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申波,王文琪,王 鑫,任貽超,楊 寧
(青島農業大學海洋科學與工程學院,山東青島 266109)
“藍色經濟”下“水產養殖工程”課程的建設
徐申波,王文琪,王 鑫,任貽超,楊 寧
(青島農業大學海洋科學與工程學院,山東青島 266109)
隨著“藍色經濟”浪潮的興起,水產養殖工程的重要地位日益凸顯,社會對此類人才的需求快速增長,要求高校的“水產養殖工程”課程進行改革,課程建設迫在眉睫。通過分析“水產養殖工程”課程的現狀和社會需求,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設措施,以便能夠快速適應新形勢下的社會發展,希望能夠對水產養殖工程人才的培養提供思路。
藍色經濟;水產養殖工程;課程;建設
水產養殖是一門多學科交叉的系統性、專業性強的年輕學科。隨著山東藍色經濟浪潮的興起,《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發展規劃》 《關于推進“海上糧倉”建設的實施意見》等文件的陸續出臺,山東省將水產養殖工程、現代漁業園區建設作為水產養殖的重要內容,著重發展海洋牧場、標準魚塘養殖、淺海設施工程、工廠化養殖、漁港和休閑漁業,而這些都對養殖工程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使得政府、社會和企業極需水產養殖工程類的人才,這對高校中水產養殖專業的人才培養,尤其是“水產養殖工程”課程的建設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水產養殖工程是把工程技術和水生生物學原理、方法相結合并應用于水產動植物養殖的交叉學科,主要研究水產養殖設施和設備的建造、研制、開發,以及其有關生產工藝、營運模式和管理方法的實施和應用。“水產養殖工程”課程既是一門專業基礎課,又是一門專業課,直接服務于水產養殖的生產和研究。隨著水產養殖的集約化、設施化、精準化和信息化,要求“水產養殖工程”課程需要快速、全面的發展。
調研目前高校中水產養殖本科專業的培養方案,許多院校(如中國海洋大學、上海海洋大學、廣東海洋大學、大連海洋大學、華南農業大學和青島農業大學等)與養殖工程相關的課程僅設置了“水產養殖工程”或者“水產養殖工程學”課程,學時數大多數為30~40個學時,僅廣東海洋大學設置了60個學時。與之對應的是,涌現出大批從事海洋科學、海洋生物的研究院所,如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水科院黃海水產研究所、水科院漁業機械儀器研究所等,都專門增設了或開辟了水產養殖工程學科,加大了對水產養殖工程研究生人才的培養力度,也涌現出了許多龍頭企業,如萊州明波水產公司、煙臺東方海洋、天津海發實業公司。隨著養殖的大菱鲆、半滑舌鰨、紅旗東方鲀、石斑魚等工廠化生產的需求,加強了對水產養殖工程的建設和改造,并加強了對企業職工的培訓和提高。所以,水產養殖本科專業的教學應該加大對“水產養殖工程”課程體系的設置,才能夠滿足社會、科研院所及企業對人才的需求。
近年來,以人工魚礁為主體的海洋牧場建設發展迅速。通過人為建設和投放海中構造物,在近海形成集人工魚礁建設、休閑海釣、生態環境修復等多功能于一體的生態工程建設框架。而由此所產生的人工魚礁工程設計和結構優化、人工魚礁生物附著技術等迫切需要解決。截至2013年10月底,山東省共建設規模以上的人工魚礁區170多處,共投各類礁體1 000多萬空方,建成礁區面積1.5×104hm2。為了進一步優化人工魚礁建設布局、提高人工魚礁建設的科學化水平,山東省海洋與漁業廳結合實際編制了《山東省人工魚礁建設規劃(2014—2020年)》。《規劃》提出,到2020年,總投入52.77億元新建人工魚礁2 763萬空方,規劃建設九大人工魚礁帶,建設40個人工魚礁群,構成集人工魚礁建設、休閑海釣、生態環境修復等多功能于一體的生態工程建設框架。
循環水養殖模式是工廠化養殖發展的根本方向,從“九五”到“十二五”近20年通過工程技術的研究與基地建設,逐漸向節能環保、標準化、規模化方向發展,至今已發展成具有相當規模的海水養殖產業,引領企業持續創新。國家“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課題“節能環保型循環水養殖工程裝備與關鍵技術研究”,設計建造保溫節能型養魚車間,屋頂、外墻加保暖層;研究設計先進的水處理工藝流程;在養魚車間旁邊建補充水處理室,水泵提海水進砂濾器,再輸入蛋白質分離器,并加入臭氧消毒,輸出水進入貯水池,根據車間補充水量開啟閥門自流進泵池;曝氣池內采用曝氣機曝氣混合,并安裝水源熱泵調溫,在曝氣機負壓口加入臭氧消毒,曝氣池出水端安裝泡沫收集器,將泡沫收集排出池外;研究設計環保型水源熱泵調溫技術;車間廢水流進大型弧形篩,濾渣干化處理,過濾水輸入綜合生態池,池內養殖海參及魚類、蝦類,效益較高。
