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督動態
江西省瑞金市根據財政職能轉變的要求,選準財政監督的切入點,加大財政監督力度,實現財政監督的經常化、規范化。
第一,加強對基金籌集、運用、管理的監督。重點監督職工養老保險基金、職工失業保險基金、職工醫療保險基金、再就業基金、社會福利專項基金、中央、地方希望工程基金、防洪抗災基金、道路養護建設基金、郵電建設基金等等。財政監督抓住基金收支、運用管理尚待規范的機會,加強對基金的監督,嚴厲處罰基金收支運用過程中的違法亂紀行為,規范基金的收支管理,發揮基金穩定社會秩序、造福社會的作用。
第二,加強對財政收入的監督。一是加強對國稅部門依法治稅和稅款匯集、解繳情況的監督,延伸檢查欠稅戶的欠稅情況,強化稅收發票的監督。糾正國稅機關違反稅收法規和財經法紀的問題,營造依法治稅、廉潔征稅、自覺納稅的良好稅收環境。二是加強對地稅部門依法治稅的監督。重點是對稅收法制的檢查監督,保證各項稅收及時足額入庫,加強對稅收過渡戶的檢查,嚴肅查處截留稅款的違法行為。三是加強對公檢法、質量監督、煙草專賣、工商管理等部門經收的非稅性財政收入征收管理的監督,檢查監督司法機關、經濟監督部門在履行職責時所形成的追贓收入、罰沒收入的征收管理情況,確保各項非稅性財政收入能夠及時收繳入庫。
第三,加強對金庫財政收入收納、劃解和在途收入的監督檢查。將金庫監督和對稅務部門的監督緊密結合起來,做到財、稅、庫三家收入賬戶金額一致。特別注意對在途資金的監督,嚴格控制在途資金的數量和時間,對非正常的在途資金尋根求源,一查到底;對違反財政、金融法制的行為給予嚴厲處罰,確保財政收入的安全和完整。
第四,搞好財政專項資金支出的檢查監督。對財政專項資金支出監督,做到糾正錯誤、規范管理和嚴肅處理同步進行,以處罰為主,讓違紀行為得不償失,無利可圖,敦促財政專項資金使用單位養成自覺遵守財經法規的習慣,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
第五,加強財政機關內部指標分配、資金調度的監督。首先監督財政支出的各項指標分配是否合理、合法。監督財政機關內部各職能部門的財政分配是否符合預算法的規定。其次是監督財政部門預算調整是否符合規定,是否報經有關權力機關審批。三是財政資金的調度、撥款是否按預算級次、按預算計劃、按工作進度,分清輕重緩急,及時撥款到位。四是監督財政機關內部財經法紀的執行情況,規范財政部門的執法行為,推進財政機關依法行政、依法理財。
第六,加強對領導和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的監督。一是不折不扣地做好黨委、政府領導交辦的經濟監督事項,查處違法亂紀行為,以此確立在領導心目中的印象,贏得領導對財政監督工作的支持。二是接受群眾舉報,重點做好偷漏稅等違反財經法紀行為的監督,維護財經法紀的嚴肅性,對違反財經法紀行為形成強大的震懾力。三是加強對預算外資金收支管理的監督。保證預算外資金收入合法、合規,支出合理、有效,管理規范、有序,促進行政事業單位公平分配。減輕社會負擔,拆毀腐敗溫床,促進廉政建設。
第七,加強對財會人員執行財經紀律情況的監督。依法維護財會人員的合法權益,及時有效地查處打擊報復財會人員行為,促進會計信息質量的提高。把維護財會人員的合法權益作為財政監督的重要工作來抓,把財政監督工作不斷引向深入,將“處理事和處理人”有機地結合起來,保護財會人員的合法權益,贏得廣大財會人員對財政監督的理解和支持,推進財政監督工作的深入。
(鐘惠林)
湖北省竹山縣財政局針對鄉鎮財政監管點多、面廣、事細之特點,突出重點,抓住五大關鍵板塊,提升監管質量。
