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秀娟
摘 要:語文教學是塑造人心靈的主要陣地。因此,在語文教學中必須以情感教學原理構筑課堂。充分利用和發揮語文學科本身的情感因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的身心發展。從而感悟人生、品味生活,獲得一種語文獨有的審美能力。
關鍵詞:職校;語文課堂;激情;情感教學
中圖分類號:G718.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05-0046-01
俄國大作家托爾斯泰說:“成功的教學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內在動機,也是推動學生探求知識的一種強烈欲望。作為課堂的組織者,只有從自身出發,調動一切可行因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點燃他們心中的激情,才能提高教學實效。
一、創設情境,點燃激情
有一定教學經驗的教師都懂得課前導入的作用。特別是閱讀一些文學作品時,氛圍營造很重要。這時候,教師導入的設計就起到了相當重要的作用,我們來比較同一篇課文《散步》的兩種導語設計:(1)大家和自己的親人一起散過步嗎?散步這是多么平常的一件事,而作家莫懷戚卻能從平常中感悟到不平常。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散步》去體會其中的人生哲理。(2)家,是一個多么溫馨的字眼。他永遠佇立在那里,無論你走到哪里,永遠都是不變的一個姿勢,等著你歸來。他更是一個避風的港灣,一個幸福的搖籃。家,正是因為有了家人之間深深的愛而溫暖,有了濃濃的情而美好。今天讓我們跟隨莫懷戚先生一家三代散一次步,感受人間這一份濃濃的親情。導語一重在讓學生理解小事能見大的道理,側重寫作教學的指導,充滿理性的方向。導語二重在讓學生感受普通事件中隱藏的溫暖真情,情感教育成為教學重點。一開始就用抒情化的語言把學生帶入無限溫情的感受之中。這樣的導語增添了學生對所學內容的興趣。
二、 進入角色,釋放激情
語文教學不單是認知活動,同時也是情感活動,在傳授知識的同時,也伴隨師生的情感交流,蘇霍姆林斯基說:“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識的種子就播種在這片土壤上。”語文教材中,幾乎每一篇文章都離不開一個“情”字。文章是心靈的產物,鑒賞一篇文章同樣需要用心靈去感悟,只有觀賞者的心靈和創作者的心靈產生了溝通,樂其所樂,悲其所悲,才算讀懂了一篇文章。所以說,在潛移默化上,在情感熏陶上,在對于學生思想影響上,語文課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如果語文課堂教學能做到“披文入情”,以及“講文以入情”,就一定能讓學生在情感上認同并引起共鳴。如講史鐵生的《合歡樹》時,為了使學生感受到母親偉大、無私的愛,教師做示范朗讀,讓學生感受到“我”病中一心想著寫小說,沒有顧及母親想治好兒子的病的那種虔誠和希望,“別浪費時間啦!根本沒用!”歇斯底里式的語氣,“心想死了也好,死了倒痛快”要盡快擺脫病痛折磨的語氣,這些正和母親為治好“我”的病而四處奔波的毫不氣餒的精神以及誤傷“我”之后的驚惶不安與自責形成有力的對比,很好地把作者往昔對母親的自責與愧疚表現出來。指導學生朗讀下面內容,通過不同形式的朗讀,使學生完全融入到課文中去,讓學生感悟到整篇文章中字里行間滲透著作者對母親那份刻骨銘心的思念以及內心深處的愧疚,也使同學們更能理解文章最后那句最有哲理的話“悲傷也成享受”。就是在這樣的氛圍中,學生釋放了激情。
三、放飛思緒,詮釋激情
采用哪些方法,才能使結束語更好呢?這就需要我們仔細設想,下一番功夫,根據不同的課時、不同的特點,抓住時機,使結束語懸念跌出,回味無窮。因此,在第一課時結束時,采用巧設懸念的方法,能收到“欲知后事,且聽下回分解”的藝術效果。比如在講完《鄒忌諷齊王納諫》第一課時后,可以這樣設計結束語:這節課,我們通過疏通文意,大致了解故事的梗概,鄒忌從比美的生活經驗中深刻認識到一個統治者聽到真話之不易,在齊國地位最高,權力最大的齊威王,處在許多人對他有所偏袒、有所畏懼、有所祈求的環境中,必然是耳不聰、目不明的受蒙蔽者。那么,鄒忌是如何用自己的切身體會進諫說服齊王的呢?這樣的結尾,能緊緊抓住學生的好奇心理,在學生的心里激起懸念,引發學生興趣,誘導學生去深入文本,同時為第二課時的教學做好了鋪墊,使前后課時互相關聯,形成一個整體。在學完《鄒忌諷齊王納諫》后,可以設計這樣的結束語:在生活中,你有時也會遇到不切實際的贊美,請結合上文內容說說你應當如何正確對待這種贊美?面對不切實際的贊美,我們應該怎么辦?如此結束,使學生的思維不僅僅局限于課堂之內,還要繼續向課外延伸。所有這一切,都可能成為開啟學生生命激情的金鑰匙。
四、結束語
總之,在語文教學中,情感因素是不容忽視的。教師可以從不同的角度,用不同方法去感染學生,對學生施加一系列情感的影響,使他們同作者一同歡樂、一同憤怒、一同悲傷、一同感動,使整個課堂洋溢在“情”的氛圍里。相信在眾多語文教師的不懈努力下,語文教學一定會打開一個新局面,更好地促進學生成長成才。
參考文獻:
[1]劉澤英.情感教育的實踐及思考[J].云南教育,2010(04).
[2]許家琴.中職校語文優質課堂評價標準探究[J].淮陰師范學院學報,2013(09).
[3]孔瑞珠.職業學校語文有效教學研究綜述[J].職業教育研究,2012(02). [4]袁麗紅.職高語文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淺析[J].教育教學論壇,201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