政府和社會以及企業對水產養殖人才的需求呈現出多學科交叉、復合型特點,既要擁有扎實的數、理、化、生等基本理論知識;又要掌握水生生物學、生物工程、現代水產技術的一般原理和知識,還要擁有魚、蝦、貝、藻和海參的養殖工程技術體系、人工魚礁的工程設計和結構優化以及生態增值及海域生態調控技術。
高校要緊緊圍繞政府和社會以及企業對水產養殖人才的需求,突出水產養殖工程、現代漁業園區建設等方面,進行水產養殖工程類模塊課程群的設置。
水產養殖工程類模塊課程群就是增設和調整一系列的相關課程,建立如海洋牧場構建、標準養殖魚塘、蝦蟹池塘改造工程、淺海設施工程、工廠化養殖設施、漁港規劃與建設、休閑漁業、水族館創意與設計、水處理技術、景觀生態學等相關的養殖工程類課程。
這些水產養殖工程類課程應該突出針對性、實用性和先進性,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支撐,建設“魚類增養殖”“甲殼類及甲殼類增養殖”“藻類學與藻類增養殖學”“水產養殖工程學”“海洋牧場構建”“淺海設施工程”等課程,不僅包括魚、蝦、貝、藻、刺參等多種養殖生物的養殖場規劃設計;養殖工程所需的信息采集和計算;適于魚類等生長和能夠快速排除殘餌及糞便的養殖水槽與魚池設計;養殖水體的高效循環利用和供排水設計;養殖過程的控制和監測;典型養殖模式(封閉式水循環養殖系統、人工繁育、網箱養殖等)的工程要點,還需要擁有全過程的錄像、操作方法和操作規程、技術標準、生產技術資料、課件等的教學資源庫。
通過引進、借鑒國外的優良養殖模式和先進的養殖工程裝備,建立針對性的漁業經濟生物養殖模式庫,利用建立的漁業經濟生物養殖模式技術體系和平臺,通過產學研相結合,不斷完善針對魚、蝦、貝、藻和海參的養殖工程技術體系;人工魚礁的工程設計和結構優化、海域生態調控技術、高效養殖工藝,以及無污染封閉循環水處理技術、水質參數采集、分析、處理和工程控制的技術平臺等。
水產養殖工程類課程在水產養殖的基礎上,集生物科學、機電工程、環境科學、信息科學等優勢,將在不斷完善漁業養殖工程系統工藝、降低生產成本的基礎上,提高系統穩定性,建立精準養殖工藝,確定最佳放養密度和策略,創制工廠化養殖新裝備等方面不斷建設,從而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
Construction on Courses and Curriculum of Aquaculture Engineering under the Blue Economy Situation
XU Shenbo,WANG Wenqi,WANG Xin,REN Yichao,YANG Ning (Marin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ollege,Qingdao Agricultural University,Qingdao,Shandong 266109,China)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Blue Economy industry tide,the status of aquaculture engineering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the professional talents on aquaculture engineering are demand of the whole society.That requests Aquaculture Engineering courses curriculum reform and construction.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status and social demand of Aquaculture Engineering courses,it puts forward the construction measures of courses and curriculum.By this paper we hope to provide new ideas for the cultivation to professional talents on aquaculture engineering.
Blue Economy;Aquaculture Engineering;courses and curriculum;construction
G640
A
10.16693/j.cnki.1671-9646(X).2016.11.028
1671-9646(2016)11a-0087-02
2016-09-24
徐申波(1968—),男,碩士,高級工程師,研究方向為養殖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