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昌彧
摘 要: 本文就高中語文古文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了簡要介紹,并提出了高中語文教學中古文的具體教學策略,旨在全面提升高中語文古文教學的整體水平。
關鍵詞: 高中語文 古文教學 教學策略
隨著我國素質教育和新課改的不斷持續推行,我國高中語文教學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在傳統教學模式中,高中古文教學一直是困擾教師和學生的一大教學難點。由于古文內容距離生活很遠,很多生僻晦澀的內容僅僅通過教師的講解是無法讓學生完全領會精髓的。久而久之,學生對于古文的學習一直都提不起興趣,有的還具有很強的畏難情緒。針對這一現狀,高中語文教師應該積極調整自己的教學方式和策略,通過多種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古文教學的面貌煥然一新。
一、高中語文古文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學生普遍對古文學習缺乏熱情和興趣
在高中語文的整個教學階段中,古文由于特有的時代特征,一直都是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內容之一。很多語文基礎不是很牢靠的學生對于白話文的內容尚能勉強應付,對于古文學習其就顯得很為難。即使是對于語文基礎較好的學生而言,古文也一樣是其學習語文的一道鴻溝。由于古文與現代文在用詞和表達方面存在很大的區別,有的學生會認為生活在現代學習那些生僻的古文知識對于自己的未來沒有任何作用可言。長此以往,古文的難度加之學生學習觀念的錯誤,使得越來越多的高中學生對古文學習日趨冷淡,學習僅僅是為了應付老師或者是考試而已。
(二)學生的學習方法欠缺科學性
學習方法的科學規范與否和最終能夠取得的學習效果顯然存在直接的聯系,目前一些高中學生之所以未能很好地進行古文內容的學習,其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其未能真正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導致學習效率低下,無法取得好成績。根據筆者的調查,很多高中學生在學習古文的時候往往喜歡采取的方法都是死記硬背,死記硬背的效果好像短時間內看上去比較明顯,但是時間一長,沒有經過學生真正領會和消化的內容很快就會被一一忘記。對于之前已經記住的內容一旦忘記,學生就會對自己的學習能力產生強烈的懷疑,這種在學習過程中逐漸滋生的不自信大大阻礙了學生學習古文的效果和效率。如果這種情況長期存在,且得不到及時扭轉,部分學生就會對古文學習產生不自覺的厭惡情緒,帶著這樣的情緒進行學習,學習效果可想而知。
(三)教師教學方法欠缺合理性
在高中語文古文教學中,部分語文教師的教學方法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其在進行古文講解的時候,往往喜歡采取的教學方法是對古文課文中的每一句內容進行逐句逐字的講解和翻譯。很顯然這明顯是一種“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僅僅充當“收音機”的功效,其思維和主觀能動性很難被充分地調動。在這樣一種教學方式下,很多教師講完一篇古文后,學生甚至都沒有自主進行一遍古文閱讀。這種教師“一手包辦式”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始終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下,對于古文教學效果的增強極其不利。
二、高中語文教學中古文的具體教學策略
(一)采取靈活且具有互動性的教學方式
高中語文教師在進行古文內容教學的時候要有效增強最終的教學效果,其所采取的教學方式和手段往往至關重要。因此,高中語文教師應該根據教學的實際情況,并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采取靈活多變且具有一定交互性的教學方式。在具體教學中,教師完全可以根據古文的實際情境創設相應的題目,讓這些題目成為學生和教師進行相互溝通交流的橋梁。通過提問和回答問題的方式,教學變得更輕松,學生的學習變得更主動。
例如教師在進行《鴻門宴》這篇古文教學的時候,在新課導入的環節中,可以讓學生解釋文中的“豎子”到底為何意。學生帶著問題進行了第一遍粗淺的閱讀,并在閱讀中結合課后的注解明白了文中的“豎子”指的是項羽本人。在解決這一問題之后,教師接著向學生又拋出另外一個問題,為什么項羽之前被稱之為“豎子”,后面又被稱之為“項王”呢?那么到底“豎子”和“項王”是否是同一個人呢?帶著這樣的問題,教師開始進行正式的講解,通過之前的互動式導入環節,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被充分調動。學生在這種氛圍中會不自覺地加快大腦的運作,讓古文的最終教學效果變得十分突出。
(二)花大力氣學習優質的古文內容
在現今人教版的高中語文教材中,增加的很多內容和題材都是古代優秀的文學作品。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對一些優秀的古文文章有所側重,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進行這些古文內容的教學工作。因為這些優秀的古文作品都具有很強的時代特征,往往學過一篇之后就有很強的示范性,這對于學生學習同時代的古文往往能夠起到觸類旁通的作用。
例如陶淵明的《歸園田居》是一篇優秀的古文作品。在學習這篇文章的時候,教師可以花費稍微多一點的精力,并引導學生對文章進行反復誦讀,通過誦讀得到獨特的理解。通過深度的學習,學生在理解文章的表面意思后,對于作者本身有抱負又無法得到施展,最終只能選擇歸隱田園的矛盾情緒有更深刻的理解。
(三)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
高中語文教師在面對一些較簡單的古文內容的時候,還可以引導學生積極進行自主學習,通過自主學習,有效提高古文自學能力。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學生會摒棄以往存在的依賴性,更多加入自己的觀點,提高學習的自主性。此外,由于現在考試中有不少關于閱讀比較的內容,因此,在日常教學中,教師應該有意識地給予學生這方面的引導。例如教師在進行《登高》這篇文章教學的時候,可以要求學生利用課余時間自主學習《登池上樓》這篇文章。通過這兩篇古文的比較,學生自然會受益匪淺。
古文內容的教學一直都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重點,但是很多語文教師的教學策略始終不盡理想。這就要求語文教師重新調整自己的教學觀念,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有效提高古文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張戰備.新課標背景下高中文言文教學策略研究[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2010,02.
[2]紀秀輝.新課程理念下高中語文古文教學研究[J].東北師范大學學報,2010,09.
[3]劉化強.新課標下高中文言文教學策略的探究[J].東北師范大學學報,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