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培兵,邢寶龍,韓慧敏,榮文俊,何 江
(1.山西省農業科學院高寒區作物研究所,山西 大同 037008;2.蒲縣農業資源開發中心,山西 蒲縣 041200)
馬鈴薯是山西省山區主要的糧食作物,在農村經濟發展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馬鈴薯生產水平和產量的提高,直接關系到農民經濟條件的改善。多元復合微肥在大中量元素平衡施用的基礎上,能有效促進碳氮代謝平衡,完善作物的各項生理生化功能?,F對山西省蒲縣馬鈴薯進行專用微肥的肥效試驗,分析其對馬鈴薯產量、品質的影響,以期為馬鈴薯合理施肥提供依據。
試驗于2015年4-10月在山西省蒲縣薛關鎮薛關村農業園區進行。試驗區海拔1 200 m,年降水580 mm,年平均氣溫6 ℃,平均日照6.63 h/d。土壤為耕種黑麻土,質地中壤,肥力中等,前茬為玉米。播前耕翻整地,4月19日播種,播種深度8~10 cm。
供試品種選用由蒲縣農業資源開發中心提供的馬鈴薯高產優質抗逆性強的一級脫毒種薯“晉薯16號”。供試肥料為大西北多元復合微肥,由包頭市大西北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研制生產。
試驗設4個處理,處理A:清水(對照),處理B:400倍液大西北多元復合微肥,處理C:600倍液大西北多元復合微肥,處理D:800倍液大西北多元復合微肥。每次各處理每667 m2噴溶液90 kg。每個處理各噴3次。小區面積為7.2 m2(6.0 m×1.2 m),3次重復,隨機區組排列。各處理每667 m2基肥施農家肥2 000 kg、硫酸鉀復合肥100 kg,無追肥。
試驗于2015年4月19日播種,行距60 cm,株距40 cm,每小區30株。5月18日出苗后,分別在苗期(6月3日)、現蕾期(6月11日)、盛花期(7月2日)各噴施1次大西北多元復合微肥,9月29日收獲。
2015年8月對馬鈴薯地上部主要性狀進行調查。結果表明,與對照相比,施多元復合微肥的馬鈴薯長勢更強,葉片更肥厚,葉色更深綠,而且色澤亮。9月成熟期觀察發現,對照區植株死亡時,施多元復合微肥的馬鈴薯的葉片還較綠,說明多元復合微肥能夠預防早衰,延長馬鈴薯生長期,有利于增產。由表1可以看出,與對照相比,處理B、C、D在株高、莖粗方面均有顯著提高,且處理B綜合表現較好。

表1 不同處理馬鈴薯主要性狀表現
各處理分別隨機選取馬鈴薯69、49、61、60個,經過稱重、計算后,處理A、B、C、D單薯質量分別為70.15、81.84、72.79、72.00 g,表明噴施多元復合微肥能提高馬鈴薯單薯質量。由表2可以看出,與處理A相比,處理B、C、D每667 m2產量分別提高35.75%、15.82%、14.24%,處理B、C與處理A差異達到顯著水平。結果表明施用適宜濃度的多元復合微肥能顯著提高馬鈴薯產量。
從表3可以看出各處理間商品薯率均達到顯著差異水平。商品薯率最高的為處理C,達到92.66%。處理D商品薯率僅為80.75%,低于對照。綜合來看,施用400倍液和600倍液多元復合微肥有利于提高馬鈴薯商品薯率。

表2 不同處理馬鈴薯產量統計

表3 不同處理馬鈴薯塊莖的商品薯率 %
3.1 噴施大西北多元復合微肥能使馬鈴薯株高增高,莖稈增粗,主莖數和分枝數增多,提前施用能提高免疫力,增強抗病性,預防早衰,延長馬鈴薯生長期,有利于馬鈴薯增產。
3.2 從產量和單薯質量看,噴施大西北多元復合微肥與清水對照相比,多元復合微肥能提高馬鈴薯產量和單薯質量,且隨濃度增加而增產幅度增大。
3.3 從商品薯率看,噴施大西北多元復合微肥均比對照高,可知大西北多元復合微肥能有效提高馬鈴薯商品率。
3.4 綜合分析考慮,噴施400倍液大西北多元復合微肥效果最好,能有效增強馬鈴薯生長勢,提高產量和商品薯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