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媛
【摘要】《工程測量技術》是高職院校工程測量與監理專業的一門專業核心課程。教學質量和效果直接關系到學生畢業后的職業能力,教學方法尤為重要,傳統的教學方法已經不能滿足該課程教學的需要,因此本文將對《工程測量技術》改革的相關問題進行探討。
【關鍵詞】高職院校 工程測量 實踐 改革 方法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2-0224-01
《工程測量技術》是高職測量類專業的一門專業核心課,主要培養學生在各類工程建設中所需測量的基本理論、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行業對人才知識、素質和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舊的教學方法、教學模式已不能滿足該課程的教學要求,只有不斷深化教學改革,才能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培養高素質的人才,以更好地適應新形勢下社會對人才的需要。
1.課程改革的必要性
《工程測量技術》是測繪類專業一門核心課程,課程教學的目的是使學生掌握各種類型的工程施工中測量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培養學生解決土木工程施工過程中與測量有關的問題。雖然《工程測量技術》是一門古老而成熟的學科,但是由于科學技術的進步,常規的、經典的測量方法正逐漸被新的測量手段和方法所代替;同時,測繪類專業不斷出現新的發展方向、新的問題,也給《工程測量技術》的教學提出新的要求。因此,如何使《工程測量技術》教學適應新的形勢,在課程改革方面做哪些工作成為測繪類專業工程測量所要探討的重要問題。
2.課程原有教學體系的局限性
2.1教學方式單一
《工程測量技術》原有的實踐教學模式主要為:教師演示、學生操作,本質上仍然是“集中講授”的傳統教學模式。教學實踐證明,這種教學方式雖然也能達到一定的教學效果,但是教學環節仍然是以教師為中心,不能很好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更不能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無法滿足高質量實踐教學的要求。
2.2實習時間集中
在原有的實踐教學體系中,位于學期末的測量整周實習是工程測量最重要的實踐教學環節。這種做法主要是便于教學管理,尤其是對于實驗室管理人員較少,以及測量儀器數量有限的高校。但是,集中實習的教學效果卻不盡人意,學生在測量實習期間能夠掌握測量儀器的使用,但是對測量過程中的實際問題沒有消化和思考的時間。
2.3靈活性創新性差
《工程測量技術》課程的實習環節應該包括測定和測設兩個部分,測定部分步驟相對固定,而測設部分比較靈活,可以與房建設計結合起來,具有一定的創造性,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傳統的測量實習多數圍繞測定部分展開的,測設部分涉及較少,而學生就業的主要崗位是施工建設單位,測設操作較多。
3.課程改革的內容與方法
3.1優化課程教學內容
基于高職院校測繪類專業實踐性強的特點,課程內容的編排應本著“實踐為主、理論夠用”精神,教學項目模塊化,通過建筑與測繪行業的崗位群調查,根據《工程測量技術》在建筑施工中的應用來確定教學內容。如在施工前需要對施工區內測繪地形圖,因此涉及小區域控制測量的外業與內業工作、地形圖的測繪;在建筑物施工過程中進行建筑物和構筑物的放樣、土方開挖與土方量的計算、基礎工程與主體砌筑中的施工測量、構件的安裝測量、對工程質量評價而進行的檢查與校核測量;施工竣工后的竣工測量及變形監測。
3.2改革教學方法
工程測量課程的理論教學以講授為主。在講授的過程中,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如投影機、多媒體、錄像等,將實踐性強、技能訓練要求高、操作難以掌握的內容直觀、形象地表現出來,避免了理論教學枯燥性與復雜性。利用課件拓展和充實教學內容,增加教學內容的直觀性,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與積極性。實踐教學以實物演示法為主,邊演示邊講授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達到更好的實踐教學效果。
3.3加強實訓教學
合理的實訓內容對于學生理解理論教學內容和動手能力的培養至關重要。因此要嚴格規范訓練,要求學生熟練掌握;對于工程中很少應用的內容,在課時有限的情況下可以刪減。探索有效的實踐教學方法,在進行測量實訓的過程中,引入工程實例項目教學法,綜合運用水準儀、經緯儀、全站儀、GPS-RTK等各種測量儀器,根據施工設計圖紙,指導學生進行建筑物的實地放樣等工作。積極組織學生測量技能比賽,技能競賽可以考察學生的技能水平與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對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和創新精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職業素質均有著重要的實際意義。
綜上所述,通過深入開展工程測量課程的教學改革,才能有效地推動其專業建設。在以后的教育教學中,要在加強學生的理論知識的學習外,加強學生專業技能以及思想品德等方面的鍛煉、培養,強化實踐教學能力,以此來較好地滿足后續專業課學習以及工作的需要,提高教育教學的質量。
參考文獻:
[1]馬馳.建筑工程測量教學改革的探索[J].學園,2014,02:7-8.
[2]李泉.關于工程測量課程教學的幾點思考[J].職業,2014,06:93-9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