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 雪 朱曉博 徐斐妮 慈維昊 朱佳博 王 旭 周法濤 李 民.第三軍醫大學第三附屬醫院教務科,重慶 0008;2.第三軍醫大學軍事預防醫學系營,重慶 0008;.重慶醫科大學20級臨床年制系,重慶 0;.第三軍醫大學軍事預防醫學系2營,重慶 0008;.河北省陽原縣縣醫院內科,河北陽原 0800;.第三軍醫大學軍事預防醫學系營,重慶 0008;.第四軍醫大學學員旅,陜西西安 002
?
軍隊醫學院校臨床階段醫學生導師制的研究與實踐
呂雪1朱曉博2▲徐斐妮3慈維昊4朱佳博5王旭6周法濤7李民1
1.第三軍醫大學第三附屬醫院教務科,重慶400038;2.第三軍醫大學軍事預防醫學系17營,重慶400038;3.重慶醫科大學2013級臨床7年制1系,重慶401331;4.第三軍醫大學軍事預防醫學系12營,重慶400038;5.河北省陽原縣縣醫院內科,河北陽原075800;6.第三軍醫大學軍事預防醫學系13營,重慶400038;7.第四軍醫大學學員旅,陜西西安710032
[摘要]目的探討軍隊醫學院針對臨床階段學生實行導師制的改革實踐在其基礎知識及臨床技能的掌握方面有無幫助。方法選取2010年6月~2012年6月兩屆即2010級、2011級在我院進行臨床見習的軍校學員,通過成績比較及問卷調查的方法以探尋導師制在軍隊醫學院的實施效果與情況,并利用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處理后,對其進行針對性的評價。結果將2010級與2011級臨床醫學專業學生的實習成績和操作技能的成績分別進行比較,將2010級與2011級預防專業學生的實習成績和操作技能成績分別進行比較,得到結果為這兩個專業參與導師制改革的臨床階段醫學生的實習成績和操作技能成績均高于未實施導師制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并且通過調查問卷了解到導師制改革一定程度上利于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結論軍隊醫學院校醫學生導師制的改革實踐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具有相關問題,還需不斷完善與改進。
[關鍵詞]醫學院校;臨床;導師制;改革;操作技能
軍校醫學生參與臨床實踐活動多處于身心發展階段,個體心理發育及臨床應對能力還不夠成熟[1-3]。很多學員對臨床實踐學習內容、方式方法產生困惑。基于上述事實,如何提高軍隊醫學院臨床階段學員的臨床思維和臨床技能,這一問題已成為軍隊醫學院教育模式改革中一大熱點問題。針對以上問題,我院校選取2011屆臨床專業和預防專業的實習階段學生實施導師制改革。通過導師制的改革實踐,在提升學員成績的基礎上,導師與學生進行了更加深入的溝通與交流,相互尊重,相互促進[4-6]。軍隊醫學院臨床階段的學生也通過導師制的改革開闊了醫療、科研等方面的視野。故導師制的改革實踐取得一定成績,為軍隊醫學院的教育改革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并且在改革過程中使全體參與導師制改革的人員初步了解導師制教學模式的意義、目的和大致實施方向,為日后推進導師制教學改革打下基礎,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0年6月~2012年6月在我院進行臨床實習的2010級臨床專業及預防專業學生共200人設為對照組,年齡22~23歲,平均(22.4±0.2)歲,男生140人,女生60人,其中臨床醫學專業150人,軍事預防醫學50人,均未參與導師制教學。選取我院進行臨床實習的2011級臨床專業及預防專業學生共200人為實驗組,年齡21~23歲,平均(22.1±0.5)歲,男生130人,女生70人,其中臨床醫學專業162人,軍事預防醫學38人,參與導師制改革。兩組學員的生活條件、鍛煉情況及學習時間等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隨機選取在我院參加臨床實習的兩屆學員作為調查對象,針對臨床階段學生實行導師制的改革實踐在其基礎知識及臨床技能的掌握方面有無幫助進行分析。定量方法:收集2011、2010級臨床專業和預防專業學生的臨床階段的實習及成績,錄入數據庫并利用統計學軟件對成績進行統計、分析。定性方法:設計調查問卷,學生填寫,從問卷結果反映對學生對導師制的作用及影響等方面作出的評價。
