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斌,朱素芹,劉小燕,丁同華,王 華
(1. 東臺市三倉鎮農業技術推廣綜合服務中心,江蘇 鹽城 224200;2. 東臺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江蘇 鹽城 224200)
雙大棚栽培甜瓜上市早,生長期長,產量高、品質優,種植效益較高;甜瓜騰茬后,復種的白蘿卜比常規種植上市提前、價格高、效益好。這種模式在江蘇沿海的東臺市種植面積越來越大,栽培技術日趨完善,經濟效益持續提高。2015年東臺市推廣應用該模式達2 000 hm2,占大棚甜瓜面積的60%以上。雙大棚甜瓜復種白蘿卜已成為江蘇沿海地區高效種植模式之一。現將其產量效益、茬口安排和栽培技術介紹如下。
根據東臺市三倉鎮官苴村21個農戶3.27 hm2雙大棚甜瓜復種白蘿卜的產量效益調查,平均每667 m2甜瓜產量4 928 kg,收入12 698元;白蘿卜產量2 072 kg,收入3 216元。全年每667 m2總收入可達15 914元,扣除直接成本3 910元,667 m2純效益12 004元。667 m2最高總收入達18 106元,純收益14 008元,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極其顯著。
雙大棚甜瓜于1月上中旬育苗,2月上旬定植,每667 m2定植甜瓜700株左右,5月初開始采收,7月上旬結束。甜瓜可收2~3茬。白蘿卜一般7月下旬至8月初播種,667 m2栽植12 000株左右,9月底前后采收上市,生育期55~60 d。這種模式前后茬安排時間寬松,特別是避雨栽培白蘿卜,產量高、品質好,能有效緩解秋季市場蔬菜短缺的供需矛盾。
3.1.1 選擇適宜地塊
甜瓜忌重茬、陰濕,要選擇交通方便,排灌暢通,3年內未種過瓜類,地勢高爽的沙質壤土地塊進行種植。
3.1.2 提早搭建大棚
在甜瓜定植前20 d搭建好雙大棚,覆蓋無滴膜,提高棚內地溫,以利幼苗的定植與成活。大棚以南北走向為好,選用鋼架為外徑22 mm,壁厚1.2 mm的熱鍍鋅鋼管,每支鋼管長4.5 m,每架兩支鋼管,中間用導管連接,大棚跨度6 m,棚架間距0.8~1 m,外大棚與內大棚間距20~30 cm,大棚與大棚間距1.0 m,以方便排水和甜瓜采摘與機械運輸。
3.1.3 選用優質品種
要采用玉菇、雪梨、翠甜、金香蜜等品質佳、易栽培、產量高、市場適銷對路的品種。
3.1.4 適期播種育苗
1月上中旬播種,應用基質穴盤電熱線加溫育苗(工廠化育苗),苗齡30~35 d,2葉1心至3葉1心時定植。
3.1.5 采取多層覆蓋
定植前15~20 d在棚內做畦,畦面饅頭型,噴灑金都樂+仲丁靈,或金都樂+氟樂靈。除草劑使用時間應提早,以防霧氣傷苗,噴后在預留定植行間布滴管帶,然后在畦面上平鋪地膜。外層大棚膜每年換新,以利透光增溫,采用雙大棚+小拱棚+地膜4膜覆蓋栽培。
3.1.6 科學運籌肥水
每667 m2施用腐熟雞糞2 500 kg+硫基復合肥(NPK質量比15∶15∶15)30 kg,全畦混施,施后機耕旋翻,坐果后不再追施膨瓜肥,以減少用工。當甜瓜500 g左右時要保持土壤水分,遇旱要及時開通滴管補充水分。頭批瓜采摘后要及時補肥,以滿足2~3茬瓜的生長需要。
3.1.7 整枝、授粉、墊瓜
