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守剛,鄒慎茂
(1.即墨市金口鎮政府農業辦公室,山東 即墨 266200;2.即墨市農業局,山東 即墨 266200)
即墨市溫室大棚蔬菜保護地栽培起步于20世紀90年代,經過20多年的發展,到目前為止,溫室大棚面積約有3 000 hm2。由于缺乏相應的技術指導,菜農們為了取得較高的經濟效益,片面追求蔬菜產量,盲目加大雞糞和無機化肥的投入量,在施肥方面存在很大的誤區。若不及時糾正不科學的施肥方式,不僅會增加投入成本,造成極不合理的投入產出比,而且會使土壤結構日益變壞,地力逐步下降,環境污染日益加重,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該產業的進一步發展。
近幾年即墨市溫室大棚蔬菜施肥情況調查表明,一個溫室大棚(面積約667 m2)的施肥量為每茬投入雞糞4~5 m3,氮、磷、鉀三元復合肥150~200 kg,期間還要沖施各種水溶肥,一般每隔15~20 d施1次。根據即墨市農業局2014年對全市150個溫室大棚土壤養分監測點的土壤化驗數據,全市溫室大棚土壤有機質平均含量為11.5 g/kg,全氮含量為1.01 g/kg,堿解氮含量為111.0 m g/k g,速效磷含量為58 mg/kg,速效鉀含量為175 mg/kg,全鹽含量為4 500 mg/kg。
2.1 長期投入過多的無機化肥嚴重破壞了土壤環境,使土壤板結、酸化、鹽漬化,直接破壞了土壤有益微生物菌群,導致枯萎病、根結線蟲等病害逐年加重。土壤板結、酸化主要表現在多數棚室澆水后,土壤表面泛出一層鐵銹色,干后板結龜裂。鹽漬化嚴重地塊,表面泛出一層鹽。蔬菜生長適宜的土壤含鹽量為2 000~3 000 mg/kg,若超過6 500 mg/kg,蔬菜根系會出現反滲透導致蔬菜生長不良而枯死。即墨市溫室大棚平均全鹽含量為4 500 mg/kg,表明土壤鹽漬化已經達到了比較嚴重的程度。筆者2015年在未施肥的棚室內播種花生、玉米種子,經統計,出苗率均未達到10%,說明土壤酸化、鹽漬化影響到蔬菜的正常生長。
2.2 過多投入雞糞(特別是沒有腐熟好的雞糞)對土壤產生了許多負面影響。由于雞糞中含有氫氧化鈉、氯化鈉、抗生素等多種有害物質,特別是未得到充分腐熟的雞糞,往往會對蔬菜造成不利影響。調查發現,不少菜農將沒腐熟好的雞糞施入溫室大棚內,使棚室內氨氣濃度過量造成蔬菜氨中毒,嚴重者出現死苗、不立苗現象。2015年即墨市部分鄉鎮發生了多起雞糞燒苗現象。已有材料報道,國家有關單位建議限制雞糞在棚室蔬菜的施用量。
2.3 片面重視N、P、K肥的施用,忽視微量元素肥料的補充。由于不施用微肥或施用量少,不少溫室大棚蔬菜出現明顯的缺素癥,瓜果蔬菜出現花而不實,果實不能正常發育,葉菜類蔬菜出現干葉尖、干心等癥狀。
雞糞和無機化肥施用量逐年增加,投入成本不斷提高,但蔬菜產量卻徘徊不前,且蔬菜品質
下降,枯萎病、線蟲等土傳性病害和蟲害日益加重。在具體防治這些病蟲害方面,菜農們不是從根本上查找引發這些病蟲害的原因,進行有效的防治,而只是一味地增加農藥使用量。這樣不僅增加了生產成本,同時也因農藥的大量使用而降低了蔬菜的品質。
