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國炎
摘 要: 精細化管理在提升學校管理水平和教育質量的同時,一定程度上壓縮了學生的“生存空間”。對此,作者以“把班級還給學生,讓班級充滿成長氣息”為指導思想,牢牢依托學?,F實背景,從制定符合學生需求的班級發展目標、建立適切的班級管理制度、營造良好的集體生活氛圍三個方面出發,探究旨在促進學生自我教育,發展學生自我意識,提升學生自主能力的班級“活性”管理模式,收獲不小。
關鍵詞: 精細化管理 班級 “活性”管理 管理模式
一、班級“活性”管理的提出
“精細化管理”①,被認為是“普通高中內涵發展的必由之路”[1],正成為時下越來越多學校爭相實施和完善的管理模式。
以筆者所在學校為例,學校以四項競賽和各類評優活動為依托,對班級的兩操、衛生、紀律、寢室內務等方面進行全方位督察管理,對學生個體的言行舉止進行全天候監督引導。特別是采用年級部管理制,將管理重心下放,進一步提升管理效能。
然而,精細化管理在提升學校管理水平和教育質量的同時,大大壓縮了學生的“生存空間”,使他們倍感壓力。
學校管理的大勢難以逆轉,而教育又不能淪為對學生的“壓榨”,因此,筆者提出在班級推行以精細化管理為底色的“活性”管理。
二、班級“活性”管理的特征
所謂“活性”管理,就是緊緊圍繞“把班級還給學生,讓班級充滿成長氣息”的指導思想,牢牢依托學校實施精細化管理的現實背景,制定符合學生需求的班級發展目標,建立適切的班級管理制度,營造良好的集體生活氛圍,從而促進學生的自我教育,發展學生的自我意識,提高學生自主能力的班級管理模式。它有三大特征。
(一)以人為本,凸顯學生發展。
“活性”管理,其本質就是要還班于生,讓班級時時處處洋溢學生成長的動人氣息。它有利于激發學生的自我意識,培養學生的主人翁精神。有利于養成學生的良好習慣,培育學生的優良品質,有利于培養、鍛煉學生的各方面能力,有利于班級營構自主向上的班級文化。
(二)深化管理,追求的是每個人的發展。
“活性”管理的底色是精細化管理,秉承“人人會管理,處處有管理,事事見管理,通過落實管理任務,變一人操心為大家操心”[2]的原則。它不只關注優秀學生的發展,而將目光投向全體學生;不只關注學生的某一方面發展,而將目光投向學生整體發展;不只關注學生的當前發展,而且將目光投向學生的長遠發展。
(三)制度保障,注重的是發展過程的穩定與規范。
制度保障是精細化管理的重要特性。班級“活性”管理不是對學校精細化管理的逆反,也不排斥制度。恰恰相反,“活性”管理更強調制度保障。它讓學生成長促進工程變得不再隨意;讓學生成長促進工程有據可循;讓學生成長促進工程有序推進;讓學生成長所得不斷鞏固。
三、班級“活性”管理的做法
“活性”管理通過學生的角色開發、班主任角色定位、班級的制度建設三方面推動。
(一)高度重視學生的角色開發。
教育是為了學生的發展,學生是發展的主體。你把學生看做什么,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教育的成效。
1.學生是管理和建設班集體的主人翁
“活性”管理倡導還班于生,通過管理主體的選擇,實現對精細化管理可能造成的過度壓力的消解。學生是管理的主體,我們通過“全民公決”擬定班級規范,為班級的管理和發展確立方向,制訂計劃;通過“民主選舉”產生管理團隊,為班級日常事務的開展做足準備;采用“班委會議制”、“班主任顧問制”,對班級日常事務進行決斷;采用“全民公決”,對班級重大事件進行裁決;采用“觀察員議事制”,對班級管理團隊進行日常監督。
還班于生,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班級管理中,一方面,調動了學生參與班級事務的積極性,培養了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另一方面,在潛移默化中,讓學生嘗試的是現代社會的運作模式,向學生傳達的是現代公民應具備的價值觀念,必然促進學生民主意識和責任意識的不斷增強。
