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軍濤
(河南師范大學教育學院,河南新鄉 453007)
?
高校教學管理制度相關問題研究
陳軍濤
(河南師范大學教育學院,河南新鄉 453007)
高校是我國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其教學管理對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有重要意義。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高校逐步重視教學管理制度的改進,以滿足社會經濟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本文從高校教學管理的重要性入手,講解了高校教學管理的職能,著重分析了現階段我國高校教學管理制度存在的問題并積極探索了相關解決方法,以完善高校教學管理制度,提高高校教學質量。
高校;教學管理;制度;問題;策略
隨著我國高校擴招政策的實施,高校學生的數量逐漸增多。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我國社會經濟對人才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及協作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在這種情況下,傳統的管理方法已無法適應社會對人才的需求。高校需要改進傳統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積極創新教學管理模式,以提高人才的質量。
1.1 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
高校的教學管理直接影響著高校的教學質量,而高校的教學質量對我國的人才培養有重要意義,關系到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高校逐步重視教學管理制度。改進教學管理中的不足,能夠有效提高高校的教學質量,實現高校人才培養的目標。
1.2 有利于培養高素質人才
高校教學管理在高校人才培養中發揮著關鍵性作用。高校的教學管理對教學目標和教學方法有重要的指導作用,能夠根據社會經濟對人才的需求設定合適的教學方法,并引導教師積極改進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從而實現高素質人才培養的目標。因此,高校教學管理制度的完善對高校教學改革有重要作用,有利于實現高素質人才培養。
1.3 有利于加強學校建設
完善高校教學管理制度不僅能夠有效提高教學質量,實現高素質人才培養的目標,而且對高校自身的發展有重要意義。高校在完善教學管理制度的過程中能夠及時發現并改進自身教學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而高質量的教學管理工作又促進了高校教學質量的提升,對高校自身的建設有重要意義。
2.1 制定教學決策和教學計劃
高校教學管理部門負責制定高校的教學決策和教學計劃,而教學決策和教學計劃是開展教學活動的前提。教學決策是指對教學的目標、方法和過程進行規定,教學計劃則是對教學進度、教學課程等進行安排。高校教學管理部門要對本校的師資力量、教學條件等方面進行全面調查,制定符合學校發展的教學計劃。同時,高校的教學決策和教學計劃要重視課程管理,根據市場經濟的需求及本校的專業特長設定專業課程及專業人數,并確定各專業的培養目標和培養方案。
2.2 組織和實施教學活動
教學管理部門承擔著組織和實施教學活動的責任,而教學活動組織和實施是教學活動的關鍵環節。在這一環節中,教學管理部門要按照教學目標設立專門的教學管理組織崗位,對教學目標及教學任務進行分類,并選擇合適的教師和管理人員擔任教學組織工作。在組織和實施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要明確教師的職責和專業的教學質量標準,使教學活動有目標、有步驟地開展;要協調教師的專業課程,均衡教師的課程數量,使教師的能力與教學任務相匹配。
2.3 指揮和協調教學工作
指揮和協調教學工作是高校教學管理的重要任務。為此,高校教學管理部門應積極履行指揮和協調教學工作的職能。教學指揮指向下級傳達有關教學的各種指令。教學管理中的協調工作指協調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加強各教學部門之間的配合。在指揮協調高校教學工作的過程中,教學管理人員應注重工作方法,實現各教學環節和教學部門之間的合作與配合。
2.4 監督和檢查教學過程
