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
摘 要:交通的流暢度決定著經濟的發展速度。近些年國家加大了對公路瀝青路面建設技術與質量的控制,全方面、多角度地投入了相應的人力、物力、科技手段,以達到全面提高施工質量的目的,但仍在原料進口、施工技術方面存在問題。現本文通過對公路瀝青路面施工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研究,并提出相關的解決措施,以供參考。
關鍵詞:公路瀝青路面;施工質量;質量控制
當代社會正呈現著不斷發展、不斷進步的趨勢,經濟發展使公路得到大規模的建設。瀝青路面是最為常見的公路施工種類,但卻在使用過程中經常出現質量問題,例如路面出現壓痕,路面塌陷等,這嚴重的影響著路面的實用性,同時影響著公路建設形象。這一問題的出現讓施工人員備受苦惱,也越發關注,因此提高公路瀝青路面施工的質量志在必行。
一、公路瀝青路面施工中常見的問題
當前,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方面仍存在很多問題,最為顯著的便是:在瀝青攤鋪機的斗中直接注入攪拌設備生產的瀝青混合料,然后用料斗進行攤鋪、壓實。結合施工過程中存在的缺陷和自身的多年施工的經驗,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分析。
1、不符合要求的瀝青原料對瀝青路面的質量具有重大影響的因素是瀝青原料的好壞,為了保證在路面鋪設過程中發揮應有的作用,需要選擇優質的瀝青。可以根據軟化點、延度以及針入度三個指標對瀝青質量的好壞進行評價。其中,軟化點主要描述的就是瀝青的高溫性能;延度則主要描述的是瀝青的低溫性能。目前現行的瀝青分級指標則是針入度。
2、原料配比的不規范性瀝青的混合料是由很多種原料相互混合而配成的。在施工的時候,很多單位一般都是按照設計好的原料配合比進行混合瀝青料加工的,一般而言理論上只有按照配比進行就能夠合成。但是在實際操作中,很容易出現以下幾點:第一是原材料的變化,長時間未施工,就算按照配比進行操作都可能達不到理想的效果。原因是原材料大都不是由同一批次生產的;其次,就是原材料的混合問題,由于瀝青混合料一般都是批量混合形成的,但是在施工過程中因為攪拌出現不均勻的現象,從而使得瀝青混合料在用量和配比上與標準的配備有一定的誤差。
二、如何提高公路瀝青路面施工質量
1、當選擇與瀝青相混合的原料時,必須嚴格遵守相關的規章制度,不可因個人原因或經濟原因,私自減少或改用其他原料,必須以保證公路瀝青路面的施工質量為一切工作的前提。由此可見,原料是保證公路瀝青路面施工質量的重中之重。
(1)在瀝青的選擇方面,要根據不同的地理因素,因地制宜的選擇不同的瀝青。例如,當公路選在熱帶地區施工時,切忌使用高蠟含量和低濃度的瀝青,這樣就會造成路面長時間泛油,影響公路的使用壽命。同理,若在低溫環境下鋪路,就要選擇與之適應的形變能力強的瀝青,使之減少因季節的變化、溫度的變化而導致的路面的變形。
(2)在填料選擇方面,公路瀝青路面大多采用石灰粉、巖石粉進行填充。由于石灰巖石粉的物理性質,決定它的用途,由于它的細致,可以將瀝青間的縫隙填滿,起到一定的填充和粘合作用。切不可使用劣質的粉末狀的材料,不許保證瀝青混合料的質量。如果縫隙過大,不建議大量的使用石灰巖石粉,可以加入大小不等的碎石,或者在瀝青中摻入一些水泥,以上材料都可以起到粘合的作用。
2、設計科學的原料配合比在進行生產配比設計的時候,可以根據原有的目標進行配合比集料的設計,這樣進入運轉狀態后,才能將熱料從倉庫中提取出來,然后盡可能的使生產配合比接近已有的目標配合比的曲線。最后,就需要通過試驗來驗證生產配合比是否適合,以檢查其實際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通過試拌階段的試鋪筑來完成檢測。