3.1 大幅減少無機化肥施用量,以施用有機肥為主。根據不同蔬菜需肥規律,建議每667 m2每茬作物的無機化肥投入量不超過50 kg,有機肥、作物秸稈肥施用量不低于4 000 kg,盡量選用硝基肥、碳酸氫銨等對土壤性狀影響較小的化肥。通過限制無機化肥的投入量及增施有機肥,達到改良棚室內土壤理化性狀的目的。按照上述施肥建議對大呂一村大棚西瓜進行肥效試驗,連施3季后西瓜生長狀況明顯改善,產量和品質都有明顯提高,測定土壤全鹽含量降低35%。
3.2 提高生物有機肥施用量。生物有機肥含有多種有益生物菌,具有固氮、解磷、解鉀、活土、壯根、抗重茬、提高地溫、抑制有害生物菌等多種功能。根據試驗及大田實踐要求,每667 m2溫室大棚每季生物有機肥投入量要在200 kg以上,多者可達400~500 kg,同時配施適量微肥。筆者于2015年分別在不同地點對黃瓜和馬鈴薯進行了肥效對比試驗,試驗均設2個處理,處理1為無機肥、有機肥及生物菌肥配方施用,處理2為傳統無機肥、雞糞配方施用。
由表1可知,每667 m2處理1比處理2化肥投入成本減少55元,產量卻增加41.8%,且沒有枯萎病發病情況。由此可見在溫室黃瓜栽培中適當減少無機肥的施用量,增施有機肥和有益生物菌,不僅可以減少肥料投入成本,增加黃瓜的產量,同時可以有效防治枯萎病等病蟲害。
由表2可以看出施用有益生物菌肥與傳統施肥相比,每667 m2化肥投入成本減少75元,產量卻增加17.1%,收入增加722.7元。
實踐證明,蔬菜及其他糧油作物,在同等投入的情況下,生物有機肥、化肥及微肥合理配施的經濟效益比盲目單施化肥大幅度提高。
3.3 用牛、豬、羊、鵝、鴨等其他動物糞肥替代雞糞,增施有機肥。作物秸稈經過食草動物的過腹分解形成的糞肥和作物秸稈漚制的有機肥,不會給土壤增加有害物質,而且可以有效增加土壤有機質,改善土壤結構,同時可以緩解盲目施用化肥造成的土壤板結、酸化、鹽漬化所造成的負面影響。

表1 春季溫室黃瓜施肥對比試驗
表2 大棚馬鈴薯施肥對比試驗

注:以上數據均按667 m2計,馬鈴薯單價1.1元/kg。
3.4 及時補充微量元素。由于忽視微量元素肥的施用,棚室蔬菜的缺素癥時有發生。如部分瓜果蔬菜缺硼嚴重,出現不結果現象;部分地塊由于缺鈣,番茄、辣椒臍腐病蔓延,葉菜類出現干心等。每667 m2投入50~60元的中微量元素肥可有效避免缺素癥的發生。
3.5 做好秸稈還田。蔬菜產區除了蔬菜外還有部分糧油作物。糧油作物秸稈堆放于田間地頭和村莊周圍未得到充分利用,浪費資源的同時對環境造成污染。提倡將爛草垛、草堆經過高溫堆漚,施入溫室大棚。另外將棚室內的瓜果蔬菜拉秧后的莖蔓秸稈等集中堆放,與禽畜糞便等混勻,或摻入適量尿素經高溫堆漚施入棚室。該項技術既可清潔田園衛生,又可增加有機肥來源。
3.6 菜農應該以2~3年為周期采集自己溫室大棚的土樣到相關農業檢測部門進行檢測,充分掌握自己溫室大棚的養分含量情況和變化動態,結合所栽培作物的需肥規律,制定合理的施肥方案,進行科學施肥。
3.7 菜農應以村為單位成立蔬菜專業合作組織,聘請蔬菜栽培方面的專家和專業技術人員進行培訓和現場指導,不斷提高自身技術水平和科技素質,做到蔬菜生產中不盲目跟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