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例玉米生長異常情況的診斷
摘要:對河北省保定市蠡縣玉米生長異常情況進行了實地調查,同時采集病葉進行了實驗室病原菌分離和分子鑒定。根據試驗結果確定了該玉米田玉米生長異常現象為嚴重缺肥引起,并針對該病提出了相應的防治對策。
關鍵詞:玉米;生長異常;診斷
近年來,由于環境因素及人為因素的影響,玉米生長發育出現了各種各樣的異常現象,本文先就一例異常現象進行了診斷,并提出了相應的生產意見,旨在為廣大農民提供生產幫助。
1材料與方法
1.1材料。發病時間為2015年8月,發病田塊位于河北省保定市蠡縣,面積約0.15 hm2,種植品種與鄰近田塊相同。該田塊玉米處于玉米灌漿期,嚴重的植株果穗下部葉片枯死,穗上部葉片半枯,葉片葉尖呈現倒V型黃色枯斑;癥狀稍輕的植株果穗下部葉片發黃,部分葉片干枯。現場剖開不同程度的植株莖稈基部,發現維管束生長正常、未變色。
1.2方法。進行田間5點采樣,采樣部位包括果穗上、下部葉片及植株最下部3節莖稈。帶回實驗室,將葉片剪成直徑2 mm的小塊,在超凈臺中用75%的酒精消毒30 s,0.1%的升汞消毒30 s,滅菌水清洗3遍后放入PDA培養基上進行培養;帶回的莖稈在超凈臺外用75%的酒精擦拭表面后放入超凈臺,酒精重復擦拭1次,用滅菌手術刀剖開莖稈,滅菌鑷子區內部組織放入PDA培養基上進行培養。
培養5 d后,調查所有部位的分離結果,未發現取樣組織有真菌長出。根據培養結果,排除由鞘腐病引起的葉片干枯現象;排除莖腐病早期癥狀。
3.1通過對該農戶進行詢問發現,由于近年來糧價下跌,該田塊管理粗放,采用玉米—小麥輪作方式,收獲后秸稈還田,不施任何肥料,在灌溉上采取節水辦法。以上措施導致水肥供應不及時,土壤脫肥,植株早衰,該田塊玉米植株葉片黃化枯死正是嚴重缺肥的表現。
3.2現就該農戶的田塊提出以下幾點生產建議:
①目前,這種情況不建議玉米繼續生長,應清潔田塊,種植早熟豆科植物養地或種植短季蔬菜,土地施腐熟有機肥;②在以后的生產中秸稈還田后增施速效氮肥,如碳酸氫銨;③加強田間管理,合理水肥。
參考文獻
[1]方中達.植病研究法第三版 [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98.
[2]徐秀德,姜鈺,王麗娟,等.玉米新病害—鞘腐病研究初報 [J].中國農業科學,2008,41 (10):3083~3087.
[3]程玉靜,陳國清,薛林,等.玉米莖腐病研究進展 [J].安徽農業科學,2013,41(20):8557~ 8559,8569.
[4]石潔,王振營.玉米病蟲害防治彩色圖譜 [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11.
[5]李壽春.秸稈還田方法及注意事項 [J].科學種養,2008(2):52.
[6]陳芹,陳長紅,李浩波.秸稈還田技術探討[J].現代農業科技,2009(24):245. 071000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張海劍050061河北省農林科學院石家莊果樹研究所索相敏