調整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果。
按照這種模式進行聽力課堂教學使學生增長了元認知知識和意識,培養了元認知能力,提高學生的聽力興趣和掌握各種聽力技能,而且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意識都有重大的意義。
參考文獻:
[1]Underwood, M. Teaching Listening [M]. London, longman,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