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與動態
記者2016年7月8日從海南檢驗檢疫局獲悉,一批貨值1.08萬美元的7 200尾石斑魚苗近日順利出口新加坡,這是海南石斑魚苗首次出口。
據了解,石斑魚通常皮色多現斑點或花紋,故而得名“石斑”,其營養豐富,肉質細嫩潔白,是一種低脂肪、高蛋白的上等食用魚。石斑魚苗繁育具有技術高、周期短、效益好等特點,極具市場潛力。
為支持海南做強做優熱帶特色高效農業,扶持優良種苗繁育產業發展,助推石斑魚魚苗走出國門。該局積極發揮部門職能優勢,打好“技術牌”,念好“服務經”,一是收集研究國外相關法律法規及檢疫信息,加強源頭的管理,用最短的時間完成養殖場的備案工作;二是開展出境石斑魚疫病檢測,保障產品安全衛生質量;三是強化企業質量意識,幫助企業建立自檢自控體系,管控出口關鍵環節;四是積極釋放檢驗檢疫通關一體化、無紙化報檢、放管服改革等政策紅利,實施24小時電話預約服務,對魚苗報檢做到隨到隨檢、通放“零”等待,提升魚苗國際市場競爭力。
(www.bbwfish.com)
記者2016年7月初從青海省科技廳獲悉,由青海湖裸鯉救護中心完成的“青海湖裸鯉人工增殖放流項目”日前通過了該廳組織的成果評價,專家組認為此項成果達到國際水平。
據了解,青海湖裸鯉處于青海湖“魚鳥共生”生態系統核心地位,在國務院《水產資源繁殖保護條例》中列為保護對象,被《中國物種紅色名錄》列為瀕危物種。
該項目圍繞青海湖裸鯉人工增殖放流,通過繁殖生物學等多學科的研究,在青海湖裸鯉資源的年際變化監測、年齡鑒定比較及資源增長模型研究、人工種群的建立和規模化繁育等技術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據青海湖裸鯉救護中心有關負責人介紹,自1997年開始,項目組就在內塘保存青海湖裸鯉原種親本6 000組,青海湖洱海保存青海湖裸鯉原種親本4萬組。2002年以來,已增殖放流入湖青海湖裸鯉原種種苗9 378萬尾,人工增殖放流的貢獻率達23%。青海湖裸鯉資源蘊藏量由2002年的0.26萬噸恢復到2015年的6.21萬噸。
與此同時,項目組還在當地建設了青海湖沙柳河過魚通道和人工增殖放流站,生態和社會效益顯著。項目在實施期間,出版專著4部,授權國家發明專利6項,制定標準9項,發表論文50余篇,培養了一支從事青海湖裸鯉資源保護和科研的隊伍,在裸鯉的資源保護和恢復、人工增殖等方面實現了多項創新,為高原魚類的資源保護和利用提供了科學依據和技術儲備。
(www.bbwfish.com)
2016年7月,印度對未來5年內魚類產品出口收益設定了較高的目標,2014—2015年是3 344.1億盧比,在這基礎上,未來要達到1萬億盧比的出口收益。
《印度時報》(Times of India)報道,印度聯合農業部下個月準備出臺漁業新政策,為綜合開發與管理、達到收益目標及有關方案的實施鋪好前行之路,私營企業也在此次計劃之中。
新政策將包括發展和管理內陸漁業、水產和海洋漁業。其中海洋漁業包含有深海捕撈和國家漁業發展(NFDB)針對“藍色革命”提出的所有活動。此次政策將于2016年7月上旬頒布,該部門會針對如何在未來5年內增加三倍魚類產品的出口收益做出詳細介紹,還需要多種政策的支持。該部門的官員還表示,新政的頒發主要集中在內陸漁業方面,未來的5~6年中,會挖掘更多的灌溉水體和魚池幫助當地養殖戶雙倍提高收入。
印度魚類產量已經從1950—1951年的75萬噸增長到2014—2015年的1 007萬噸,同時農業部的出口收益也達到了3 344.1億盧比。有關人員稱,農業部已經整合了現有的漁業部方案,主要是提高內陸和海洋水產養殖與漁業資源的產量產能,特別是內陸和海洋方面。
此外,整合后的方案還將刺激相關行業的經濟增長,尤其是沿海地區,對整個漁業都是受益匪淺。
(www.bbwfish.com)
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臺灣鰻鰍是慈溪市水產技術推廣中心近兩年引進的泥鰍新品種,它具有個頭大、長勢快、適應性強、營養價值高等特點,養殖的經濟效益較高,但是苗種培育一直是該市不能攻破的難題。
2016年,慈溪市光耀水產養殖有限公司經過這幾年的摸索終于取得了育苗的首次成功。此公司擁有孵化池7個,總面積100 m2,苗種培育池25×667 m2,養殖池115×667 m2,形成了孵化、培育、養殖、出售一體的養殖模式。“臺灣鰻鰍相比本地泥鰍,除了生長快、個頭大等特點外,還具有頭部尖小(呈三角形狀)、身體和尾部寬大、顏色以黃色及青灰色為主等特征,利于寸苗時辨別品種。”公司負責人許光耀興奮地說。
臺灣鰻鰍成功引進并繁育,對慈溪市泥鰍養殖業的發展會起到重要的作用。
(www.bbwfish.com)
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2016年6月28日上午,在滎陽市王村鎮萬畝黃河魚養殖基地舉行滎陽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管中心暨智慧漁業(王村)互聯網+體驗中心揭牌儀式,省水產科學研究院李治勛院長、鄭州市農委水產辦王新平主任、滎陽市農委萇廷選主任以及滎陽國家漁業示范區王村灘區各養殖企業(合作社)、養殖大戶等共100多人出席此次活動。
萇廷選發表致辭,希望在相關部門的配合下,中心能發揮出更大作用,以更先進的漁業技術服務廣大養殖企業(合作社)和養殖戶,為推進該市國家級現代漁業示范區建設,為滎陽現代漁業健康、快速發展保駕護航。
(www.bbwfish.com)
記者2016年6月從莆田檢驗檢疫局獲悉,2016年以來,莆田市出口鮑魚及其制品96 t,406萬美元,同比增長64%和117%,實現量價齊增的良好局面。
自莆田“南日鮑”成為我國推行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制度以來,莆田市新增加鮑魚出口加工企業4家,活鮑注冊場1家和備案基地4家,也是福建省首個申請生態原產地保護并獲得通過的產品。
莆田檢驗檢疫局利用自身的技術優勢對鮑魚生產企業實行個性化服務,派出業務骨干對企業實行“一對一”服務,從企業的原料、生產工藝及質量管理體系等環節入手,強化幫扶,加強事前、事中、事后監管。同時,關注生態原產地保護產品“走出去”情況,將生態原產地保護與誠信管理、風險管理緊密結合,在檢驗檢疫監管、通關便利、簽發各類證書、誠信評價等方面,給予生態原產地保護產品和生產企業優惠便利政策,打造莆田特色的生態原產地保護工作。
近3年來,鮑魚養殖企業用藥意識明顯提高,出口鮑魚檢測和日常抽檢中,沒有發現任何藥殘和重金屬超標現象。鮑魚養殖日常監測普查連續3年合格率100%,出口鮑魚連續4年境外通報零記錄。鮑魚加工產品出口量大幅增長,促使國內活鮑市場供不應求,也帶動了花蛤、海帶、紫菜、江漓菜等其他優勢特色水產品的出口。
(www.bbwfis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