當甜瓜生長到4葉1心時,開始摘除主蔓頂心,留3片葉。腋芽生長到4~5片葉時選留2條健壯的側蔓,清除其余枝蔓。此期蔓易折斷,要注意保護。當瓜蔓生長到12~15葉時,將11葉前枝、芽抹清。此時12~15葉的葉腋處出現雌花,選擇一個健壯雌花,當其開放時開始授粉。整枝、授粉要選晴天早上7-8時開始,此時露水消散,利于操作;下午最遲5時結束。傷口在陽光照射下有利于愈合,否則枝液溢出過多易引起爛蔓。整理下來的枝、芽、葉要帶出棚外,以防棚內濕度過大造成枯枝、葉霉病菌等接觸到果實,引起瓜皮斑點,影響外觀。當頭批瓜授粉后20~25 d,在16~18葉間再選一健壯雌花授粉,授粉后隨即打頂,以確保二批瓜的生成及坐果。當瓜有雞蛋大小時要采取墊瓜措施,以保幼瓜防濕、通氣,防瓜底面霉變和產生色斑。
3.1.8 及時防病治蟲
甜瓜病害主要是炭疽病、灰霉病、疫病、白粉病。蟲害主要是蚜蟲、紅蜘蛛、煙粉虱,無論防病治蟲都以選擇煙熏劑為好,確保瓜外形美觀。
3.1.9 適時采收上市
雙大棚甜瓜栽培,頭批瓜在授粉后40~45 d即可成熟,特征為外觀有網狀裂紋,瓜旁葉枯焦。第2,3批瓜在授粉后38~42 d成熟。采摘后要及時分級、貼商標、套袋、包裝上市。
3.2.1 選用優質品種
最好選用上海白、浙江白、揚州白等生長期短、品質好的品種。
3.2.2 覆蓋遮陽網
7月中旬以后暴雨、高溫天氣較多,常規栽培很難出苗和立苗。要在原大棚膜上覆蓋遮陽網,拆除圍裙,降低棚內溫度,保持通風,實現遮光避雨栽培,切實解決高溫暴雨天氣對蘿卜生長的不利影響。
3.2.3 整地施肥
白蘿卜肉質根一半在土里一半露在外面,對土壤要求較高,沙壤土表土力求肥沃、疏松,土中無硬物,因此精細整地是種好白蘿卜的前提。由于前茬甜瓜施肥較足,此茬基肥667 m2可用硫基復合肥(NPK質量比例15∶15∶15)25 kg,施在畦面,用小型機械耕、旋;蘿卜定根后結合松土,667 m2可追施尿素5 kg。
3.2.4 適時播種
白蘿卜7月中旬至8月初播種,采用機械條播,667 m2用種600~700 g,行距25 cm、株距20 cm,播后應用金都爾45 mL+仲丁靈40~50 mL,對水30~40 kg機動噴霧,封閉除草。
3.2.5 及時間苗、松土
當蘿卜苗2葉1心時開始間苗,做到苗不靠苗,分布均勻,以保證蘿卜大小一致、整齊,商品率高。間苗后要及時松土,保證土壤通透,以利蘿卜肉質根下扎、膨大。
3.2.6 科學防治蟲害
防治地下蟲害是種好白蘿卜的重要環節,既要有效防治,又要符合無公害農產品質量要求。白蘿卜的地下害蟲主要有蠐螬、螻蛄、黃曲條跳甲、根蛆等,危害后對白蘿卜產量、品質和商品性影響極大,除搞好農業防治和物理防治外,還要適時選用對路的藥劑進行化學防治,旋田時667 m2用3%辛硫磷顆粒劑5 kg撒施土表,播種時用48%樂斯本乳油進行藥劑拌種,藥、水、種質量比為1∶(30~40)∶(400~500),悶種3 d,晾干后即可播種。在黃條跳甲成蟲遷入盛期(白蘿卜真葉平展期),早上7-8時、下午5-6時,噴2.5%溴氰菊酯1 500倍液進行防治。白蘿卜下扎定根(肉質根有白果大小)前后每667 m2用1%聯本?噻蟲胺顆粒劑3~4 kg,拌細土15~20 kg制成毒土,沿行施于白蘿卜根附近,防地下害蟲。生長過程中還會有甜菜夜蛾等害蟲危害其葉片,可采取正常防治方法進行滅殺。
3.2.7 適期采收
白蘿卜生育期短,如不及時采收,會出現空心,影響品質。拔出白蘿卜,應立即去葉、清洗、分級、裝袋、貼標簽上市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