1.3觀察指標
分析評價學員在臨床階段學生實行導師制的改革實踐在其基礎知識及臨床技能的掌握方面有無幫助,觀察比較2011級和2010級各專業的臨床實習及操作技能成績,專業包括:臨床專業和預防專業;同時對導師制進行調查問卷,主要問題針對學生的學習、臨床應對能力、臨床操作能力、醫患溝通能力及學生的綜合素質等方面最后得出結論。
1.4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1.5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實驗組與對照組學生實習成績、操作技能成績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兩組比較采用t檢驗。實驗組與對照組間滿意率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2011級和2010級臨床專業學生(臨床階段)實習及操作技能成績的比較
2011級臨床專業的學生其實習成績和操作技能分數均高于2010級本專業學生,證明學員開展實行導師制對成績和操作的提升有明顯的好處,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臨床專業2010級和2011級實習成績比較(±s,分)

表1 臨床專業2010級和2011級實習成績比較(±s,分)
2010-臨床2011-臨床t值 P值150 162 66.75±5.63 75.33±3.22 3.335 0.023 64.33±3.32 77.33±2.22 5.776 0.034年級專業 人數 實習成績 操作技能
2.22011級和2010級預防專業學生(臨床階段)實習及操作技能成績的比較
2011級預防專業的學生其實習成績和操作技能分數均高于2010級本專業學生,證明不僅在臨床專業方面有很好的效果,在預防醫學學習、對成績和操作的提升也有好處,其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預防專業2010級與2011級實習成績和操作技能成績比較(±s,分)

表2 預防專業2010級與2011級實習成績和操作技能成績比較(±s,分)
2010-預防2011-預防t值 P值50 38 63.44±5.89 74.22±2.67 4.563 0.0032 65.44±5.88 75.34±6.88 7.377 0.003年級專業 人數 實習成績 操作技能
2.3對導師制的評價
本次調查問卷設計問題見表3,主要針對導師制對實驗組的學生的學習、臨床應對能力、臨床操作能力、醫患溝通能力及學生的綜合素質發展等方面的影響或作用開展問卷調查。問卷調查雖不能以定量的方式來精確評價導師制的改革,但重要的是能夠通過調查反映出參與導師制改革的學員對改革的認同度,以定性的形式評價導師制的改革。本次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大部分實施導師制的2011級軍隊醫學院臨床階段學生認為導師制有助于提升其實習、臨床操作成績,同時也促進其身心健康、全面發展。

表3 導師制的評價(n=200)
本組試驗中,比較2011級臨床專業實驗組與2010級臨床專業對照組學生實習成績、操作技能成績,2010級臨床專業學員的實習成績為(66.75±5.63)分,技能操作成績(64.33±3.32)分,而2011級臨床專業學員的實習成績為(75.33±3.22)分,技能操作成績為(77.33±2.22)分,兩項成績均優秀于沒有實施導師制的2010級臨床學員,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比較兩屆預防學員,2011級預防學員的實習成績和技能操作成績也均優秀于2010級學員的成績(P<0.05)。兩個專業同時比較說明科學實施導師制有助于學員成績的提升。在導師指導下,學生更有效地進行自主學習,學生在學業上得到更詳細的專業性指導。導師的言傳身教和學習經驗能對學生有所啟迪,能夠讓學生盡快熟悉醫院的日常工作流程并學會有效自主學習,逐漸形成自主學習的習慣。