教學管理部門承擔著教學監督和教學檢查的責任。教學監督就是對教學工作進行監督,減少教學工作中的失誤,并及時發現和解決教學過程中出現的錯誤。教學檢查是對教學過程和教學結果進行檢查和評估,對教學工作的合理方面進行肯定,指出教學工作及教學結果中的不足并提出相關的改進方案,推進教學工作的發展。因此,高校教學管理部門在進行教學監督和檢查的時候,要重視對教師教學過程、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的監督,指出教學過程中的不足并引導教師改進教學方案。
2.5 評價和控制教學質量
教學質量的評價和控制是教學管理工作的又一重要職能。教學評價和管理對教學活動起著重要的導向作用。教學評價即對教師的教學方法、教學質量及教學目標進行科學和理論的評價,幫助教師發現自身的不足,引導教師完善自身的教學技能和教學理念。教學控制包括教學活動之前的控制和教學活動之后的控制:教學活動之前的控制指對教學活動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預測,并積極采取預防措施,保證教學工作的順利進行;教學活動之后的控制指對教學中的突發情況進行控制和彌補,保證教學計劃的實施。
3.1 權力性傾向
教學管理的目的是樹立合適的教學目標和教學理念,并探索科學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這一過程不僅需要高校教學管理部門的努力,還需要高校的各個部門相互配合。然而在傳統的高校教學管理過程中,教學管理有著明顯的權力性傾向。教學管理部門強制各部門和教師服從指示,過度使用自身在教學管理過程中的權力,容易導致教師對教學管理工作產生抵抗心理,甚至故意違背教學管理工作的要求,難以實現教學質量的提升。
3.2 管理方法滯后
首先,過分強調領導的權威。有些高校的教學管理工作一味遵從領導的主觀意愿,缺乏對客觀現實的了解,導致教學管理工作缺乏科學性,難以適應本校的教學改革。其次,只重視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的改進,缺乏對教師素質的重視,導致高校中存在一些素質低下的教師,向學生傳播不正確的價值觀念,給學生造成不良示范,嚴重影響學生的日后發展。
3.3 管理目標不全面
目前,我國部分高校的教學管理目標不夠全面,只是大致規定了教學目標和教學要求,缺乏對教師心理和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視,不利于發揮教師和學生的個性;同時,部分高校的教學管理工作缺乏對教學目標改進和教學改革的重視,導致高校教學模式滯后,不利于人才培養。
3.4 管理評價不合理
目前,部分高校的教學管理依據教師的職位和教學成效進行評價,缺乏對教學過程和教學實踐的重視。這種教學評價模式容易導致教師對教學管理工作產生抵觸心理,嚴重影響高校教學質量的提升。同時,大多數高校的教學評價只重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不足,缺乏對教師的肯定和激勵,容易導致教師缺乏自信心和工作熱情。
4.1 改進管理理念
首先,提倡民主管理。民主管理能夠改善管理者與被管理者的關系,加強管理者與被管理者的交流與合作。因此,高校的教學管理制度應積極采取民主管理的理念。民主管理能夠激發教師的積極性與參與性,改進傳統的命令式教學,使教師積極對高校的教學管理工作獻計獻策,保證教學管理工作的客觀性與科學性。例如,高??梢韵蚪處熣骷虒W管理的建議,集中教師智慧,使教學管理工作符合本校的教學實際情況。其次,加強教學管理中的競爭與合作。競爭是促進教學發展的動力,合作是實現共贏的前提。因此,在高校教學管理工作中應重視教師之間的競爭與合作。例如,高校的教學管理部門可以組織教師開展教學評課比賽,增強教師的參與意識,進而鼓勵教師積極探索科學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技能。另外,高校教學管理工作應重視教師之間的合作。例如,高校的教學管理部門可以定期開展教學研討會,讓教師在研討會上分享自己的教學理念和教學經驗,使教師之間相互學習、相互幫助,共同探討科學的教學模式,實現高校教學質量的提升。再次,堅持以學生為本的管理理念。一方面,應重視學生的心理特征和學習習慣,以學生為中心開展教學活動,從而完善學生的知識體系和專業技能。另一方面,應重視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等綜合能力的培養。例如,學校教學管理部門可以依據社會對人才基本能力的要求設置教學課程和教學計劃,加強學生綜合能力的鍛煉。最后,堅持教育公平的管理理念。教育公平指受教育者都有接受學校教學的權利,但是目前我國高校在學籍管理、考核管理、教師管理等方面都存在著不公平的現象,嚴重影響高校教學質量的提升。因此,高校的教學管理工作應加強重視教育公平。一方面,要加強學生管理的公平性,避免學籍管理和考核管理的不公平現象。另一方面,要加強教師管理的公平性,為教師的競爭提供公平的環境。
4.2 完善管理目標