2.學生是有所施展熱愛崗位的勞動者
“活性”管理追求的是全體學生的共同發展和全面發展,為了豐富學生的學校生活,讓每個學生都有施展空間,我們創設了三大勞動崗位:
(1)責任崗位。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是每位同學自己的學習任務(為便于測評實施目標責任制),二是分配到的衛生工作。每位同學完成相應任務即給予“勞動工分”。
(2)競標崗位。包括黑板報、各類比賽、班團課組織等內容,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能力自由競標。完成相應任務即給予“表現加分”,參加比賽獲獎的再另外給予相應“競賽加分”。
(3)懲戒崗位。包括抬水、調休日衛生工作、考場布置、才藝表演等內容。才藝表演獲師生認可的,由師生評議酌情給予“才藝加分”。
給學生創設勞動崗位,讓學生熱愛勞動,不僅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發展他們的興趣愛好,而且培養他們的行動意識和表現意識。
3.學生是敢于挑戰享受比賽的競爭者
精細化管理背景下,班與班之間的競爭更趨激烈,學生所承受的管理壓力也變得更大。如果只將學生當做競爭的被動參與者,那么當壓力過大時,他們的積極性必然受挫,管理的效果自然削弱。對此,我們的做法是將各類競爭分類管理。
(1)班級競爭。全員參與,以為班爭光為榮,主要參與人員實施即時表彰制,享有雙倍“競賽加分”。內容主要包括學科成績競賽、四項競賽、各類校級及以上競賽等。這些競賽,學校層面往往都已實現量化考評,每個班級都有考評分數。
(2)團體競爭。結合學校管理要求,以班內各類組織團體參與為主,成員實施崗位責任制、主管負責制。主要有以寢室為單位的寢室內務競賽;以座位組為單位的學科作業競賽;以學習互助小組為單位的學科成績競賽,等等。
(3)個體競爭。班級實施量化考評制,每一位學生即是一個競爭主體,內容涉及學習生活的方方面面??梢詫嗉壐偁?、團體競爭中的考評結果,按比例折算,納入個體考評。
“活性”管理將學校精細化管理背景下的各類競爭作分類管理,一方面,減輕嚴密管理對青春期學生的沖擊和束縛,有力地調動學生參與學校事務參與班級管理的積極性。另一方面,在學校生活的演練中,學生的合作意識和競爭意識也得到很好培養。
(二)認真落實班主任角色定位。
以精細化管理為底色的“活性”管理,既不是要班主任做時時處處監督學生的超級值周教師,又不是要班主任做事無巨細每事必管的超級保姆,更不是要班主任做甩手掌柜,對學生放任自流,而是要班主任認真落實好三種角色。
1.嚴師——在重大問題上給學生把關
班主任首先是一名嚴師,在班級中有足夠的威嚴。這種威嚴不是來自于他的嚴厲,而是來自于他的思想和人格。他放射思想的光芒,在精神上引領學生;他彰顯人格魅力,在生活中吸引學生;他以身作則,在潛移默化中感染學生。
具體來說,他應通過自己的言傳身教向學生傳達“民主、平等”的社會理念——這既是學生參與班級生活的基本準則,又是他們今后步入社會生活的價值追求;向學生表明“公正、公平”的做事原則——這是班級管理者處理班級事務應有的準則,也是班級成員在考評班級管理團隊時應遵循的原則;向學生展現“一絲不茍”的做事態度——只有做事一絲不茍才能把班級環境創造到最佳,只有做事一絲不茍才能把學習績效提升到最高,只有做事一絲不茍才有可能把事情做到最好??傊?,班主任要做“北辰”,能讓學生“眾星拱之”,能從思想的高度把握學生發展。
2.顧問——在具體事務上給學生建議
班主任應該是一名顧問。對于班級事務,班主任既不能做甩手掌柜,什么都不管;更不能事無巨細,什么都管。要管,但要管得有策略,原則性問題嚴抓不動搖,具體問題則更多地應以顧問身份為學生提供必要的幫助,讓學生自主處理。