對學員開展問卷調查發現96.9%的學生認為導師制的實施有助于加強學習方面的管理,提高實習期的學習質量;93.1%的實習生認為導師制的教學模式可促進其全面發展,提升綜合素質;97.8%實習生認為在導師指導下,其分析和解決臨床問題的能力得到鍛煉與提高。在以往的教學實踐中,大部分師生已意識到臨床實習是整個醫學教育的重要組成之一。醫學生剛進入臨床,區別于之前的教學環境,易產生迷茫,繼而產生一系列學習生活工作上的問題。進行導師制改革實踐,在某種意義上,最基本的目的是帶領新入臨床實踐的醫學生走出困境與迷茫[2]。在導師制的改革實踐中,突出“導師”作用,正確啟發、引導學生,從而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和綜合素質,并且培養其臨床思維能力[3]。
通過導師制的開展,學生與專業老師的感情日益深厚。一方面,在學習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成績都有進步,在臨床上遇到的困惑與問題大都能得到很好的解決。另一方面,導師制是否在學生的素質教育上帶來改變與影響?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逐漸將“教書”和“育人”這兩項教育實踐活動獨立開來[7]。多年來,多數高校對本科生的培養采取的是班主任制。班主任起到的作用主要在“育人”上,但對于優秀班主任的標準并不統一。并且班主任多數為高年級學生,不能夠保證有充足的時間與班上學生溝通交流,導致班主任的“育人”效果無法有保障、無法達到統一合格水準。通過導師制的實施,賦予導師以教育者和管理者的雙重身份,將“教書”、“育人”這兩項教育實踐活動進行有機結合,一定程度上規避大多數高校課堂上教師只管上課,課后班主任只管學生活動現象所帶來的不利影響[8,9]。導師與班主任相比不但更具專業知識,而且更具專業素養與經驗。這樣的條件也使得導師不僅傳授知識,還能夠利用自己的閱歷為學生提供意見,與學生進行情感溝通[10]。導師通過教學、臨床等活動與實習生進行更多的交往,全方位地關心和指導學生的身心健康與發展方向。同時,導師以自身樹立標桿、榜樣,弘揚優秀的醫風醫德,真正做到言傳身教以提升學生綜合素質,促進其獲得優良的操作能力與溝通技巧,為祖國醫學事業培養優秀接班人[11]。
此外,在導師制的改革過程中,除了采取傳統教育方式,也可考慮將新型教育方式如網絡化教學融入日常教學中,以便進行課后知識的學習、鞏固與拓展。網絡化教學可以彌補課堂由于時間所限不能展開講解非重點知識點的缺陷。網絡化教學的引入能夠增加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并使學生透徹、牢固地掌握知識點,拓寬其醫學方面的視野[12]。但網絡化教學應只是一種教學的輔助手段,因為這種教育手段使導師和學生之間缺乏面對面的交流,不利于進行有效的溝通,其嚴重后果可能會造成育人的缺憾。
導師制的改革還可采取導師輪換制度。固然長期同一個導師教學利于培養感情、增加師生交流,但是在某種程度上可能會造成學員臨床醫學思維的局限[13]。每個導師的教學方式不同,且并不適合于所有學員。輪換制度可帶給學員不同的教學模式與臨床醫學思維模式,開拓學員醫學視野,拓寬其醫學思維,更利于讓學員找到適合自身的學習方法并在醫學思維上取長補短、融會貫通[14]。而且,不同導師的經驗閱歷也各不相同,故導師輪換制度能夠讓學員通過與不同導師的交流了解到更多不同病例及臨床實例,使學生在臨床實習階段能獲取更多知識、積累更多閱歷與經驗[15]。在一定程度上,導師輪換制度還有主動糾錯的作用,減少教學內容及方式方法的錯誤[16]。
導師制的改革還能為學員、為導師、為醫院帶來怎樣的影響?導師制的改革還有哪些方面亟待去完善?以上都有待于我們在導師制的不斷推行中繼續探尋探索,為我國醫學教育事業的發展而不懈努力。
[參考文獻]
[1]羅旭.醫學院校實行本科生導師制探討[J].中華現代醫院管理雜志,2013,12(3):1105-1107.
