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旺
【摘 要】本文在研究現代平面設計中“意象審美”在東西方文化的交融背景下的中國傳統與現代平面設計表現的再造,探尋存在于我們意識深處的審美文化基因,研究“意象思維”在平面設計中的規律,并將東方“意象審美”的思維特征融入現代平面設計之中,形成新的創造力,并最終形成現代平面設計中的“意象審美”表現。如何將“意象審美”潛移默化地運用到在現代平面設計中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中國現代;平面設計;傳統符號;意象審美;構建;再造
中圖分類號:J524.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02-0168-02
具有中國特色的藝術設計形式,或是對傳統“意象審美”的理解出現了偏差,將繼承傳統看作簡單的仿造、借鑒,忽略了設計本質的創新。“意象審美”體現了民族文化的復興,吸取現代傳統文化審美的同時,對現代各種設計流派要融會貫通尋找與傳統文化與現代設計的結合點,創造符合當代設計的意象美學得藝術作品,因此,中國現代平面設計需要從“意象審美”的源頭中去研究。
一、中國“意象審美”的起源與發展
“意象審美”是中國傳統美學一個重要范疇,“意象審美”是中國的美學范疇,原在始人類在文字誕生以前,為了交流思想感情,對于現實生活中無法描摹的對象,人們多用符號和圖形表達,從而創造出抽象而多樣的圖形和文字符號。如巖畫、圖騰、彩陶紋樣是早期的意象圖形表達思想,其中彩陶紋多源于生活,有幾何紋、動物、植物紋等,運用點線面合理運用的表現形式。在原始圖形不適合人類的交流后,產生了另一種象形文字,形成交流表達工具,而古代的青銅器紋理是權力與地位的代名詞,饕餮紋是一個獸面形象,多用對稱圖。龍紋被看作精神的代表,是自然力量的象征,結合了各種動物形態,是一種想象出來的意象圖形,具有很強的象征意義,體現皇權、中華民族、龍的傳人的象征。云雷紋以連續圖樣展開,瓦當圖紋含有典型的有四神紋造型,如青龍、白虎、朱雀、玄武,是通過人們“意象審美”語言創造的形象。吉祥圖形中的“中國結”成為民間祝福的符號及辟邪之物,有著神秘的色彩,這些再造的形象是對傳統文化合理準確的設計。造紙術的發明使得唐宋的書法、詩詞、繪畫、壁畫、剪紙等藝術形式繁榮。中國最初的圖騰符號源于對自然的崇拜,進過象征意義的衍生形成了對生命、繁衍、辟邪等吉祥寓意,有著豐富的內涵,可為現代平面設計服務。
二、中國“意象審美”在現代平面設計中的表現
(一)中國“意象審美”在現代平面設計中的特征表現
現代設計再造,是設計師根據已有的設計語言要素,結合對傳統的“意象觀”再造出新的藝術形象。現代平面設計中的圖形、色彩、文字構成是創意表現的重要元素。中國“意象審美”圖形內在精神表現體現在:1、裝飾性的形態美:形態表達物象的結構,如傳統形態中的對稱骨架等,如中國的太極圖形,五行中的九宮格。2、圖形的象征性:不同的符號與人類宗教、歷史、藝術、文化相聯系,表現了人類改造自然的內在精神,如原始的圖騰含義用直觀的圖形、色彩、符號表現生命和天地、自然等。3、意象結合的審美。中國強調“意”主體與“象”客體相互的審美過程,注重自然和本質的表現,如中國山水、的表現構圖、留白等。中國傳統圖形注重圖形含蓄,如計白當黑,虛實相生等,重視形中以形傳神,注重表現整體造型的氣勢,如書法中的意象美。不論是青銅器的紋樣,敦煌飛天、太極紋樣、民間剪紙、皮影、瓦當圖形、民間年畫,藻井紋樣其文化神韻的傳承再現了中國傳統的時代精神與風貌。
(二)中國“意象審美”在現代平面設計中的表現
