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蕭
在中國,不到5%的森林旅游地支撐了我國森林旅游的“半壁江山”,大部分森林旅游地依然是門可羅雀,森林風景資源的利用效率很低。為進一步發揮森林在教育、體驗、養生等方面的功能,國家林業局將森林體驗和森林養生作為今后一個時期森林旅游發展的重要方向。
同時,國家林業局正積極探索森林旅游與健身運動的結合點,如在林區開展馬拉松、徒步穿越、極限運動等。
此外,國家林業局還將大力引導生態露營地和智慧旅游等方面的發展,以更好地滿足公眾對森林旅游的多樣化需求。
目前,林業部門先后開展了森林公園、濕地公園、沙漠公園、野生動物園、林業觀光園等建設,這些區域是我國森林旅游發展的主要載體。
基礎設施建設資金,一方面可爭取國家投融資政策支持,另一方面可鼓勵社會資本進入,通過搭建平臺促進社會資本進入森林旅游領域。
目前我國每年森林旅游游客量超過10.5億人次,創造社會綜合產值達7800億元。
在過去的30余年里,我國的森林旅游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一直保持著加速發展的良好態勢。
2001年,全國森林旅游游客量突破1億人次,2011年達到了5億人次。
“十二五”時期,全國森林旅游游客量總數達40億人次,年均增長15.5%。
森林旅游實現了從“砍樹”到“看樹”、從“賣山頭”到“賣生態”、從“賣木材”到“賣景觀”、從“把林產品運出去”到“把城鎮居民引進來”的歷史性轉變。
最近幾年,我國森林旅游一直保持著高增長態勢,成為我國旅游業發展的重要增長極。
當前我國森林旅游發展仍面臨一些問題,我國各類森林旅游地將近9000處,但大部分森林旅游地“養在深閨人未識”。
比如,發展的不平衡問題,不到5%的森林旅游地支撐了森林旅游的“半壁江山”。一小部分森林旅游地經常為節假日人滿為患發愁,而相當大部分森林旅游地依然是門可羅雀,森林風景資源的利用效率很低。
另外,森林旅游基礎服務設施薄弱、從業人員素質偏低以及一些地方存在的重開發、輕保護問題等都是影響森林旅游發展的重要因素。
解決這些問題首先要加大森林旅游地的基礎設施建設力度,以盡快補齊短板。
基礎設施建設需要大筆資金投入,一方面可積極爭取國家投融資政策支持,另一方面可鼓勵社會資本進入,并通過搭建平臺促進社會資本規范地進入森林旅游領域。
“森林旅游作為一種新業態,仍需要努力培育消費群體。”為進一步發掘森林在教育、體驗、養生等方面的潛能,國家林業局于今年年初已下發文件,確定把森林體驗和森林養生作為今后一個時期森林旅游發展的重要方向,并確定了第一批全國森林體驗和森林養生基地建設試點單位。
接下來,將針對當前公眾戶外健身需求不斷提高的趨勢,積極探索森林旅游與健身運動的結合發展。
城市的喧囂,糟糕的天氣,每天都影響著我們的健康,越來越多的“城市病”讓我們不知所措。在城市中,我們在追求高質量生活的同時,面臨著越來越多的壓力,于是人們身心疲憊,極其渴望尋求一個遠離塵囂,親近自然,放松身心的地方,此時,天然氧吧——森林,則成為了廣大民眾出游的不二之選。據有關實驗表明,森林內氣候溫和,晝夜溫差小,林內光照弱,紫外線輻射小,空氣濕度小,區域降雨多,云霧多,這種舒適的小氣候環境非常適宜人類的生存,因此森林也被稱為天然療養院。
不僅如此,森林還是一個藥材寶庫,我國藥用植物有3000多種,絕大多數來自大森林。林下種植中草藥可增加林下植被種類,減少水土流失,增強森林生態系統穩定性與抗逆性,提高林業綜合效率以及增加農民收入的有效途徑。此外,精神養生、飲食養生、運動養生、起居養生等方面都可以與森林相結合。將養生理論與森林相結合,已成為打造中國特色休閑養生產業的一個很重要的思路,受到了廣大新農人的追捧,其中不乏成功案例,如海南島的生態醫療就備受追捧。
隨著我國進入老齡化社會和國家醫療改革的深入推行,醫療養生旅游也將迎來快速發展的良好機遇。專家預計,2020年醫療健康相關服務業可能成為全球最大產業,中國有望成為醫療養生旅游的熱門國家,健康服務業總規模將達到8萬億元。
