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爽
小學教育是整個教育的基礎。課堂教學是德育的主陣地。其實數學課上的知識點與生活中許多事情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教師要做有心人,讓數學生活化,讓學生在數學課堂上接受道德品質教育,道德品質和心理素質都得到長足發展。
一、加強愛國主義教育滲透
教師要善于發揚數學教育中的德育因素,引導學生在學習知識、發展智力的同時,道德品質和心理素質也得到發展。通過我國歷史上有關數學科學的重大發現,我國數學家的杰出成就,激發學生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愛國主義精神;通過我國科學家熱愛社會注意辛勤勞動的事實,我國社會主義科學發展的前景和對青少年一代的殷切希望,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和責任感,初步樹立為富民強國而奮斗的獻身精神。
在教學“應用題”時,結合教材內容與實際生活,出示我市新城區建設的一些數據和資料,編出例題與習題。教師不失時機地對學生進行熱愛家鄉的教育,激勵學生為家鄉的繁榮而從小努力學習。這樣,既加強了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又賦予數學教學中的思想教育以時代的氣息,學生容易產生共鳴,有新鮮感。
二、聯系學生思想實際進行滲透
教材內容是多方面的,德育滲透也是多方面的,但一定要結合教材的內容和學生的實際進行滲透。如:在教學“求比一個數多幾”的時候,學生常犯“多”就加的毛病,教學時教師突出講解“多”的兩重性(有時用加法算,有時卻用減法算)作為德育滲透點,使學生從中受到辯證唯物主義的熏陶,在感性認識上形成以“一分為二”的觀點分析問題的思想方法。
一節數學課上,教師出示了三名同學三次成績的數據,讓學生說一說三名同學哪個人的數學成績比較好。經過討論,學生得出要綜合三次評價,還要因人而異。教師經過點撥,使學生明白了看一個人,不能只看到他的缺點,還要看到他的優點,看問題要用發展的眼光等一系列結論。
因此,在數學教學中,要使知識的掌握與人的發展全面和諧統一,堅持以人的發展為本,采用多種形式,找準切入點,把德育教育落到實處。
三、美感啟迪滲透德育
我國著名數學家華羅庚曾說:“認為數學枯燥無味,沒有藝術,這看法是不正確的。就像人站在花園外面,說花園里枯燥乏味一樣。”他把數學比喻為花園里千姿百態、美麗的花木,說明數學美是客觀存在的。如小學數學中的等腰三角形是底邊上的高為軸的軸對稱圖形,給人以穩重、平衡的感覺。又如圓在任何方向上都是對稱的,給人以完美無缺的美感。
在冗長的文字敘述與簡明的線段之間,學生會選擇后者;在復雜的數量關系和醒目的表格圖解之間,學生仍會選擇后者。這些美好的數學形態,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集中他們的注意力,由美而產生的愉悅心理體驗定會成為他們追求真知的動力。
四、利用教材中數據進行德育滲透
根據教材內容,針對不同年齡層次的學生具體德育要求,確定德育滲透點。
例如:在教學“圓的周長”時,教師講祖沖之發明圓周率的故事,他是世界第一個把圓周率的數值準確地推算到小數點后七位數字的人,比歐洲數學計算到這樣的結果早一千一百多年。教師把展示中華數學成果作為德育滲透點,對學生進行祖國燦爛文明史教育,激發了學生的愛國熱情和自豪感。
再如:在教學折線圖時,讓學生把近五年來我國各項經濟增長數據情況用折線統計圖表表示出來,圖中的數據就是德育的滲透點,使學生鮮明地認識到我國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快,從而使學生擁護黨的政策,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五、培養良好習慣滲透德育
良好習慣的培養是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應抓住一切時機,反復進行訓練,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1.注意培養學生專心聽講的習慣。專心聽講是學生理解知識的重要前提,上課時應要求學生集中注意力,培養自控能力,自覺約束自己的行為,不受外界干擾,不開小差,不搞小動作,認真聽講,積極探索,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
2.認真書寫作業的習慣。作業時必須嚴格訓練學生認真負責的學習態度,書寫整潔規范,圖畫符合要求,審題認真全面,計算耐心仔細,并能自覺養成檢查驗算的習慣。
3.注意培養學生敢于正視困難、戰勝困難的學習精神。學生在學習上遇到困難時,不立即給他們講解,而是鼓勵他們重新審題思考,引導他們從不同角度進行分析,直到獨立解決問題為止,從而增強了學生的成功感和自信心,培養了獨立思考、敢于挑戰困難的精神。
六、恰當運用教師語言滲透德育
教師要善于用激勵的語言。由于學生年齡較小,正處于成長時期。無論他們做得對還是錯,無論做得好還是存在不足,我們都要敏銳地發掘閃光點,并且善于用語言激勵他們。同時教師的語言要謙虛、誠實,教學態度要嚴謹。教師的言傳身教對課堂的德育滲透起著關鍵作用。
總之,數學內容蘊含著豐富的教育因素,表現出科學性、知識性和思想性的統一,教學教育不僅具有巨大的智力價值,還具有極大的精神道德價值。德育在數學教學中的滲透具有諸多渠道,通過這些渠道,教師糾正“重智輕德”的觀點,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把握德育的“滲透點”,設計教育手段的“出發點”,既強化教學效果,又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成長。數學教育在全面提高人素質方面具有極大的意義,在新的世紀應該加倍重視數學教學的德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