[2]熊青平.本科生導師制:創新人才培養模式[J].當代教育論壇,2012,8(9):91-92.
[3]鄭河源,唐駿,羅建遠,等.從執業醫師考試看臨床技能教學的重要性[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4,(2):69-71.
[4]辛兵,王翠先,劉玉村,等.加強高等醫學教育國際化建設的思考[J].醫學教育,2012,(1):1-3.
[5]王南平,肖長義,劉先哲.五年制臨床醫學生早期接觸臨床的效果研究[J].醫學教育探索,2013,12(6):89-90,98.
[6] Zhang ZH,Liao CH,Ping J,et al. Discussion in tutorial system of undergraduate clinical medicine[J]. Researches in Medical Education,2008,7(2):210-211.
[7] Eggen P,Kauchak D. Educational psychology:Windows on classrooms(6th ed.)[M]. Upper Saddle River NJ:Pearson/ Merrill Prentice Hall,2012:11.
[8]王奇金,王藝偉,劉隨意,等.本科生導師制在教學醫院的實施探索[J].衛生職業教育,2012,27(18):7-8.
[9]周栩,金為民.臨床醫學本科生實習導師制的實施現狀分析[J].中華醫學教育探索雜志,2013,(6):742-746.
[10]靖國安.本科生導師制:高校教書育人的制度創新[J].高等教育研究,2011,26(5):80-84.
[11]翟理祥.推進“本科生導師制”培養模式的實踐與探討[J].藥學教育,2014,18(2):23.
[12]趙衛平,李娜.醫學創新教育對教師的要求[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2,(2):55-56.
[13]沈詒成.解讀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方案中的數據統計[J].高教發展與評估,2011,21(4):26-28.
[14]高書杰,劉學政,金祥秋,等.本科生畢業實習實行導師制的實踐與思考[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1,(11):10-11.
[15]高昀.牛津大學的導師制對我國本科生教育的啟示[J].理工高教研究,2014,23(4):59-60.
[16]鄭曉梅.應用型人才與技術型人才之辨析[J].現代教育科學,2015,(1):10-12.
Research and practice on tutorial system towards medical students in clinical stage in military medical schools
LV Xue1ZHU Xiaobo2XU Feini3CI Weihao4ZHU Jiabo5WANG Xu6ZHOU Fatao7LI Min1
1.Teaching Affairs Section, Thir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Chongqing 400038, China; 2.17th Battalion, Department of Military Preventive Medicine, Thir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Chongqing 400038, China; 3.Department 1, Grade 2013, Seven-year Clinical Program,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Chongqing 401331, China; 4.12th Battalion, Department of Military Preventive Medicine, Thir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Chongqing 400038, China; 5.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Hebei Province Yangyuan County Hospital, Yangyuan 075800, China; 6.13th Battalion, Department of Military Preventive Medicine, Thir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Chongqing 400038, China; 7.The Fourth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student Brigade, Xi'an 710032,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tutorial system reformation towards medical students in clinical stage in military medical schools on their learning of basic knowledge and clinical skills. Methods Medical students in clinical stage of Grade 2010 and 2011 in our school from June 2010 to June 2012 were selected and surveyed by performance comparison and questionnaires. The results were analyzed by statistical software and the effects of tutorial system reformation were assessed. Results The performance of students from two majors, clinical medicine and preventive medicine, were compared between Grade 2010 and 2011 in both clinical practice and operating skills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n both majors, students who attended tutorial system reformation had better performance in clinical practice and operating skills than those who didn’t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he results of questionnaires showed that tutorial system reformation could promote the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health and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Conclusion The tutorial system reformation in military medical schools is effective.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that need to be solved.
[Key words]Medical school; Clinic; Tutorial system; Reformation; Operating skill
收稿日期:(2015-10-23)
[基金項目]重慶市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133170)▲通訊作者
[中圖分類號]R39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3-9701(2016)02-016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