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明
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不同,其目標是培養當地經濟建設的專業人才,專業技能是生命線,在學校所學技能要與當地企業崗位內容對接。統一的專業技能教材顯然不可能包羅所有地方的特點,因此專業技能教材需要再度開發。
進行專業技能教材二度開發時,思路要根據國家當前職業教育改革及課改的精神,操作上要做到客觀分析和主觀設計相結合。
一、客觀分析
客觀分析是進行專業技能教材二度開發的基礎工作,也是主觀設計的前提。客觀分析要從學校和企業兩個方面著手。
在學校,學生和老師是教材的主體。“教材是為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服務的,它不應該主宰教學。教材與教師的共同任務是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滿足學生的需要、發展學生的潛能”。
1.企業工程師。企業里的工程師都能全面把握工作過程和技術要求,對他們的調查主要是了解崗位任務和工作內容。調查一般采用訪談的形式。把企業作為第一個調查對象,是為了讓老師對這一專業的崗位內容有所了解,也為了在調查學生時能設計出有效的問卷。
2.在校生。教材都是在校生在使用,教材二度開發成功與否,關鍵是看在校學生喜愛和接受程度的高低。所以調查的重點應放在教材內容的結構安排與呈現方式上。調查一般可以通過問卷和進行座談的形式,了解中職校學生對目前正在使用的教材的滿意度狀況,讓他們對現有教材提出自己的意見,對待開發的教材提出合理化建議。
3.學校老師。教師在教材二度開發過程中處于核心地位,教材“二次開發”離不開教師這個主體,教師作為開發者,其身上的許多因素將影響教材“二次開發”的效果。同時,教師作為使用者,其教學風格、教學經驗影響教材的使用。對老師的調查最好安排在頂崗實踐之后。經過對在校生和企業工程師的調查,再加上已有頂崗實踐經驗,這時老師們都有了一定的體會和見解。調查可以采用座談的形式。
4.校外實習生。實習生剛使用過教材,又正在崗位上實習,從他們那里可以了解到教材中的內容與崗位技能是否對接,哪些內容實用,哪些內容更重要。他們還能清楚地告訴你各項技能的訓練方法,以及各技能間聯系的密切程度,這些都是二度開發實訓教材所需要的寶貴信息。對實習生的調查應著重于學校教育與企業生產間的差距。調查一般可通過問卷和座談等方式。
5.課程目標和現有教材。教材的二度開發是在現有教材的基礎上進行的再開發,是以課程目標和現有教材為基礎的,脫離課程目標和現有教材開發出來的教材有可能會跑題。經過以上這些調查,積累了許多資料,必須對這些材料進行梳理分析。以網站設計與維護崗位為例,對崗位內容的匯總分析如下表:
匯總時要盡可能把所有內容都匯總到上表中,并在每一項能力后面,注明學生獲得該能力的方法及把調查獲得的學生的喜好也分配到表里。限于篇幅,上表所列內容并不詳盡。
二、主觀設計
主觀設計就是在客觀分析的基礎上,把獲得的資料進行主觀表達,即根據一定的課程模式,對教學內容進行整合,創設學生喜愛的情境,并收集和制作一些教學資源以形成教學資源包。
1.選擇課程模式。“課程模式是按照一定課程設計理論和一定學校的性質任務建立的、具有基本課程結構和特定育人功能的、用在特定條件下課程設置轉換的組織形式”。我國當前主要的課程模式有三段式、平臺式、模塊式、項目課程和基于工作過程導向的課程模式。外國較流行的有雙元制、CBE、MES等。這些模式各有優缺點,適應于不同的專業。
2.內容整合。內容整合要根據課程模式進行。還以計算機網站設計與維護專業為例,比較好的模式是基于工作過程導向的課程模式。根據上表,以崗位工作任務設計教學內容,教學內容要盡量包含所有能力。當一個任務不能完全包含所有能力或者任務過大,可以設計一個大任務,大任務下再包含子任務的形式來實現。
3.創設情境。教學內容安排好之后,要創設出學生喜愛的情境,這樣才更有利于學生學習,比如上列的網頁制作與維護,制作與維護新聞發布網站,按傳統方式就是照搬新聞網,大多數同學的興趣可能不濃厚,可以改為班級新聞,或者是學校或班級的某項活動,還可以是班上大多數同學喜愛的事和游戲,只要是與同學們的學習和生活有聯系的,就能提高學生的興趣。同學們不僅會主動學,而且會在腦子里留下較深的印象。
4.制作教學資源包。所謂教學資源包就由多種教學媒體組成的新型組合教學材料。包內除了教材外還應有教案、學案、課件、視頻材料及印刷材料等。視頻材料主要包括視頻教程、工作實況或者是微課等。印刷材料主要是對某一專業領域內的技術、新工藝方面的宣傳或者是一些操作的重要參數等。
需要指出的是專業技能實訓教材的二度開發不是一勞永逸的事,開發出來的教材還需不斷修改和完善,會隨著軟件操作的不斷智能化而修改,會隨著技術的進步和工藝的更新而逐漸完善。上述方法也適用于對二度開發出來的教材進行修改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