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研究員 呂永來
眾所周知,“十二五”期間,隨著國民經濟的穩步發展和綜合國力的提升,全國森林資源的經營管理與保護工作也得到了進一步的加強。為了盡快恢復與發展森林資源,國家決定2014年在黑龍江省森工和大興安嶺林業集團停止商業性采伐試點,2015年擴大到整個東北、內蒙古國有林區,全面停止商業性采伐,使森林資源按照自然規律得到休養、生長。那么,目前全國森林資源狀況是怎樣的呢?據國家林業局開展的第八次全國森林資源清查結果,全國森林面積、森林蓄積量和森林覆蓋率分別為2.08億公頃、151.37億立方米和21.63%,與上一次清查數字相比,分別增加0.13億公頃、14.16億立方米和提高1.27個百分點。
依托森林資源量和環境生長并具有豐富營養的綠色森林食品,越來越受到當今社會人們的關注。那么,“十二五”期間,全國森林食品的生產量有多少呢?據國家林業局統計,2011-2015年的5年中,全國森林食品產量共為1,691.91萬噸(平均年產量為338,38萬噸)。其中,食用菌產量為1,077.66萬噸、竹筍干產量為308.32萬噸、山野菜產量為183.52萬噸,分別占全部森林食品產量的63.70%、18.22%和10.85%。
“十二五”全國森林食品產量分年度來說,2011年為292.94萬噸,2012年突破300萬噸,達到308.03萬噸,2013年為327.69萬噸,2014年為339.66萬噸,2015年是“十二五”的收官之年,產量突破400萬噸,達到423.59萬噸,比“十一五”期末2010年的255.94萬噸增長65.50%,5年中平均每年增長10.60%。

表1.2010 -2015年全國森林食品產量 產量單位:萬噸

表2.“十二五”期間全國森林食品產量平均增速 產量單位:萬噸

表3.2015 年全國各省(區、市)森林食品產量 單位:萬噸
在2015年全國森林食品產量中,食用菌產量為273.46萬噸、竹筍干產量為77.16萬噸、山野菜產量為39.75萬噸,與2010年相比,分別增長72.60%、60.35%和19.98%,5年中平均每年分別增長11.5%、9.9%和3.7%(詳見表1和表2)。數字表明,食用菌和竹筍干產量增長是比較快的。
下面,再來分析一下2015年全國各省(區、市)森林食品及其中食用菌、竹筍干和山野菜產量的完成情況:
一、森林食品產量:據國家林業局統計,在全國32個省(區、市)統計單位中,2015年森林食品產量在100噸以上的省(區、市)只有26個。其中產量在50萬噸以上的省有3個,即云南(產量為62.40萬噸,占全國森林食品產量的14.73%,居全國之首位)、福建(產量為60.31萬噸)和黑龍江(產量為50.86萬噸)。這3個省的森林食品產量為173.57萬噸,占全國森林食品產量的4成,達40.98%;產量在10萬噸以上、50萬噸以下的省(區)有11個,即遼寧(產量為27.95萬噸)、四川(產量為25.24萬噸)、廣西(產量為24.21萬噸)、湖北(產量為23.47萬噸)、浙江(產量為22.32萬噸)、河南(產量為19.40萬噸)、吉林(產量為16.83萬噸)、湖南(產量為15.87萬噸)、江西(產量為11.70萬噸)、山東(產量為11.31萬噸)和安徽(產量為10.48萬噸)。這11個省(區)的森林食品產量為208.78萬噸,約占全國森林食品產量的一半,達49.29%;產量在5萬噸以上、10萬噸以下的省有3個,即陜西(產量為9.29萬噸)、貴州(產量為7.71萬噸)和廣東(產量為7.27萬噸)。這3個省的森林食品產量為24.27萬噸,占全國森林食品產量的5.73%;其余9個省、區、市(包括重慶、江蘇、內蒙古、海南、山西、大興安嶺、河北、甘肅和上海)的森林食品產量均在5萬噸以下(詳見表3)。