首先,以提高教學質量為目標。高校教學管理工作的直接目的是提高教學質量。因此,高校教學管理工作要以提高教學質量為目標,探索科學的管理方法,加強教師管理,提高教師的教學技能。例如,高校教學管理部門應定期組織教師參加技能培訓,以提高教學質量。其次,以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為目標。高校教學管理工作的最終目的是培養高素質人才。為此,高校教學管理工作應依據社會對人才的素質要求,開展學生管理工作。
4.3 更新管理方法
首先,加強管理協作。加強學校領導之間的協作能夠實現分工配合,加強教師之間的配合有利于探索科學的教學方法,加強管理者與被管理者之間的協作能夠有效提高教學管理質量。其次,重視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能力對學生未來的發展有重要意義,因此,學校應積極鼓勵學生主動學習新知識和新技能,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再次,加強對教師的管理,重視教師隊伍建設。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扮演著引導者和幫助者的角色,加強教師隊伍建設能夠有效提高教師的教學技能和職業道德素質,為學生的發展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最后,積極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彌補傳統教學管理工作的不足。例如,高校的教學管理部門可以將教學工作以數據的方式存儲在電腦中,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對教學工作進行安排。
4.4 健全管理評價體系
首先,堅持教學評價的客觀性與公平性。管理評價對教學活動起著重要的導向作用,客觀公平的管理評價體系能夠激發教師的工作熱情和工作動力,使教師在競爭中不斷完善自身的教學技能。為此,高校的教學管理部門應重視教學評價的客觀性和公平性,為教師提供公平的競爭環境,促進教師的良性發展。其次,積極創新評價方法。在教學管理評價的過程中,不能只對教學質量進行評價,還要重視教學過程和教學方法的評價,充分重視教師的心理特征,以教師的自身水平為依據,正確評價教學活動。另外,教學評價還要重視評價之后的再評價,以增強教學管理評價的系統性。
4.5 完善教學管理體制
首先,權力重心下移。高校教學管理的權力性傾向和集中管理嚴重影響了高校教學質量的提升。因此,在高校教學管理過程中要下移權力重心。應建立健全管理機制,采取民主化的管理方法,充分尊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主觀能動性。同時,應加強對教學管理的監督,使高校教師參與教學管理的監督工作,增強教學管理的規范性。其次,增強高校教學管理的專業化。高校應積極引進專業化的教學管理人員,指導本校的教學管理工作。同時,高校應定期組織教學管理人員參加培訓,增強教學管理的專業化水平。
現階段,社會經濟對綜合型人才的需求量越來越大。高校作為我國重要的人才培養基地,其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對人才培養產生直接影響。在這種情況下,高校教學管理工作成為高校的工作重點,受到社會各界的普遍關注。完善高校的教學管理工作不僅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培養高素質人才,而且對高校自身的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1]高寶嘉.適應現代大學教學管理理念的制度構架及實踐途徑[J].河北農業大學學報,2012(6):30-33,37.
[2]張世敏,孟祥燕.高校二級教學管理制度體系的構建——以河北經貿大學會計學院為例[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3(1):255-256.
[3]龔日朝,施式亮,孫亞鵬,等.高校教務管理信息系統研發的理論與實踐探索——以培養方案為核心[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6(6):110-114.
[4]艾友林.教育公平視野下高中教育教學管理的探索與實踐[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13(1):124-127.
[5]邊曉霞.高校教學質量管理與優化研究[D].天津:天津理工大學,2013.
2016-09-03
陳軍濤(1974- ),男,講師,碩士,從事課程與教學論、教育管理與評價等研究。
G64
A
2095-7602(2016)12-01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