班主任要做學生的好顧問,必須遵循以下原則:一是“有求必應”,只要學生需要幫助,班主任就應義不容辭地提供,但只提供辦事策略不提供具體方案,只提供辦事程序不提供具體步驟,只提供注意事項不提供解決辦法;二是“學生為主”,班級是學生的班級,班主任切不可越俎代庖,一不小心就從幕后跳到前臺親力親為,甚至對學生處理班級事務橫加干涉,要相信學生是能把事情辦好的,是能把事情越辦越好的;三是“及時點評”,不管是學生獨立完成的事情還是在班主任指導下完成的事情都要及時點評,幫助學生看清事情哪里做得好,哪里還須改進,以期不斷提高學生實踐操作能力。
3.朋友——在情感心理上給學生呵護
班主任要努力做學生的知心朋友。精細化管理一定意義上壓縮了學生的“生存空間”,原本那些能帶給學生緊張的學習生活以小小樂趣的管理的灰色地帶,現在蕩然無存了,學生開始擔心自己將“無法呼吸”。管理過程的透明和結果的可測,更加劇了學生的這種擔憂。對于學生個體而言,一旦踩了管理的紅線,自己的過失便會暴露在眾目睽睽之下,這不但給自己抹黑,更拖累了班級,學生的壓力之大可想而知。班主任要能夠像朋友一樣設身處地地為學生想一想,想想他們的難處,想想他們的困惑,想想他們的不滿,只有懂得學生的心,才能更好地引導他們積極看待學校和班級的管理,才能使管理真正為學生的成長而生為學生的發展而動。
具體來說,班主任對學生的愛與呵護要做到“三心”,即細心——對每一位學生的情緒情感都要深加體察,悉心引導、排遣與呵護;真心——對每一位學生的愛與呵護應當是真誠的,發自內心的,尤其是對犯了錯誤的學生不存歧視、愛護有加;耐心——對學生尤其是對待犯錯學生的愛堅持不動搖,對他們的成長始終保持足夠的信心和熱情。
(三)大力加強班級制度建設。
如圖所示,筆者班級管理的基本模式包括“立法”、“審察”、“執行”三個環節,并且以制度形式固定下來,寫入班級管理條例。各個環節的運行以制度為保障,使得學生和老師的班級管理行為變得可控,從而不斷走向規范與完善。下面簡單介紹一下三個環節的運作。
(1)以全民公決的形式制定或修改班級管理條例,以條例作為班級管理的重要依據。(2)班級事務的處理須先經過審察,即主要由班干部組成的班級管理委員會依據班級管理條例賦予的職權,以常委會議或全體會議的形式對具體事件進行核查、定性定則,給出處理方案;由班級觀察員以會議的方式對班干部的管理行為進行監督,并可對明顯疏漏直接提出整改意見;面對重大問題或班級管理條例未予明確規定的事件,可以啟動全民公決來商討對策,也可以及時向班主任咨詢,應該指出的是,全民公決是班級的最高權力機構,但即便是全民公決的結果,班主任也應從原則立場的高度予以必要的指導。(3)主要由班級管理委員會負責具體落實各項工作。執行的依據主要來自三個方面:①是班級管理條例明確規定的;②是班委會議討論決定的;③是全民公決討論決定的。由班級觀察員具體負責監督各項決議的執行情況,執行完畢后,應總結事件從發生到處理過程的經驗教訓,如有必要,應及時完善班級管理條例。
現代管理學認為,科學化管理有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規范化,第二個層次是精細化,第三個層次是個性化??茖W管理不是最大限度地壓榨人,而是要從根本上激發人的工作效能和創造力。學校引入精細化管理,降低管理重心,嚴密管理體系和舉措,首要目的是提高管理效能,提高辦學質量,根本目的是更好地培育人。因此,精細化管理不等于扼殺學生的自主性,恰恰相反,是要從根本上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和創造力。作為班級管理者,作為學生的引路人,班主任老師要敢于“還班于生”,真正營造民主、自由、和諧的班級環境,“讓班級充滿成長氣息”。
注釋:
①它通過規則的系統化和細化,運用程序化、標準化、數據化和信息化的手段,組織管理各單元精確、高效、協同和持續運行。
參考文獻:
[1]李元術.精細化管理是學校內涵發展的必由之路[J].甘肅教育,2008,22.
[2]王振勇.我的班級精細化管理[J].山東教育(中學刊),20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