表4.2015 年全國各省(區、市)食用菌產量 單位:萬噸

表5.2015 年全國各省(區、市)竹筍干產量 單位:萬噸
二、食用菌產量:據統計,在全國32個省(區、市)統計單位中,2015年食用菌產量在100噸以上的省(區、市)只有24個。其中產量在50萬噸以上的省只有1個,即云南(產量為58.73萬噸,占全國食用菌產量的1/5強,達21.48%,居全國之首位);產量在10萬噸以上、50萬噸以下的省(區)有6個,即黑龍江(產量為38.55萬噸)、福建(產量為37.84萬噸)、廣西(產量為20.32萬噸)、遼寧(產量為19.94萬噸)、湖北(產量為17.93萬噸)和河南(產量為16.30萬噸)。這6個省(區)的食用菌產量為150.88萬噸,占全國食用菌產量的5.5成,達55.17%;產量在5萬噸以上、10萬噸以下的省也有6個,即吉林(產量為9.47萬噸)、四川(產量為7.35萬噸)、貴州(產量為6.32萬噸)、浙江(產量為5.91萬噸)、江西(產量為5.87萬噸)和安徽(產量為5.71萬噸)。這6 個省的食用菌產量為40.63萬噸,占全國食用菌產量的14.86%;其余12個省、區、市(包括山東、陜西、湖南、廣東、江蘇、內蒙古、重慶、山西、大興安嶺、河北、甘肅和海南)的食用菌產量均在5萬噸以下(詳見表4)。
三、竹筍干產量:據統計,在全國32個省(區、市)統計單位中,2015年竹筍干產量在100噸以上的省(區、市)只有16個。其中產量在10萬噸以上的省有3個,即福建(產量為17.55萬噸,占全國竹筍干產量的1/5強,達22.75%,居全國之首位)、浙江(產量為16.08萬噸)和四川(產量為13.82萬噸)。這3個省的竹筍干產量為47.45萬噸,占全國竹筍干產量的6成,達61.50%;產量在1萬噸以上、10萬噸以下的省(區、市)有9個,即江西(產量為4.56萬噸)、廣東(產量為3.98萬噸)、湖南(產量為3.82萬噸)、廣西(產量為3.59萬噸)、陜西(產量為3.52萬噸)、安徽(產量為3.13萬噸)、重慶(產量為2.75萬噸)、云南(產量為2.30萬噸)和湖北(產量為1.82萬噸)。這9個省(區、市)的竹筍干產量為29.47萬噸,占全國竹筍干產量的38.19%;其余4個省市(包括河南、江蘇、海南和上海)的竹筍干產量均在1萬噸以下(詳見表5)。
四、山野菜產量:據統計,在全國32個省(區、市)統計單位中,2015年有山野菜產量的省(區、市)只有24個。其中產量在5萬噸以上的省只有3個,即遼寧(產量為7.56萬噸,約占全國山野菜產量的1/5,達19.02%,居全國之首位)、黑龍江(產量為6.70萬噸)和吉林(產量為6.32萬噸)。這3個省的山野菜產量為20.58萬噸,占全國山野菜產量的一半還多,達51.77%;產量在1萬噸以上、5萬噸以下的省有5個,即福建(產量為4.64萬噸)、湖北(產量為2.42萬噸)、河南(產量為1.97萬噸)、四川(產量為1.49萬噸)和陜西(產量為1.25萬噸)。這5個省的山野菜產量為11.77萬噸,占全國山野菜產量的近3成,達29.61%;其余16個省、區、市(包括湖南、貴州、內蒙古、江西、安徽、山東、云南、河北、浙江、江蘇、大興安嶺、甘肅、重慶、廣西、廣東和山西)的山野菜產量均在1萬噸以下(詳見表6)。

表6.2015 年全國各省(區、市)山野菜產量 單位:萬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