中國“意象審美”的“再造”強調重構、重組,相對于現代平面設計而言是用傳統藝術語言的二次創造,是對現有的現代設計藝術風格打散、拆分、解構最終創造出新的“意象審美”語言的作品。日本現代平面設計的代表設計師原研哉最求簡約的藝術美,強調藝術回歸自然,體現對“意象審美”禪意的追求,和對人性的演繹,如將人的“五感”帶入設計之中,并將此融合在一起,展現東方審美意境,體現中國傳統的思想哲學。其中原研哉從東方“意象審美”中發現了“虛空”概念,拓寬了藝術設計的廣度。“虛空”是中國道家和禪宗哲學理念,強調創作思維不遵循常理,強調個人直覺體驗,與藝術設計相似,作品風格簡約、樸素、內斂的美。原研哉設計理念中的“空”代表了延展無限的可能,在為無印良品的品牌招貼設計中體現了人與自然關系的一種極致美的“虛空”理念。這種“以人為本”、“天人合一”觀念體現人與自然關系的“意象審美”境界的設計作品,與中國山水畫中的“意象”美學表達的價值是一致的。色彩中的中國畫“留白”、“計白當黑”手法及傳統美學色彩觀,與日本設計對文化色彩的偏好相似,如素白的色彩,是中國道教所崇尚的色彩,白色也構建于原研哉的很多“觸感”的設計作品之中,如通過凹凸紋的設計表現,傳達“作品觸感”色彩,與中國傳統文化美學一脈相承,作品深受中國東方傳統美學得影響,自覺地從本土文化吸取精華,在傳統“意象審美”中形成獨特的設計風格。設計師陳紹華的被人熟知的作品是北京申奧運標志“五環太極”體現本土元素和奧運的活力,含有中國傳統的“中國同心結”的圖案,以簡潔的線條表現一個人打太極的動感姿態,富含優美和諧力量,該標志包含了中國人古典哲學觀,體現藝術規律,反映人們對生命和萬物的解釋。這種不同于西方的似與不似的傳神造形意境給人以無限的想象空間。
三、中國“意象審美”本土化與現代平面設計結合的意義和影響
隨時代的發展,我們無法回到曾經的輝煌的傳統美學時代,當今,中國現代平面設計師不斷地從中國傳統“意象審美”中獲取設計文化靈感,傳統審美文化中體現人與人,人與大自然的和諧統一,對社會、大自然采用關愛的精神。這種生活化的情懷與傳統文化的哲學思想相互吻合,是傳統精神在現代設計中的演繹,與現代設計形成詩化融合。傳統設計中的“六法”中的“氣韻生動”將天、地、人三者融為一體,達到心靈的和諧,體現“天人合一”的現代人理想生活的向往。如2008北京奧運會“中國印”的標志設計,是文字、圖形、寓意的結合。設計師陳紹華設計的北京奧運會標志及輔助圖形,運用傳統書法中狂野的筆法組成運動中的人物抽象形態,深化了奧運理念,其中輔助圖形中運用青銅器抽象紋理與西方字母結合,有效傳達的東方審美文化元素。設計作品既含有中國情結又具有新時代的時尚感,因此,中國現代設計與中國傳統藝術設計、繪畫藝術,書法藝術在審美觀點上是一脈相承的。傳統文化與現代設計融合對設計師提出新的挑戰,只有對自己傳統文化元素情有獨鐘,才能在東西方文化,傳統與現代文化之間游刃有余,應對“意象審美”有深度了解,并不斷學習掌握新的創作技巧,抒發中國化的情感,生活觀念、生命價值觀。因此,傳統“意象審美”語言對設計出具生命力的中國特色平面作品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華天睿,王菁.中國傳統圖形元素在現代平面設計中的應用研究[J].藝術百家,2010(S2).
[2]高峰.中國傳統圖形元素在現代平面設計中的應用研究[J].美術教育研究,2014(02).
[3]許平,王敏,杭海.鑄就中國奧運形象的設計品牌——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的奧運設計與教學實踐[J].美術,2008(10).
[4]黃有柱.論設計藝術的意象特征及表現形態[J].裝飾,20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