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7日,鳳凰衛視《問答神州》節目專訪張建龍局長
本刊訊:中國綠色時報 記者 焦玉海 國家林業局局長張建龍在10月9日召開的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工作會議上強調,實施三北工程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英明決策,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指導下建設生態文明的偉大實踐。工程區各級林業部門要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貫徹落實中央關于生態文明建設和林業改革發展的決策部署,更加注重保護自然生態,始終堅持生態惠民富民,全面提升工程建設質量,為建設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張建龍說,三北工程自1978年啟動以來,已伴隨改革開放的偉大事業持續走過38年,累計完成造林保存面積4.38億畝,工程區森林覆蓋率由1977年的5.05%提高到目前的13.02%,在我國北方構筑了一道堅實的綠色生態屏障。三北工程38年的探索實踐,生動反映了我國追求經濟與生態協調發展的奮斗歷程。工程建設取得的偉大成就為生態文明建設樹立了成功典范,積累的寶貴經驗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有益借鑒,鑄就的偉大精神為生態文明建設注入了強大動力。實踐證明,實施三北工程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英明決策,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指導下建設生態文明的偉大實踐,已成為我國生態建設領域的標志性工程,既充分展示了生態文明建設取得的重要成果,又全面體現了我國對全球生態安全和人類前途命運高度負責的大國形象,受到國際社會的普遍贊譽。
張建龍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林業生態建設,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生態文明建設和林業改革發展發表重要講話,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戰略思想。總書記還先后深入內蒙古、新疆、寧夏、青海等地視察,對加強三北工程建設、筑牢北方生態安全屏障作出許多重要指示,為林業改革發展特別是三北工程建設提供了基本遵循,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三北地區分布著全國84%的沙化土地和70%的水土流失面積,仍然是林草植被最稀少、生態問題最突出、生態產品最短缺的地區,與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筑牢北方生態安全屏障的要求還有很大差距,與滿足人民群眾對良好生態的新期待還有不小距離。工程區各級林業部門要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貫徹落實中央關于生態文明建設和林業改革發展的決策部署,按照國務院批復的三北工程規劃要求,進一步完善工作思路,突出建設重點,創新發展舉措,努力推動三北工程建設不斷取得新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