作為國際旅游島和我國唯一的熱帶海島省份,獨特的區位優勢和優越的自然條件使得海南發展醫療養生旅游得天獨厚,成為醫療養生旅游理想地區。海南可以利用得天獨厚的資源條件、環境優勢和政策優勢,快速推進醫療養生與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積極發展特色醫療養生旅游,將海南打造成為聞名中外的醫療養生旅游目的地。
這是世界各地普遍通行的醫療養生旅游發展模式。海南醫療養生技術水平在全國范圍內相對比較落后,但是經過這么多年的發展,醫療養生事業取得了顯著的進步。
2011年海口市旅游醫療服務保障中心的正式啟用,填補了海南無旅游醫療服務保障的空白。一批知名醫療機構如解放軍301醫院等相繼入駐,協和醫科大學、湘雅醫學院、第四軍醫大學等30多家國內著名醫院均與海南各大醫院建立協作關系,有效地提升了海南的總體醫療水平。此外,海南省眼科醫院、海南省人民醫院、海南省中醫院等也憑借過硬的醫療技術和良好的醫療服務,吸引了大量國內外游客來海南進行醫療養生旅游。三亞中醫院早已展開醫療養生旅游實踐,取得不錯的經濟和社會效益,成為國內醫療養生旅游發展的范例。
海南需要進一步用足用好“醫院+醫療養生”的經營模式,逐漸改變公立醫院作為醫療養生服務主體的處境,推動公立醫院和私立醫院的共同發展醫療養生旅游業務。
相關醫院可以抽調出部分醫生參與醫療康復保健工作,將這作為海南的醫療養生品牌專科發展。同時,制定各項優惠政策,鼓勵和吸引社會資本進入醫療養生行業,興辦有特色、高水準、多元化發展的醫療養生專科機構。
海南各大景區一般都依山傍水,風景優美,而且景區醫療養生設施配套服務齊全。
一些景區建成的養生保健醫療旅游中心、專科病診療中心,對醫療養生旅游的組織和開展十分有利,可為游客提供專門的食宿以及醫療養生保健服務,這為“景區+醫療養生”模式的推行奠定了基礎。
呀諾達雨林文化旅游區、檳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區、七仙嶺建立國際太極文化養生園等各大景區緊密結合自身的資源狀況和實際條件,積極實施“景區+醫療養生”的經營模式,大力發展醫療養生旅游。
海南很多星級賓館和中高端度假村開設了提供自然療法、針灸、推拿、足浴、溫泉、藥膳和中藥美容服務的中醫藥保健俱樂部,能為游客參與和體驗醫療保健提供各種服務,也取得了不錯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酒店和度假村+醫療養生”模式應該是海南醫療養生旅游發展的不錯的選擇。
只要改善自身的軟件和硬件積極應對,及時推出各種特色養生產品,同國內外成熟的養老養生連鎖機構合作,打開養老養生市場,提升專業服務水平,海南的度假酒店和度假村就能夠在養老養生市場搶占商機。
海南宗教養生文化源遠流長,可以建立宗教醫療養生產品示范基地,實施“宗教+醫療養生”模式。
作為海南道教文化的發源地,文筆峰道教養生文化傳承千年,保留了豐富的養生方式,擁有完備的養生配套體系,能為海南醫療養生旅游發展提供豐厚的文化內涵。比如,澄邁的永慶寺、南山等地。
海南溫泉資源數量眾多,分布廣泛,種類齊全,密度之高居全國之首。
目前海南地區內已知并開發的溫泉點有40余處,擁有興隆溫泉、官塘溫泉、南洋溫泉、南田溫泉、觀瀾湖溫泉、九曲江溫泉等知名度較高的溫泉,并且開發已成規模,多數溫泉礦化度低,多屬于氟硅型熱礦水,富含硫黃等礦物質,并含硒、碘、鰓、氧、硒等微量元素,醫用價值很高,是開展溫泉康復療養的勝地。
海南可以實施“溫泉+醫療養生”模式,重點打造萬寧興隆、瓊海官塘、三亞南田、保亭七仙嶺、檐州藍洋溫泉等重點康體養生基地。