一是注重各類補貼、補助類資金的監管。加強農業支持保護補貼、退耕還林補助、社保對象、教育、計生、涉農保險補助等基礎資料數據庫建設,分類管理,細化到人到戶、到項目單位,杜絕虛報、冒領、騙取補貼等違紀違規現象。二是注重涉農項目資金的監管。嚴格程序把關,認真執行項目申報、工程預算、合同管理、招投標、工程驗收結算五項制度。堅持做到村級支出“四議兩公開”,即村黨支部會提議、“兩委”會商議、黨員大會審議、村民會議或者村民代表會議決議,決議公開、實施結果公開,民主理財。三是注重財政專項資金檢查。突出財政統籌資金和“三農”、教育、衛生、社保等民生資金,以及精準扶貧項目資金的監督檢查。四是注重加強鄉鎮財政財務檢查。綜合運用執行“八項規定”、“小金庫”整治、“三公經費”治理、財務票據核銷情況檢查的成果,加強日常監管,提升財政綜合監管水平。五是注重鄉鎮財政內部監督。按照注重預防和規范管理的原則,開展鄉鎮財政所內部監督檢查,促進鄉鎮財政資金撥付、經費開支、票據使用等內控制度的完善,錘煉財政“自身硬度”。
(胡明升)
6月21日至23日,內蒙古自治區財政系統內部控制工作培訓班在巴彥淖爾市成功舉辦,自治區財政廳有關處室、各盟市財政局分管領導及內控負責人、各旗縣區財政局內控負責人等共計170余人參加培訓,財政部監督檢查局副局長趙軍到會指導并親自講座,財政廳紀檢組長、內控委副主任王源出席開班儀式并作部署動員講話,市政府副秘書長劉彥民致歡迎詞。
會上,王源書記對全自治區財政體系內控制度建設提出了明確要求。一是要積極部署、合理布局,有效推動內控工作開展。要加強領導、健全組織、責任到人、上下聯動、抓住關鍵,適時推進內控工作,并做好輿論宣傳工作,營造良好氛圍。二是要提高對財政內控工作重要性的認識,敢于正視問題,積極化解矛盾,有效抓好內控工作,將內控作為源頭治理腐敗的重要抓手。三是要加強領導、突出重點,確保全區財政內控建設取得實效。要樹牢內控理念,抓住主要業務和關鍵領域開展內控工作,有效發揮內控作用,全面推進全區內控建設上新臺階。
此次培訓邀請財政部領導、中國內控研究中心專家及財政廳有關處室內控負責人,采用集中授課、案例分析和分組討論等形式,重點對財政內控理論建設、內控考評體系借鑒與實施、具體財政業務風險及防控措施等方面的內容進行培訓和研討,培訓內容豐富、針對性強、便于操作。通過培訓,使全區各級財政系統干部更加了解和掌握財政內控工作的實質以及如何有效開展內控工作,為進一步推動全區財政內控建設工作奠定了基礎。
(邵海東)
江西省南昌市財政局積極踐行“花錢必問效、無效必問責”的績效理念,積極開展績效評價工作,有力地提升了財政資金使用效益。
第一,積極開展績效工作,不斷擴大覆蓋范圍。2013年9月正式成立南昌市財政績效評價管理辦公室,專門負責財政資金績效評價工作。2014年上半年,對16個專項資金開展事后績效評價試點工作,共涉及市本級財政實際支出資金1.9億。2014年下半年,對22個專項資金開展預算績效目標管理試點工作,涉及市本級財政資金15.2億。2015年,預算績效目標管理范圍已覆蓋所有200萬以上的可評價專項資金,事后績效評價專項資金總量占2014年度市本級預算專項資金總量的60%。2015年5月,啟動事中績效監控試點工作。2015年9月底,啟動了部門整體支出績效評價試點工作。2016年,南昌市事后績效自評價范圍已實現200萬(含)以上專項資金全覆蓋,并準備在預算績效目標管理范圍內的專項中有選擇性地開展事中績效監控。
第二,初步建立四個機制,強化評價結果運用。一是建立預算支出績效評價結果反饋和應用機制,預算執行部門必須根據績效評價結果提出改進措施,以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二是建立績效評價結果與預算安排有機結合機制,將項目績效與預算安排緊密掛鉤,對實施效果差的項目取消或減少預算分配額,及時調整和優化以后年度預算支出的方向和結構。三是建立績效問責機制,將績效評價結果向有關部門匯報,作為實施行政問責的重要依據。四是建立績效評價結果公開機制,將績效評價結果,尤其是一些社會關注度高、影響力大的民生項目和重點項目,依法逐步向社會公開,接受社會監督。
第三,廣泛宣傳績效理念,增強部門績效意識。一方面,加強培訓。多次組織召開大型預算績效管理培訓會,對市直各部門、縣區財政、第三方機構、社會專家、會計代理等進行系統培訓。另一方面,強化宣傳。通過網絡、電視、媒體等途徑,不斷加大宣傳力度,推動市直部門由被動接受績效工作轉變為主動開展績效工作。經多方努力,各市直部門的績效指標設置能力有大幅提升。
(胡軍明 袁本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