3、瀝青路面施工階段的控制
(1)瀝青混合料的運輸控制。當運輸車裝有大量瀝青混合料時,車輛行駛在公路上時,要遵守交通規則、保持車距、勻速行駛并且要安全避讓。切忌超載和緊急剎車,這樣無論是對駕駛人員還是運輸材料都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當工作人員將材料進行裝載時,要十分謹慎,保證平衡。在運輸過程中,最好選擇一定材質的覆蓋物將瀝青混合料遮擋住,避免外界因素對其造成污染,同時也可以保證它可以隔濕、保溫。如果僅僅在運輸過程中謹慎處理,是遠遠不夠的,當運輸車輛將其運輸到目的地后,還應對瀝青混合料的混合攪拌程度進行檢查。
(2)瀝青混合料的攤鋪控制。瀝青面層的平整程度的高低主要是由瀝青混合料攤鋪的好壞決定的,目前是緩慢的、均勻的進行攤鋪來提高路面的平整度的。通常要將混合料的攤鋪速度控制在2~5m/min的范圍內,這樣才能確保攤鋪的速度并保證穩定性,否則就會造成路面出現不平整的情況;還有就是為了保證攤鋪的連續性,就需要保持充足的供料,這樣才能保障充足的拌和和輸送能力。在施工過程中,撒落的瀝青混合料,需要及時清除,避免造成路面的不平整。
三、瀝青路面施工質量控制過程
通過建立各種指標的控制圖來對瀝青路面的施工質量進行控制,這樣才能對異常進行判斷和分析。當實施過程沒有存在異常的時侯,說明受控;當實施過程存在異常的時候,需要通過分析提出改進方案。而瀝青路面施工質量過程控制的兩個主要階段,即過程分析和過程監控。前者工作主要是建立控制圖,主要選擇參數等等;后者主要是應用控制圖,然后利用控制圖對過程進行控制,并對異常進行相應的分析和改進。
1、建立質控標準若采用圖,就需要知道指標的均值和標準差,然后來控制計算,因為國內目前沒有統一的標準。因此,在條件許可的前提下,可以對國內瀝青路面施工的數據進行收集確定,然后初定制度參照標準,與具體工程預備數據收集結果相比較確定。比較確定的原則如下:預備數據標準范圍小于參照值范圍低限值時,最終標準為取檢測標準范圍;預備數據標準范圍與參照值范圍相交時,最終標準為取相交范圍;預備數據標準范圍大于參照值范圍高限值時,則調整施工參數重新施工,直至不再出現這種情況為止。
2、建立控制圖為了初步建立控制圖的控制標準,就需要將預備數據的描點繪入到控制圖中,然后根據受控判斷準則來判斷是否受控。若因工作人員失誤造成失控,就需要重整數據,重新收集材料,建立控制圖,這樣就可以保證接下來的步驟準確的進行。
3、改進過程在對控制圖和應用控制圖的異常進行判斷的時候,就需要全過程進行檢測、分析,然后在實施過程中確定調整措施。從而制定施工質量的控制圖,經過一系列的實施過程,然后對質量的波動進行比較和分析,找出原因和解決辦法,以確定并調整措施,然后進入下一輪的控制。
結語:施工質量問題一直備受人們關注,它的質量好壞直接影響著公路的使用時間長短及行車安全。為防治路面過早的被破壞,就要采取相應的措施。即在施工原料方面全方位的掌控,在施工過程中牢牢的掌控施工細節。只有兩手抓,才能有效的提高公路瀝青路面的施工質量,從而促進我國交通事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孔羅霄,崔麗.公路瀝青路面施工的質量控制措施分析[J].科技致富向導,2013(05).
[2] 江瑋,汪余波.淺談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J].科技資訊,20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