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軍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全面依法治國必須牢牢抓住領導干部這個 “關鍵少數”。管好“關鍵少數”,推進領導干部做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模范,才能引領廣大干部群眾這個“最大多數”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營造依法治理的法治良序。
勤學懂法,重法治意識
古人云:“上有所率,下有所進;上有所行,下有所仿”,領導干部對法治的信仰程度、敬畏程度、遵守程度,直接影響著法治社會的建設成效。嚴管“關鍵少數”,需要在領導干部勤以學法上下功夫。一是以所需勤學,系統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熟練掌握工作必須的法律法規,夯實依法治理的法律基礎。二是以考核必學,建立完善會前學法、集中學法、專家講法等制度,定期開展法律知識考核。三是以活動促學,持續開展法律七進等活動,為領導干部知法學法提供實踐載體和平臺,轉變人治思維、統治思維、特權思維,讓領導干部把法治意識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嚴管施法,守法治底線
法國啟蒙思想家孟德斯鳩說:“一切有權力的人都容易濫用權力,這是萬古不易的一條經驗。有權力的人們使用權力,一直到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嚴管“關鍵少數”,要在領導干部違法懲治上下功夫。一是嚴懲違法者,《韓非子·有度》中“法不阿貴、繩不繞曲” ,強調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至理。領導干部必須帶頭守法、敬畏法治;對違法問題,必須以“零容忍”的態度進行查處,以警示、以公平。二是嚴管違規者,黨紀黨規嚴于國法。對領導干部違反“八項規定”“四風”問題、黨紀黨規等,堅持抓小抓早抓細,小病大治,防患未然。三是嚴查插手者,嚴格落實領導干部干預司法案件實時記錄、及時通報和責任追究制度,對插手干擾司法部門獨立行使審判權、檢察權、偵查權的領導干部,必須通報、問責,促進敬畏法律、尊重法治。
實踐用法,強法治本領
天下之事,不難于立法,而難于法之必行。再完備的法律,也要靠實施才見效。嚴管“關鍵少數”,要在領導干部法治實踐上下功夫。一是突出職權法定,始終擺正權與法的關系,不缺位、不錯位、不越位,把法律法規作為決策的基本依據和評判決策的基本尺度。二是突出遵規決策,嚴格執行公眾參與、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集體討論決定等法定程序,推行政府法律顧問團制度,促進決策合法、程序正當、過程公開、責任明確。三是突出依法治理,善于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進工作,著力深化改革、推進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的法治實踐,不斷提升依法治理的能力和本領。
選人重法,明法治導向
古人云:“國之隆替,時之盛衰,察其任臣而已”。推進依法治理,需要打造一支學法、懂法、守法、用法的領導干部隊伍。嚴管“關鍵少數”,要在領導干部選人用人上下功夫,一是在提拔上構建法治的“關卡”,建立領導干部任職資格考試制度,未通過法治資格考試的一律不得提拔使用;二是在選用上加重法治的“砝碼”,加強對領導干部法治建設實績考核,同等條件下優先重用法治素養好、依法辦事能力強的干部;三是在管理上提升法治的“分值”,在干部管理中把是否依法決策、執行、落實等作為干部德才考察的重要內容,強化日常“用法”、年度“述法”等管理,樹立重視依法選人用人的“指揮棒”和“風向標”。
擔當尊法,壓法治擔子
領導干部肩負著法治建設的使命,需要自覺當好依法治理的組織者、推動者、實踐者。嚴管“關鍵少數”,要在領導干部法治責任上下功夫,一是明確誰有責。建立“書記抓,抓書記”的責任落實機制,明確“一把手”負總責、班子成員履行“一崗雙責”,逐級逐人“簽字背書”,建立健全領導干部履職權力清單、責任清單、義務清單制度。二是明確履啥責。定期研究依法治理工作、聽取工作匯報、解決重大問題,做到重大決策親自謀劃、重點問題親自解決、重要工作親自推動。三是督促盡好責。將依法治理工作納入各級領導班子目標績效考核內容、納入領導干部年終述職內容,要求“一把手”對依法治理工作進行單項述職,真正做到知責守責盡責推進依法治理。
法者,天下之儀也,法治是社會進步的基石,而領導干部則是保障法治公平的具體執行者。深入推進依法治理,必須嚴管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推進領導干部心中高懸法律的明鏡、手中緊握法律的戒尺、知曉為官做事的尺度,做學法、守法、護法的先行者,引領好廣大干部群眾這個“最大多數”,筑牢依法治理的堅強柱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