海南可結合自己的本土資源和地域特色,引入中醫藥和黎苗醫藥康體養生理念,依托中藥材和黎苗藥材種植場所,建設一批集觀光旅游、休閑娛樂、養生保健、醫療康復等為一體的中醫保健旅游基地,推出一批融保健養生知識普及、康體保健體驗、健康娛樂于一體的中醫藥和黎苗醫藥養生文化主題園區、康體養生基地和健康養生會館,建立中藥材和黎苗藥材種植醫療養生基地,開發具有濃郁中國特色和海南本土特色的中醫藥和黎苗醫藥特色康體養生旅游商品和醫療養生旅游項目,打造中醫藥和黎苗醫藥康體養生旅游品牌。

2013年3月,國務院批復建立“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成為全國唯一一家以醫療旅游為主導的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這為海南醫療養生旅游發展帶來重大利好和發展機遇。
重點建設好“先行區”,依托當地生態資源,發展醫療、養老、科研等國際醫療旅游相關產業。
積極引進國內外醫學高端人才和干細胞治療、分子診斷等世界前沿醫療技術,創建集醫、養、護、學、研于一體化的新模式,將先行區建設成面向世界的健康養生休閑地和國家級醫療旅游產業先行先試區。
同時要逐漸加強對海南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的跟蹤觀察和發展指導,充分用足用好國務院給予的各項特殊優惠扶持政策,在藥品和醫療器械進口注冊審批、大型醫用設備配置、醫療服務價格、進口關稅優惠、醫療技術準入、境外醫師執業和資本辦醫、醫療技術人才引進等方面積極探索,形成可供推廣的經驗,并逐漸向海南全省進行推廣,以便使先進模式發揮最大效用。
結合海南各地實際,充分發揮各地的醫療養生旅游資源特色和優勢,建設一批醫療養生旅游風情小鎮,配套建設相關的度假區、文化街、主題酒店,形成一批與中藥科技農業、名貴藥材種植、田園風情休閑結合的養生體驗和觀賞基地。同時,積極引進預防醫療、高端體檢、康復療養、美容整形、運動康復、亞健康調理服務等國內外生命養護保健連鎖機構,并配套發展旅游、購物、餐飲、住宿等服務設施,將風情小鎮建成中高端醫療服務承接地。
結合海南的實際情況,可以實施“旅游地產+醫療養生”發展模式,加強相關專業醫療養生服務社區的定位和功能規劃,引入國內外一流醫療、養生機構,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前提下,發展既能旅游度假、又能養生居住的集度假、居住、醫療、康復、養生、投資為一體的醫療養生旅游地產,把海南建成“國際醫療養生旅游地產先行區”和“世界高端醫療養生勝地”。積極引導社會力量進入醫療養生旅游房地產領域,發展醫療養生高端房地產,使其成為海南醫療養生旅游產業發展的重要支撐。鼓勵和支持一些大型房地產開發集團依托自身雄厚的資金實力和與政府部門的密切關系,在一些大型房產基地實施“旅游地產+醫療養生”模式,積極提供醫療養生服務,大力發展社區醫療養生。

隨著民眾生活水平的提高、閑暇時間的增加、文化素質的提高和對空氣環境質量要求的提高,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逐漸成為都市居民追求的一種時尚,越來越多的人將會選擇回歸自然式的長居農村休閑。海南發展休閑農業可以從“養生”切入,發展養生型休閑農業,休閑農業與養生產業的結合相得益彰。養生型休閑農業主要有以下幾種方式:飲食養生、農事養生、藥材養生、溫泉養生、休閑養生、生態養生等。
通過以上模式,可以積極培育森林旅游新業態,逐步拓展森林的多功能利用空間。國家林業局將森林體驗和森林養生作為今后一個時期森林旅游發展的重要方向,同時積極探索森林旅游與健身運動的結合點,如在林區開展馬拉松、徒步穿越、極限運動等。此外,還將大力引導生態露營地和智慧旅游等發展,以更好滿足公眾對森林旅游的多樣化需求。以此為主的休閑養生產業發展前景必將十分可觀,但切忌盲目開發,要有科學規劃和戰略目標,穩健安排投資,才能保證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